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和中华青年救国团体联合办事处
(1936年11月——1945年5月)

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和实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地团结全国青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和少共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从组织和工作方法方面彻底改造共青团,使之成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形式。

193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要求“根本改造青年团及其组织形式,使团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形式”,以吸收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并详细规定了改造共青团的具体办法:取消国统区的团组织,建立公开半公开的各种各样的青年组织;大批吸收团员入党,未入党的团员作为党的积极分子,要在各级党组织中设立青年部或青委或青年干事;彻底改变工作方式,采用青年的民主的公开的活动方式开展青年工作;加强对青年的马列主义教育,引导青年走革命的道路,根据地和红军中的青年团要成为青年的联合组织,把教育、训练青年作为基本任务,使根据地青年成为全国青年的模范。决定发布后,团中央即于11月初建立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筹备会,对青年组织自下而上地实行改造。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各级青年救国联合会。到1937年初,白区和苏区的共青团组织全部改造完毕。

为了适应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需要,在全国各地共青团改造的基础上,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1937年4月12日至17日,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陕北省、陕甘宁省、关中特区、西安及其国统区、沦陷区20多个省、市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全国总队部、中国学联的代表参加了大会。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博古、林伯渠等出席大会并分别讲话,希望青年团结起来,为国共合作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奋斗。大会决定成立“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为西北青年运动的领导机关。在全国青年救国会成立之前,该会作为各地青年抗日救亡团体的最高领导机关。青年救国联合会的任务是:“一切为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而奋斗。”会议选举了55人组成的第一届执行委员会,9人为常务委员和候补常务委员,选举冯文彬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主任。大会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提出了《全国青年救国纲领(草案)》和《中华青年救国联合会组织简章(草案)》,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青年救亡运动的决议》。

大会规定青救会是各党派各界青年联合团体,它的中心任务是:一切为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而奋斗。大会向青年发出号召:“1. 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信仰、不分性别,在抗日救国目标之下实现全国青年大联合;2. 放弃派别成见,放弃互相攻击,全国各地青年组织互相合作,产生全国各地的统一的青年组织;3. 在民主原则下,意见取决于大多数,领导机关由大多数人的选举产生;4. 由多处青年互相推举代表,召开全国青年救国代表大会,决定抗日救国的共同纲领;5. 争取青年生活上、经济上、政治上的一切改善。大会要求各地青年在救国纲领的基础上,立即进行联合与合作,以民主的、群众的、合法的方式创立各种各样的救亡团体,取得公开与半公开的活动。”

会后,共青团中央正式取消,在中共中央组织部下设立青年部,以指导全国的青年运动。共青团的改造工作至此全部完成。它为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4月18日,毛泽东接见并宴请了李连璧、时春茂、樊一鸣、蒲望文、何贵生、郭蔚林(罗文治)等25位陕西国统区的青年代表。

1937年12月,西北青年救国会将会址由延安移至陕西省泾阳县。另外组织陕甘宁特(边)区临时青年救国联合会,统一领导陕甘宁特(边)区各级青年联合会和青年工作。

1938年10月10日,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到会的有西北、西南、华北、华南、南洋等地代表314名。大会选举产生了西北青年救国会新的领导人。为了加强各青年团体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团结和统一,大会成立了中华青年救国团体联合办事处。办事处由55名执行委员组成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推选7人为常务委员,4人为候补常务委员。西北青年救国会、中华青年联合办事处与同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三个机构合署办公,形成以中共中央青年委员会为核心,以中华青年联合办事处为主体的全国青年运动的领导机关。

1940年后,西北青年救国会实际上只保留名义,青年运动主要由中华青年联合办事处指导。

1942年底,中央机关精简机构,中华青年联合办事处只保留名义,青年运动主要由中共中央青年委员会直接指导。

1945年初,为适应抗战即将胜利的形势与任务的要求,交流解放区青年工作经验,援助大后方青年的民主运动,争取沦陷区青年参战,西北青年救国会、陕甘宁边区青年救国会、陕甘宁边区学联,于3月28日联合发起组织中国解放区青年联合会的倡议。5月3日,西北青年救国会在延安组织召开中国解放区青年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会上,由各解放区青年团体选出24人,组成解放区青年联合会筹备会,并推选出11人组成常务委员会。

西北青年救国会先后设有组织、文化教育、宣传、青妇、社会、儿童、军事体育、联络、军事、经济等工作部门;初期,领导过陕北省、陕甘宁省、陕甘省和陕北东分区、陕北西分区、关中、庆环、三边、神府、洛川等分(特区)的青年救国会及直属12个县的青年救国会,先后设有西安、渭北办事处,举办过著名的战时青年训练班(安吴青训班),先后组织了抗战剧团、孩子剧团、青年艺术剧院和战地工作团;主办有《青年战线》杂志。

中华青年联合办事处设有组织、干部、宣传、社会服务、经济、军事、管理等工作部门,主办《中国青年》杂志,领导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和华北巡视团、边区青年工作团、绥(德)米(脂)考察团、少年儿童工作团。[1]

[1]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三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