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女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正直、刚强、率真、富有才华,一生坎坷曲折。在60年的革命文学生涯中,她创作了许多思想深刻,为人民所喜爱的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左翼时期)、《我在霞村的时候》(延安时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土改时期)、《在严寒的日子里》(新中国成立后)等。这些代表作是她革命生涯的里程碑,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丁玲始终是妇女解放的呐喊者,是愚昧落后现象的批判者,是共产主义理想最坚定的信仰者。1936年11月初,丁玲到达陕北,为了这一天,她走过了一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从此,她的革命生活和创作开始了崭新的一幕……
丁玲
丁玲馆(1)
丁玲,湖南临澧人,1904年10月12日出生在一个没落封建世家,原名蒋伟,字冰之。4岁时父亲病逝,由母亲余曼贞独自抚养长大。余曼贞少时入私塾读书,喜诗词,爱绘画,是个独立自强的知识女性。她热情、豁达,有很强的民主思想,她的性格影响了丁玲一生。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丁玲正在桃源省立第二女子师范读书。她深受“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积极参加游行、讲演、剪辫子等进步活动。1919年秋,她转入长沙进步学校周南女子中学,读了许多新诗、新小说,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0年,丁玲与杨开慧等7名女生一起转入长沙岳云男子中学,开启男女同校之先河。
1922年初,丁玲解除与大表哥的包办婚约。为寻求真理,她同挚友王剑虹赴上海,进入共产党人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在“废姓”思潮影响下,废除蒋姓,改称丁冰之。后经瞿秋白介绍,进共产党人主持的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瞿秋白鼓励丁玲走文学的路,并说:“冰之是飞蛾扑火,非死不止。”给她极大的勇气和信心。
1924年夏,丁玲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等校一边旁听文学课,一边补习数理化,准备考大学。在北京,她结识了青年作家胡也频和沈从文。1925年秋,丁玲与胡也频开始共同生活。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让丁玲陷入深深的寂寞和苦闷之中,只有写作才能倾吐胸中的郁愤。于是她写了短篇小说《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小说大胆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现实,表现了“五四”运动后觉醒的知识青年的痛苦与追求,得到叶圣陶的激赏,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在社会上激起强烈的反响,很快就得到文坛的注目与赞赏。在叶圣陶的推荐下,开明书店出版了丁玲的第一本小说集《在黑暗中》。
1929年冬,丁玲以瞿秋白和王剑虹的爱情生活为素材写成长篇小说《韦护》,第一次把笔锋转向革命者的形象,虽然还是“革命+恋爱”的主题,但它标志着丁玲的思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结束了“莎菲”时代的创作。
1930年5月,胡也频和丁玲经潘汉年介绍一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丁玲写了《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她说:“这是我参加左联后向读者的献礼。”
1931年2月,胡也频、柔石等左联五作家被国民党残酷杀害。悲愤中,丁玲将3个月大的儿子送回湖南交母亲抚养,返沪后就向党要求去苏区工作。经党组织决定,将丁玲留在白色恐怖的上海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
1931年9月《北斗》创刊,这是左联第一个以发表创作为主的刊物。主编《北斗》期间,丁玲结识了鲁迅,并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她广泛团结知名作家,培养青年作者,为反击国民党文化“围剿”、发展革命文艺做了大量工作。
1932年3月,丁玲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任左联党团书记。从此,她把一生都献给了党。
在革命文学运动中,丁玲是鲁迅旗下具有重大影响的左翼作家。1933年5月,鲁迅接受朝鲜《东亚日报》记者申彦俊采访时就“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您认为谁是无产阶级代表作家?”一问时回答:“丁玲女士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
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押赴南京。国内外著名人士宋庆龄、蔡元培、沈从文等发起抗议和营救活动。后传闻丁玲遇害,鲁迅写《悼丁君》表达悲愤之情。
