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

难忘的岁月

每当回想起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我的心情就格外激动。

记得1935年9月,蒋介石调集一百三十个团的兵力,采取持久作战和堡垒主义的方针,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围剿”。这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任务。11月19日,二、六军团主力由桑植县刘家坪出发,进行长征。

开始,我担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部长,既要和部队一起行军打仗,又要做党团工作、干部工作、收容伤病员,每天还要统计伤亡数字。晚上宿营时,同志们都睡熟了,我还得给那些小红军缝补破旧的衣裳。尽管环境十分艰苦,工作非常劳累,但大家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仍然那样坚定、团结、乐观。那时骡马很少,许多领导同志把马让给伤病员骑。记得萧克同志风趣地说:“李贞同志能走得动吗?你的马只是编制上的马,纸上的马。”我高兴地说:“大家都一样走嘛,我保证不会掉队。”后来,部队打胜仗缴获了敌人的一批骡马,组织上给配备了一匹,为了照顾那些小红军战士,我和丈夫甘泗淇同志,经常把马让给他们骑。宿营时,把帐篷让给年幼体弱的颜金生、罗洪标、刘月生、颜怀生、曾长久等小红军住。有天行军,我的脚被石子磨破了,脚趾痛得合不拢,但是,想到红军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着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难忘的岁月李贞干着前人从未做过的事业,为实现崇高的理想,浑身就增添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我忍住疼痛,决心和同志们一起行军打仗。

长征路上,天上有敌人的飞机狂轰滥炸,地上有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前有高山峻岭,后有滔滔江河,每前进一步都有数不尽的困难啊!当时缺医少药,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要和敌人打仗,红军战士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女同志遇到的困难就更多了。但是,红军战士没有被敌人吓倒,没有被困难征服,总是在克服困难中前进,迎来的是一个又一个胜利。4月底,我们登上玉龙雪山,向海拔四千多米的中甸雪山进军。巍峨雪山,冰峰峭立,白茫茫的雪花和乌云交织在一起,漫山飞腾,异常耀眼。山谷中不时传来雪崩的阵阵轰鸣声,使人望而生畏。山顶直插云霄,气候严寒,空气稀薄,呼吸十分困难,我们用布包一点雪捂着鼻子,一步一步向山顶上樊登着。走累了,用雪擦擦脸;走饿了,抓一把雪吞进肚子里充饥。雪山上,寒气袭人,指战员们穿得都很单薄,实在冻得不行了,有些同志把干辣椒、生姜放在嘴里嚼一嚼,驱驱寒。

廖汉生同志看我穿的衣服单薄,给我拿来一个皮筒子御寒。我把它裁成两件,另外一件送给一个体弱的小红军。为了鼓舞斗志,在雪山顶上,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队的同志,用干柴点燃一团火,宣传鼓动站的同志打起快板,喊起口号来:“同志们加油走,别掉队,翻过雪山就是胜利!”夜晚,红军战士看到这通红的火焰,听到这激动人心的口号,劲头更足了。干部主动帮助战士们扛枪、扛背包。上陡坡的时候,我让小红军使劲地抓住马尾巴,一个拉一个,大家你拉着我,我推着你,艰难地往上爬,谁也不愿让一个同志掉队。山高路滑,有的同志不小心掉进水窟窿里,再也爬不上来了。今天,想起这些为人民的事业牺牲了的同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历史回眸我们二、六军团翻过雪山,又经过长途跋涉,于1936年7月日到达甘孜,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四方面军的指战员给二、六军团的同志热情地送来糌粑、牛羊肉、羊皮和衣服。我们和四方面军的战友们互相拥抱,紧紧握手,畅谈胜利会师的喜悦。这时,党中央电令二、六军团和三十二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由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在二、四方面军会师之际,党中央指示两个方面军趁全国抗日民主运动进一步高涨,国民党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加深的有利时机,迅速向甘肃南部发动攻势,会合红一方面军,共同创建西北抗日根据地,以促进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继续坚持反党分裂活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和王震同志,发现张国焘派人到二方面军散发攻击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的小册子,立即下令封存,坚决抵制和反对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经过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领导同志的斗争,张国焘被迫接受了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与党中央和一方面军会合的行动方针。

