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援华医疗队于1938年8月底由5人组成,爱德任队长,卓克任副队长,队员有巴苏、柯棣和木克。9月1日医疗队离开孟买,经过17天航行到广州、武汉,在国统区工作近半年。1939年2月12口来到延安,在此期间为了表达他们对中国人民无私的援助,每个人名后加了一个“华”字。在陕甘宁边区生活战斗9个月,1939年11月4日去晋东南前线。
医疗队来到延安后,1939年2月14日,八路军卫生部在北门外陕公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欢迎盛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出席作陪。中共中央代表王明致欢迎词说:“这次印度援华医疗团的来华,有重大的国际意义,不但表现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对我国的同情与援助,并且说明弱小民族已有了他们共同的反抗目标——残暴的法西斯蒂。”爱德华队长致答词说:“当我们离开孟买城时,亲友和群众在开会欢送我们,他们衷心希望中国抗战获得胜利。”“不能认为中国的抗战是没有外援的。中印两大民族现在已经有了同一的目标,即是将两国人民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虽然他们只有5个人,但他们后面还有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千百万的印度人民的同情。随后医疗队参观部队、机关、学校和卫生机关,很快熟悉了边区生活。3月15日,毛泽东亲自会见了医疗队成员,长谈并设宴招待。席间询问了一些有关印度工人、农民生活状况,印度人民反帝斗争的形势以及印度各政党的主张等。毛泽东代表中国人民感谢印度国民大会和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所给予的同情和支持;并回顾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印传统友谊,指出这种友谊在目前团结反帝的斗争中达到了新的高峰,医疗队来到中国,就传布了人民团结反帝的精神。[1]对此,巴苏华日记作了详述,说:“今天早晨,我们拜访了毛泽东同志。他在窑洞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读过许多关于毛泽东同志的故事的书,刚开始我们感到很拘束,但毛泽东同志友好热情的举止与幽默的谈吐,使得我们在他面前变得随便了。我们也和他一起轻快地谈笑起来……我们感到很骄傲,我们见到了一位任何国家都会引以自豪的领袖。”
不久便将他们分派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队长爱德华和巴苏华、柯棣华被分配到八路军医院工作,副队长卓克华和木克华分配到八路军卫生学校工作。医疗队原定援华时间为一年,但在国统区已经半年了,到延安后就决定延长援华时间,爱德华为此向国内打电报请示,得到了同意,并让卓克华和木克华可早些回国,因此,1939年5月底,卓克华便离队经西安返回印度,8月初木克华因病回印度治疗,在边区仅留3位成员了。
印度援华医疗队在延安期间,正遇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蚕食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极为困难。当时吃穿住用都很紧张,但他们和边区军民同样过着艰苦的生活,自己动手打窑洞,参加生产运动,努力工作,为边区卫生事业作出了贡献。爱德华等3人在八路军医院期间,他们除看病、作手术外,还经常召开医务座谈会介绍经验,并积极参加了八路军模范医院的扩建工作,给予满腔热情地指导和帮助。延安《新中华报》高度赞扬说:“这里更值得我们提及的是国际友人——印度援华医疗队的三位印度医生同志也在这里很辛苦的工作着。他们非常热心地忍受着生活的艰苦和工作上的限于物资条件的诸多困难,用着正义感和人类伟大同情,来帮助我们边区艰苦困难的医疗工作。”
在边区更值得提及的是印度医疗队给周恩来看病一事。1939年7月10日晚上10点,爱德华、巴苏华、柯棣华突然接到中央的通知,听说周恩来意外地从马背上摔下来,右肘的小臂下端骨折。延安所有第一流的医生都来了,他们赶到后,给伤部进行了X光透视和包扎。这一天巴苏华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看到他正用左手练习写字,因为他知道很长时间内他将不能用右手写字。”柯棣华给家人的信中说:“当我们看见他的时候,我们都惊呆了,你猜他在干什么?他正伏在桌上用左手练习写字。骨折以后是很痛的,他的脸上都是汗。当我们给他脱下衣服检查时,看见他的内衣都湿透了。想想看,他是多么坚强的毅力在坚持工作啊!我们心痛的责备他不应该这样不爱护自己的身体,可你知道他说什么呢?他说: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应该为党工作。在八路军里,我常听到同志们说这句话,可是在当时,我却忍不住地掉眼泪了。”后来,医疗队还坚持为周恩来换药,7月26日因天雨路滑,爱德华几次从马上摔下来,筋骨跌伤,但换药没有中止过。尽管最后还是没有能够治好,但周恩来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卓克华、木克华二位大夫被分配到八路军卫生学校工作,那里更为艰苦。这所学校设在延安以南200多华里的富县张村驿。当时边区急需医药专家指导和帮助,印度大夫的到来承担了此项任务。为了能够培训更多的医务人员,中央决定从抗大和陕公抽调一批学生学医,两位外国大夫就在露天上课,风雨无阻,有时带病也坚持工作,就这样生活了3个多月,为我们培训了战时急需的医疗卫生干部。
印度医疗队在陕甘宁边区工作期间,还经常坚持为周围群众义务看病,同广大人民建立了深厚友谊,当他们赴晋东南前线时党中央和广大人民为此在边区妇女合作社举行欢送活动。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不幸病逝,他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的。延安各界为他隆重的举行了追悼大会,八路军卫生部副部长饶正锡报告开会意义后,朱德总司令代表中央献花圈,并宣读祭文。大会最后一致通过在医科大学礼堂内(柳树店)勒石铭刻白求恩、柯棣华二位大夫之生平事迹以资纪念。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