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急需大批妇女干部去领导和推动全国各地的妇女运动。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开展全国妇女运动的决议》中指出要加强培养妇女干部。3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纪念“三八”节大会上明确指出:纪念三八妇女节开大会,就是要妇女结团体,争取妇女的自由与平等。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是密切联系的,要真正求得社会解放,就必须发动广大的妇女参加;同样,要真正求得妇女自身的解放,妇女就一定要参加社会解放的斗争。并倡议创办中国女子大学,得到中共中央的同意。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中国女子大学于1939年6月初开始招生,7月20日,在延安正式创办并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出席典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发表了讲话。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女大的成立,在政治上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培养大批有理论武装的妇女干部,而且要培养大批做实际工作的妇女运动的干部,准备到前线去,到农村工厂中去,组织二万万二千五百万妇女,来参加抗战。假若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他还强调:全国妇女站起来之日,就是抗战胜利之时。只有全国妇女都起来了,革命才能得到成功。
中国女子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其办学宗旨为:以培养抗战建国的妇女干部人才为目的。其教育方针是:“以养成具有斗争理论的基础,革命工作方法,妇女运动专长和相当职业技能等抗战建国知识的妇女干部为目的”。旨在担负民族、社会、妇女解放三个伟大的任务。其校训是:紧张的学习,艰苦的生活,高尚的道德,互助的作风。
女大校址设在延安城北的王家坪西侧,校长先为陈绍禹(王明)、后为李富春;副校长为柯庆施、林莎、柯仲平;教务长为张琴秋,政治部主任孟庆树,总务处长为吴朝祥。女大先后招收学员两期,培训了2000多名妇女干部。
女大开办时,有学生近500名,他们来自全国21个省市,还有从朝鲜、南洋、泰国回来的华侨女青年,有着不同的社会出身,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信仰,年龄最大的41岁,最小的14岁,平均年龄20岁左右。女大从1939年成立至1941年秋结束,共办两期,学习期限一年至一年半。第一期有普通班(内分一、二、三、四、五班),培养文化水平较低的学员;高级班培养政治文化水平较高的学员;特别班培养长征妇女干部;陕干班培养陕北地方妇女干部。第二期增加到12个班(8个普通班,2个高级班,1个陕干班,1个特别班),学生也增至1000多人。
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学习马列主义、社会形式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问题、中国共产党问题、三民主义、妇女运动,此外还有选修课、外语(世界语、英语、日语、俄语)、新闻、速记、会计、医药卫生等职业教育。授课教员均邀请延安各界著名学者,如王鹤寿、许涤新、冼星海等,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也经常到校作报告和讲学。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并重,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著作,同时还要经常举行讨论会、辩论会,学习政治和时事,学会用马列主义的原理分析研究各种具体问题,并组织各种实习团到农村,给行政机构以及各民众团体定期参政实习,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学生还定期轮流参加劳动,如开荒、种地,在学校的工厂里缝衣服、制服。
1941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国女子大学、陕北公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女大的一部分学生分配到前线,一部分人留在当地工作,还有一部分考入别的学校继续上学。女大结束了办学使命。
中国女子大学创办的时间虽然短暂,却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妇女干部。她们分赴全国各地,担负各种工作,特别在发动妇女投身抗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妇女干部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