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旧居
ZHUDE JIUJU

这里是参谋部后院。1941年3月,朱德由杨家岭移住这里后住在正面的3孔石窑洞里,左起第一孔为办公室,第二孔为会客室,第三孔为寝室。旁边3孔分别是机要秘书潘开文、卫士长李树槐、行政秘书黄华住室。

朱德在此居住期间,参与领导了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为党的“七大”主持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在整风运动中,朱德坚持“重证据、重调查、重表现”的原则,他根据“首长负责,亲自动手”的精神,领导了军委系统的整风审干工作。1943年4月后,“抢救运动”盛行,各单位普遍发生了乱批、乱斗、乱打人的情况,许多干部被逼供成“特务”,一时间,人心惶惶。朱德对此十分关注,他强调对人的处理要慎重严肃,不错批、错斗一个好人,更不要乱给人扣“特务”帽子。当时军委系统中的一些人看到其他单位搞得轰轰烈烈,也跃跃欲试,朱德强调一定要好好掌握党的政策,不能乱来。在他的领导下,军委机关的“抢救运动”只搞了一个晚上。

朱德经常深入部队、机关和学校做时事政治报告。1943年5月4日,他在给去陇东开办抗大七分校的学员讲话中说:“现在党中央发给你们每人三件宝:第一件是镢头,第二件是枪杆子,第三件是笔杆子。希望你们拿起镢头来,自己开荒种地,建设学校,锻炼自己;拿起枪杆子来保卫边区打垮敌人的进攻;拿起笔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这就是我们的三头六臂。”他还勉励大家说:“温室里长大的花草经不起风霜,不进火热的炉膛就炼不出顶好的纯钢。”号召大家到火热的斗争中锤炼自己。

为了克服陕甘宁边区严重的经济困难,朱德亲自指导和推动大生产运动。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将士战天斗地,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建设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倡导培育的“南泥湾”精神,成为党和人民军队一个战无不胜的法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的干部和革命军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在大生产运动中,朱德带头将自己的马送给总部搞运输,还把身边的工作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生产小组,开垦出一块约3亩地的菜园,种植菠菜、葫芦、南瓜、水萝卜、白菜、葱等各种蔬菜。朱德还挤出一些时间纺线,他纺出的毛纱粗细均匀,质量上乘。窑洞里陈列的脚踏纺毛机就是朱德在大生产运动中使用过的,它见证了一代伟人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在艰苦的岁月里,朱德与干部战士同甘苦,共患难,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坚持和总部的同志一起吃大灶,有时吃顿白面,工作人员把饭送来后,他还要亲自去看看同志们是不是和自己吃的一样,唯恐给他特殊照顾。有一次,司务长搞回来一些好点的菜,想给他多吃一些,朱德却说:“人的嘴都一样,应该分给大家吃。”1942年中秋节,吃过晚饭后,朱德和几名工作人员在院子里打扑克时,司务长送来一个月饼。朱德让警卫员把月饼切成八块,使在场的人都分享到一块香甜的月饼。

1945年4月25日,朱德在党的“七大”上做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总结了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基本经验。

1945年8月,朱德由这里移住枣园。

朱德在保卫边区动员大会上讲话

朱德的寝室

朱德寝室办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