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馆(1)
一提起马可的名字,大家不禁就会想到《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这些歌曲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1918年6月27日,马可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在他一生近40年的歌曲创作中,他的确是为了战斗而去掌握武器。他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音乐家,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说马可是一位从化学实验室里走出来的音乐家。1935年,马可考上了河南大学化学系,年底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在这些群众性的爱国运动中,他进一步认识了革命歌曲的重大意义。他说:“对我说来,革命歌曲给我上了革命的第一课。”之后就突然萌发了想从事音乐创作的愿望,开始埋头自学写作,将自己的习作辑录成集,名《牙牙集》,自喻“婴儿牙牙学语”之意。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为了宣传抗日,马可在学校发起组织了“怒吼歌咏队”。不久,音乐家冼星海随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来到开封,住在河南大学礼堂。十几天时间中,马可带领“怒吼歌咏队”追随冼星海参加了各种救亡歌咏集会。受到冼星海的鼓舞,19岁的马可毅然放弃了心爱的化学事业,走出象牙塔,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追随冼星海,对他一生的道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40年1月,在受到冼星海两次来信的邀请后,马可偕夫人杨蔚从山西辗转至延安,进入鲁艺音工团工作,同时继续向冼星海学习作曲。7月,他与庄映被派往由著名诗人柯仲平领导的边区民众剧团任音乐教员,同时在那里向民间艺人学习民间音乐。在随鲁艺秧歌队去南泥湾为部队慰问演出时,凭借着对民间音乐的深厚积累,他创作了歌曲《南泥湾》,随后又自己编写了秧歌剧《夫妻识字》,表现了边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周恩来评价《南泥湾》和《军民大生产》是战胜一切困难,支持抗战而产生的时代声音。
《白毛女》是马可一生最爱的也是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他是怀着满腔的热情为这部歌剧谱曲的。他完全被剧中苦难的经历和人民的奋斗所感动,想到自己,想到祖国的命运,他一边写一边流着眼泪,马可说:“创作《白毛女》时,我的眼泪流了一脸盆。”这部作品经过不断地打磨、加工,久演不衰,成为中国歌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整个《白毛女》的创作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学习用群众的语言来表达群众的思想感情,做大众化、民族化音乐的过程。
1945年抗战胜利后,马可与大批“鲁艺”师生奉命北上开辟东北新解放区,在黑龙江参加土改工作。途中他们曾在张家口停留了一段时间。
1948年冬,沈阳解放,马可随原“鲁艺”的干部会集沈阳,参与创办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怀着迫切的心情,马可来到鞍钢和工人群众一起生活了两个多月,工人们的冲天干劲给了马可要为工人写歌的灵感。他对这一年春天在佳木斯深入工厂时创作的一首歌曲《我们工人有力量》进行修改,成为著名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具有代表性的工人歌曲,唱遍大江南北,久唱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马可一直在北京工作,1950年调任到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室和歌剧系当主任。1951年,为中戏歌剧系毕业公演,他曾亲自带领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并将赵树理同名小说《小二黑结婚》集体改编为歌剧搬上舞台,无论是音乐还是剧情,都令人印象深刻。1953年,马可随该系全体干部调到中国戏曲研究院,任党委委员、音乐室主任,从事戏曲音乐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1938年至1976年,马可还给我们留下了共284万字的日记,这些曾不止一次给作曲家招致灾难、几经周折才得以保存下来的珍贵文字,记录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从动荡年代里走来的最真实的心路历程,也从一个极为个人化的小小侧面反映了整个时代的风雨沧桑,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1996年9月14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等7家单位联合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纪念马可逝世20周年的纪念活动。
马可临终前总结自己一生的道路,给儿女留了这样的一封信。他说:“我对你们的希望已通过我一生的道路而表达。”这是他给子女最后的遗言。这不是一种理论性的教育,他真的是自己走出来的,全部是自己在生活当中,在无数的实验当中走出来的!
马可馆(2)
马可馆(3)
马可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