1933年5月至1936年9月,在南京幽禁的3年中,敌人对丁玲百般威胁、利诱,企图利用她的名望为国民党做事,但都被丁玲拒绝。她自杀过,也曾因患伤寒几乎丧命。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丁玲终于在1936年5月设法通过鲁迅先生联系到了党组织。9月,在党的营救下,她逃离南京。在上海秘密逗留期间,丁玲将幽禁中所写的5个短篇结为《意外集》出版。1983年,原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沈醉给丁玲的信揭开了当年国民党未杀害她的内情。
1936年11月,丁玲到达党中央苏区所在地——陕北保安,成为到苏区的第一个知名作家。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为丁玲举行了热烈的欢迎晚会。不久,毛泽东赋《临江仙》词一首赠丁玲,这是他唯一题赠作家的诗词: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丁玲馆(2)
11月22日,丁玲在毛泽东、张闻天等人的支持下,发起成立“中国文艺协会”,并当选为主任。毛泽东称赞说:“中国文艺协会的成立,这是十年苏维埃运动的创举。”
刚到保安,毛主席问丁玲想做什么,她说想当红军。经中央同意,丁玲跟随红军前方总政治部杨尚昆等北上,准备参加打击胡宗南的战斗。在前方,丁玲写了10余篇通讯、散记、速写等,以满怀的热情描写红军将士,令人耳目一新。
1937年2月,丁玲陪同史沫特莱回到延安,毛泽东亲自下令任命丁玲为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一职,使她真正地做了“武将军”。4月,丁玲去文艺协会主持工作,写出了到苏区后的第一篇小说《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描写了一个因掉队而被老百姓留藏在家里的小红军战士。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面对要枪杀他的国民党士兵,说:“还是留着一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这是最坚强、最忠实的抗日战士发出的心声,它出自一个小红军之口,也许不久前他还是一个受人欺凌的放羊娃,而现在他的思想境界却如此高尚,言行这样不平凡,以至感动了要杀死他的东北官兵,使他们的子弹无法出膛。在抗日民族战争的背景下,丁玲以她特有的思想深度,揭示出一种属于历史范畴的东西,宣布了包括国民党官兵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在民族战争中精神面貌的历史性转变。
1937年8月,中央任命丁玲为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团长),赴山西前线开展群众宣传和统一战线工作。半年里,丁玲率西战团行程数千里,演出百余场,深受抗日军民的欢迎。
1938年3月,丁玲率西战团在西安期间,按照毛主席“针锋相对,磨而不裂”的指示,与国民党顽固派蒋鼎文、胡宗南进行了有理、有据、有节的斗争,取得了在西安合法开展抗日宣传的权利,举行了三次大型公演,轰动全城,大大振奋了西安人民的抗日情绪。
在西安,丁玲写了《本团抵陕后的公演》等多篇散文和三幕话剧《河内一郎》,并主编了西北战地服务丛书,包括有《呈在大风砂里奔走的岗卫们》《战地歌声》等。
1938年7月,西战团出色完成了任务,返回延安休整。10月,由副主任周巍峙率领开赴晋察冀前线。丁玲留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周恩来评价西战团:“不但我们的八路军开上了前线,我们的著名作家丁玲同志,也已经带着战地文工团奔赴了前线。她是代表人民群众的。”
1941年4月,丁玲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到1942年3月她主编文艺栏期间,她发表了《我在霞村的时候》《夜》等短篇小说。此时丁玲的创作敏锐厚重,在思想和艺术上进一步成熟,达到了新的高度,使党报迅速风靡各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
1942年3月,丁玲发表杂文《三八节有感》,对延安的妇女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丁玲性格直率,容易得罪人,她就向主席去讨教,说:“主席,为什么你批评别人的时候人家都很容易接受,而我总是容易得罪人?”主席说:“丁玲啊,批评人也要讲究辩证法,你要先肯定别人的优点,再指出别人的不足,这样,人家就好接受了。”5月,丁玲就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号召文艺工作者要走到群众中去。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前,丁玲认为写文章就是赶稿子。文艺座谈会后她深入陕北农村采访,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思想感情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了一种深厚的工农思想。她写文章不再是一种赶鸭子上架的状态了,而是发自内心地想表达一些对人和物的感情。之后写出报告文学《田宝霖》,毛泽东看后还表扬丁玲:“丁玲,你不错,都能和刘拐子的婆姨睡在炕上聊天了,你这个知识分子就是进步了。”丁玲受到鼓舞,后来她又陆续写了《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等多篇报告文学。
