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馆(1)
周立波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他写作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我们已经非常熟悉。
1908年,周立波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的清溪村。原名周邵仪,字凤翔。20岁时,他跟随周扬到上海,考入劳动大学,并开始自学英语。1932年,他因参加支持淞沪抗战的罢工运动,被捕入狱29个月,先后被关押在上海提篮桥西牢和苏州反省院。狱中,他通过室友吴亮平开始接触马列主义,自己也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给大家诵咏古诗。
出狱后,他更加坚定了革命志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立波”,取英文“Liberty”(自由)的音译,表明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这一时期,他还参加了左联党团,两年半的时间里翻译了近百万字的外国文学名作。其中,有我们熟悉的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和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等,他还因此赢得了“青年翻译家”的美誉。
抗战爆发后,周立波作为战地记者,并先后兼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和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的翻译,访问晋察冀边区,并写作报告文学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和《战地日记》,真实地记录了八路军与边区军民团结抗日的英勇事迹,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之后,他在湖南沅陵、广西桂林从事恢复和出版《抗战日报》《救亡日报》的工作。
1939年底,周立波受张闻天和周扬的邀请,来到延安,担任鲁艺文学系教员兼编译处处长。此时的鲁艺已转入教学提高阶段,于是周立波担任了世界名著选读课的教学工作。
周立波在延安期间还开始了小说的创作。先后发表了陕北题材的小说《牛》和反映他30年代上海牢狱生活的《麻雀》《第一夜》等短篇小说,后集成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铁门里》出版。
他讲授的“名著选读”不但条理清晰,细致入微,而且语言生动,娓娓动听。所以,每当他讲课时,除了文学系的学员外,其他系的学员也自动前来听课,后来还扩大到延安其他的机关、学校,许多外单位人提前打听好他讲课的时间,步行十几里路来听课。听课者常常达200人。他的课在当时被鲁艺师生誉为“丰富的精神美餐”,给迈入文学门槛的学子们提供了一生的文学积淀。在他的引导和培育下,文学系后来走出了诸如贺敬之、朱寨、穆青等一大批文学家、评论家。
周立波的婚礼是在鲁艺居住的窑洞里举行的,他的爱人就是当年鲁艺文学系的学员林蓝,因为仰慕他而结为连理。和他们一同举行婚礼的还有何其芳和牟决鸣夫妇。当年的婚礼极其简单,两对新人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制服,在鲁艺师生们的共同祝福下,向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像鞠躬、敬礼,这也是当时延安流行的婚礼形式。在时隔37年后,晚年的周立波为他的妻子林蓝回忆了在窑洞举行婚礼的这一幕,题写了《赠步涵》这首诗。
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周立波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和诚恳地检讨。特别是在鲁艺任教时,他和农民们比邻而居,但却“老死不相往来”,整整4年,他没到农民的窑洞去过一回。他还谈到自己下乡时,像“做客”一样,匆匆返回后,写不出好的作品。这次深刻的自我解剖使周立波认识到,文艺工作者要到群众中去,不能抱着“做客”的态度去“参观”别人的生活,而是要用心去参加工作和斗争。只有这样做,将来才能写出好作品。
1944年,三五九旅部队南下时,他主动请缨随军南下。
在总行程15000里,时长300多天的南征途中,周立波像普通战士一样,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记录了大量鲜活的战地素材,写成了14篇报告文学,后集成《南下记》出版,被誉为“钢铁的文艺战士”。这次三五九旅南征,也被誉为“第二次长征”。
抗战胜利后,周立波到东北元宝区参加土改工作。土改经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1948年12月,他创作了反映土改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再现了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重大历史变革。1949年夏,《暴风骤雨》作为东北解放区的优秀作品之一,被推荐给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1962年,这部小说又被搬上了银幕。作为文学版本,它还被翻译成多国译本,在国外受到热烈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周立波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北京优越的生活,对他来说是脱离了生活和群众。1955年9月,他举家迁回湖南家乡,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期间,他的另一部反映农村农业合作社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出版。这是他在建国后创作的一部最重要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与《暴风骤雨》一起被称为“中国农村的两次暴风骤雨”。
在湖南家乡的10年时间里,周立波还创作发表了《山那面人家》《卜春秀》《禾场上》等20多篇短篇小说,反映了农村的新人新貌,开创了乡土文学的新主题,成为新中国文学创作的经典之作。
1979年9月25日,周立波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
纵观周立波50年的文学生涯,他作为人民文学家,对人民始终忠贞不渝,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是为人民自由奋斗的文化战士,是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民作家。
周立波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