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青年救国会
(1937年4月——1942年8月)

为了适应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团结各界青年投身抗日救国的热潮,中共中央作出了改造共青团的决定,要求把这个先进青年的共产主义组织改造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的抗日救国组织。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各级共青团,自下而上地实行了彻底改造,相继建立了各级青年救国会(简称青救会)。

为了总结青年运动的经验,进一步号召和团结全国青年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抗日救亡的任务,1937年4月12日至17日,在延安召开了西北青年救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到会的有陕甘宁根据地代表239名和国统区、沦陷区代表63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博古(秦邦宪)、林伯渠、徐特立等莅临大会并讲话。大会通过了四项重要决议,选举55人组成执行委员会,成立了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后又由执行委员会选出了常委会,由冯文彬任主任。西北青年救国会既是西北青年运动的领导机关,又是全国青年救亡团体的最高机关。

1937年底,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移驻陕西泾阳县云阳镇,专门负责全国青年统一战线之责任,另行组建了陕甘宁特区临时青年救国会,领导边区青年运动。不久,随着特区政府名称改为边区政府,特区临时青年救国会即改为边区临时青年救国会。

1938年4月12日,西北青年救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陕西、山西、甘肃、宁夏、东北、河北青年代表三百余人参加会议。冯文彬致词,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博古、林伯渠等到会讲话。毛泽东讲话阐述了我党政策与口号的变化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大会通过《全国救国纲领》草案及章程,选举冯文彬、白治民、高朗山、刘秀梅、王庆煦、徐克仁、李瑞山、胡耀邦、刘西元为西北青年救国会常务委员。4月15日,毛泽东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成立一周年题词在《新中华报》发表。题词是:“青年是抗日战争的生力军,目前青年团体的任务是团结全国一切阶层的青年男女,大批地走向抗日战争的战场去,充实正规军的战斗力,发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在后方的青年人,也是一切为着战争胜利而工作。中国的解放主要依靠青年人。”1938年10月2日至7日,陕甘宁边区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04人。贺龙代表中共中央讲话,希望青年把边区的模范作用推广到全国去。林伯渠讲话要求边区的青年担负起把全国青年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去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任务。冯文彬作了《目前政治形势与青年任务》的报告。高朗山向大会报告了边区青年救国会一年来的工作。大会通过了武装边区青年参加抗战、加强边区青年文化教育、巩固扩大青救会组织、改善边区青年生活等决议,选举了50名代表出席西北青年救国代表大会。会议还选举高朗山等29人为边区青救会执行委员。在边区青救会的领导下,使边区青年抗日救国运动蓬勃开展。

1939年6月初,边区青救会召开第二次扩大执委会,决定改乡俱乐部为乡青救会,学校一律成立学生会,军队、机关和自卫军组织青年队,各级青救会主任改称主席。边区青救会领导关中、三边、陇东、神府、洛川、绥德分(特)区青救会和陕甘宁边区学联及11个直属县市青救会,1941年9月又接收了延安市青联。

1942年8月,为贯彻“精兵简政”、“紧缩组织”、“加强下层”的原则,中共中央西北局提议边区青救会、总工会、妇联三团体合并,组织边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内设宣传、组织、职工、青年、妇女五部。三团体合并后,工、青、妇组织仍独立存在,此时,边区青救会主席先后为高朗山、李瑞山、王治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