1945年7月,丁玲重新担任“文抗”主任。日本投降后,丁玲立即与杨朔、陈明组织“延安文艺通讯团”,准备步行去东北从事新闻报道。
1946年7月,丁玲参加晋察冀中央局组织的土改工作队,到涿鹿县搞土改,在这里收集了大量素材。年底在阜平,她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年6月全书完稿。这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变革,是丁玲创作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突出成就。作品于1952年获得了斯大林文艺奖。
丁玲馆(3)
1949年6月,丁玲到北京筹备并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委、全国文协副主席。在会上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书面发言。9月,丁玲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政协委员。9月25日,全国文联机关刊物《文艺报》创刊,任《文艺报》主编。
1950年春,丁玲任全国文协常务副主席。7月,丁玲被任命为中国文协党组组长,筹备成立中央文学研究所,丁玲任主任,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家。为此丁玲付出了大量心血,精心安排课程,亲自讲课并辅导学员。这一年,她的创作也空前丰收,写了《跨到新的时代来》等20余篇散文和论文。
1951年春,丁玲调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1952年3月,她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斯大林文艺奖金二等奖。在接受苏联记者采访时,她说:“这个光荣是给中国所有作家和中国人民的。”并将全部奖金5万卢布捐给了全国妇联儿童福利部。
1955年2月,丁玲出席作协主席团召开的批评胡风文艺思想的扩大会议。秋天,被错误地划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据周而复先生回忆说:“1955年左右,丁玲在延安早已作过结论的历史问题,又被抖落出来。有一次她去妇联开会,被一群女工包围了,骂她是叛徒,让她有口难辩。后来在与我谈及此事的时候,她伤心地哭了。她能不哭吗?对于一个毕生都以自己的真诚追求革命,以自己的坦白感召人民的人来说,还有比这更让她难过的事吗?”
1958年5月,丁玲被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及行政级别。7月,在丁玲的反复要求下,经农垦部部长王震安排,来到黑龙江汤原农场劳动改造。
1970年4月,丁玲、陈明分别被北京军管会逮捕,关进北京秦城监狱,直至1975年5月才被释放出狱。在这5年时间里,丁玲反复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她锻炼记忆背诵毛泽东语录、唐诗宋词,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扔纸球。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丁玲重新看到了曙光,开始继续写作《在严寒的日子里》。1978年4月,丁玲终于摘掉了“右派”的帽子。
1979年1月,在中组部的安排下,丁玲、陈明回到了北京。从秦城监狱离开后,丁玲抓紧一切时间创作,但因腰椎有病,不能常坐,她便自制了写字板挂在脖子上站着写。她恨不得把所有的时光都追回来。
1981年8月至12月,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邀请,丁玲与陈明赴美国、加拿大访问讲学,在美国的大学受到热烈欢迎。回国后,丁玲创作出版了《访美散记》一书。
1985年1月,丁玲在中国作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理事。同年,80岁高龄的她和舒群等共同创办了大型文学双月刊《中国》。丁玲组稿、写稿、编稿,发现和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
1985年4月,丁玲回到了离别40年的延安。在她的心目中,延安是个神圣的地方,她对延安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感情。
文学、爱情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个主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丁玲牵挂的唯有爱情。她对丈夫陈明说:“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1986年3月4日,丁玲因病在北京逝世。她为我们留下了300万字的著作,她的创作体现了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方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名字,必将镌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学的史册上。
丁玲
女作家丁玲(左一)和西北战地服务团成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