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系教室
WENXUEXI JIAOSHI

文学系于1938年7月开始招生,至1945年共举办6期,师生先后近300人。先后担任系主任的有周扬、沙汀、陈荒煤、严文井、舒群等人,教员除了系领导外,还有周立波、萧三、萧军、曹葆华等当时已经知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们提携和培养了诸如贺敬之、郭小川、李季等一大批新中国年轻的诗人、文学家。他们在延安自由、民主的空气中成长,按照毛泽东文艺路线的指引,与战士、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在广大人民群众火热、丰富的生活中吸取营养,将之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据粗略统计,鲁艺文学系仅1941年5月至1944年6月,在延安的报刊上发表的各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就达330篇。

1940年,16岁的贺敬之就来到延安,在鲁艺学习。20世纪40年代他写作的歌曲《南泥湾》《翻身道情》唱遍大江南北。1945年又与丁毅执笔创作了我国民族新歌剧《白毛女》,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在延安的生活中,他深入陕北农民生活,体验陕北农民情感,与陕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以陕北信天游曲调创作的《回延安》是我们耳目详熟的作品,“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样的诗句,足以见证这位伟大诗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结。

毛泽东为鲁艺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

毛泽东在鲁艺讲话(1938年)

李季是文学系第5期学员,起初他对民间艺术不屑一顾,固执地认为“只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但是当他在陕北三边地带深入民间采风时,被劳动人民随口唱出的单纯而深刻的民歌——信天游所彻底折服,并由此开始了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1945年他运用陕北信天游曲调创作了长篇叙事诗歌《王贵与李香香》,该诗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后,又通过新华社的英文广播从延安的山沟沟传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茅盾评价这首诗“是一个卓绝的创造,说它是民族形式的史诗也不过分”。

延安时期,鲁艺的墙报水平极高,在延安享有盛誉,是培养作家和艺术家的园地。各式各样的墙报为学员的创作和实践提供了舞台,很多诗人、作家、艺术家的处女作就是在墙报上发表的。鲁艺著名的墙报有《路》《同人》《鲁艺漫画》等。抗战时期鲁艺墙报布满了延安的街头和各个城门洞,当年成群结队的人群簇拥在墙报前观看或抄录,成为延安城内的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观。诗人何其芳来到延安的第一首散文《我歌唱延安》也是首先刊登在《同人》墙报上。

1938年8月,以鲁艺文学系学员为主成立的文学团体“路社”旨在进行以诗歌为主的文学研究和创作活动。“路社”在鲁艺院内和延安的街头,创办了街头诗墙报(照),刊登社员们的作品。每遇纪念15日,“路社”还专门散发诗歌传单进行抗日文化宣传。六届六中全会期间,毛泽东还特地为“路社”座谈会复信说:“诗歌要反映人民生活和抗日的现实斗争,诗歌要适合大众需求,运用大众的语言,并且要大致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