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大本营,这里有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又有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群众基础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陕甘宁根据地就有工、青、妇各种群众组织。抗战爆发后,一些组织经过改组,成为便于推行统一战线政策,适应战时斗争任务的群众团体(如由共产主义青年团改组的青救会,由女工、农妇代表会吸收各阶层妇女参加的妇女联合会)。为了便于抗战动员,迫切需要把这些组织纳入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之下。当时全国各地已相继成立了抗敌后援会,需要有一个相应的名义,与各地抗敌后援会取得联系,互相支持与帮助,以扩大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实行全面抗战,争取抗战胜利。边区民众抗敌后援会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的。
1938年1月11日,由边区总工会等团体发起成立了边区各界抗敌后援会筹备委员会。经过半个月的筹备,1月29日,陕甘宁边区各界抗敌后援会在延安举行成立大会,毛齐华、高朗山、高敏珍三人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大会推举毛齐华、马豫章、任耀国、成仿吾、高朗山、史秀芸、艾思奇、沙可夫、谭政等21人为执委,吕骥、朱光2人为候补执委,一致通过并公布后援会章程及宣言,宣告抗敌后援会正式成立。不久,抗敌后援会召集了第一次执行委员会,推举艾思奇、毛齐华、史秀云、崔田夫、马豫章、谭希林、周子和、沙可夫、高朗山、管瑞才、周兴等11人为常务委员,李凡夫、张光远为候补常务委员。由常务委员推选毛齐华为主任,马豫章为副主任,沙可夫为秘书长,艾思奇为宣传部长,崔田夫为组织部长兼农民部长,李凡夫为组织部副部长,管瑞才为职工部长,高朗山为青年部长,史秀云为妇女部长,谭希林为武装动员部长,周兴为锄奸部长,周子和为商民部长。先后加入边区抗敌后援会的有边区总工会、边区青年救国会、边区妇女联合会、边区农民会、延安市商会、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边区民众抗敌互救会等25个群众团体。
边区抗敌后援会一成立,在抗战动员方面,代表各群众团体出面进行统一的组织领导,开展活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抗战动员工作。一是动员群众参加自卫军与少年先锋队;二是帮助组织救护队、担架队、运输队、看护队、慰劳队、缝衣队、洗衣队、宣传队、通讯队、侦察队、破坏队、防空队、代耕队、妇女生产组、儿童杂务队、劳动互组社、战地服务团等战时组织;三是缴纳救国公粮;四是募捐慰劳前方将士;五是组织拥军及优待抗属。(二)宣传教育工作,抗敌后援会十分重视,从一成立宣传部就连续向各级抗敌后援会发出指示,要求普遍组织宣传队,奔赴各村镇深入宣传,指出宣传工作的中心是提高群众对抗敌的认识,积极参加各种动员工作,并指出每次宣传应与当前中心工作结合,还要注意发挥不同群众组织的特点,向不同对象作具体宣传。(三)推动战时经济建设,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政府关于战时发展农业生产的各项号召。(四)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群众利益。
边区抗敌后援会,在抗日战争的不同时期,起了不同的作用,其组织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抗战初期非常活跃,但相持阶段曾一度保存其名义。1943年后,边区抗敌后援会正式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抗敌救国联合会。这时的边区抗敌救国联合会和抗战初期的抗敌后援会不同之处,是成了工、青、妇三个团体的联合办事机构。从实际来看,工、青、妇群众团体,仍旧存在。1943年4月,边区群众团体进行登记时,对工、青、妇三个群众团体,边区政府都给予了独立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