月初,我们进入一望无际的松潘草地,茫茫草原方圆数百里,人迹罕至。草地上气候变化异常,有时看起来晴空万里,但过不了一会儿就乌云密布,下起滂沱大雨,淋得大家浑身湿透。忽儿又下冰雹,有的冰雹比鸡蛋还大,砸得骡马直叫唤,竖起前腿乱蹬。同志们有的用布包着头,有的双手交叉保护脑袋,想尽一切办法战胜冰雹的袭击。雨过天晴,清早草地上雾气腾腾,红军战士披着满身的露水,踏着泥泞的水洼地,慢慢地在雾里摸索前进。到了晌午,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草地上的水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的直冒泡。天气闷热,草地臭气熏人,我们一连几天喝不历史回眸上水,好多同志渴得嘴上裂开一道道血口子。草地上泥潭很多,软绵绵的,人只能踩在草上走,稍不小心,脚就会陷下去,像个无底洞似的,越拔越往下陷。女同志和男同志一样,过草地时大家手拉着手,干部在前面带队,队伍后面有后卫。每人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可以撑着走路,还可以打豺狼,如果有人陷下去,还可以把木棍横在水草地上救人。有的红军战士称手中的木棍为“神棍”。

过草地时,最艰苦的是没有吃的,干粮早已吃光了,茫茫草原荒无人烟,到哪儿去找吃的呢?饥饿威胁着红军战士的生命。

由于饥饿和劳累,许多同志体质十分虚弱,有的同志倒下去牺牲了。一天,我看见几个小红军饿得头发晕,就把束在腰间的皮带用小刀割成一块一块,每块一寸长,放在水里煮了两个多小时,我先尝了一口,感到蛮好吃的,急忙端给小红军们,说:“好啦,快吃吧!”小红军一个个高兴地吃起来,有个小红军笑着说:“李部长,哪里弄来这么好的牛肉!”这时,任政委、关副政委走过来,任政委先吃了一块,一面咯吱咯吱地嚼着,一面风趣地说:“这牛肉不错,很有味道。”关副政委笑着也尝了一块,对小红军说:“小鬼,这是好东西,比野菜强,你们快吃吧!”贺总指挥看到这些小红军吃得津津有味,满面笑容地走过来,顺手拿起一块边吃边高兴地说:“这东西嚼起来还蛮香哩。”我和小红军望着贺、任、关三位首长,会心地笑了。

当时,红军提出的口号是:团结一致,走出草地就是胜利。那时候,我们虽然面对极大的困难,但红军战士心里都有个盼头,有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深信革命事业必定胜利,跟着共产党走就有光明的前途。过草地时,我是二方面军的组织部副部长。一天,任弼时政委领着四方面军掉队的一名女战士,亲切地对我说:“李贞同志,你是做人的工作的,一定要把这个同志带出草地。”我愉快地回答道:“政委,请放心吧!”我随即走向前去,紧紧握住小女红军的手说:“咱俩一起走,一定要走出草地!”我问她:

“你叫什么名字?”她小声回答说:“杨国珍。”“哪里人?”“四川。”

“多大啦?”“刚刚十三岁。”她圆圆的脸,眉清目秀,很惹人喜爱。

我又问她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她低着头,轻轻地说:“家里很苦,活不下去了,爹娘才让我投奔红军的。”我说:“小同志,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要敢于吃苦,勇于牺牲。”她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随着我继续向前走。就这样,我们俩人相依为命,我扶着她,她撑着我,终于走出了草地。

我们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了荒无人烟的草地,于9月初到达哈达铺。快出草地时,我得了伤寒病,发高烧,昏迷不醒,同志们用担架抬着我走。在哈达铺吃了几剂草药,病稍好一些,同志们就把我绑在马背上过了渭河。

我们二方面军,在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经过一年的艰苦转战,突破了国民党反动军队重重封锁和围追堵截,战胜了险峻的万水千山,于1936年10月日和23日,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兴隆镇同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我们经海原、固原、同心、盐池等地到达环县的洪德城时,周恩来副主席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带着红军战斗剧社前来欢迎和慰问二、四方面军。战斗剧社为我们演出的第一个节目叫《红军大会师》。这个戏剧载歌载舞,气势磅礴,激昂振奋。在庆祝大会上,李伯钊同志带领剧社的同志给我们演出了《丰收舞》《镰刀舞》《红军胜利会师舞》,赢得红军指战员的热烈鼓掌,会场上充满着笑声和欢乐。贺龙同志看了这些节目,激动地说:“演得好,我们也要有这样一个剧社!”

红二方面军进入宁夏后,指战员们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历史回眸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不打回民土豪,不吃猪肉,不进清真寺,受到回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回民兄弟给红军送水、送茶、送菜,积极筹粮,把黄米、土豆、牛肉送给红军。干部战士高兴地说:“红军到宁夏,如同到了家。”过去,国民党抓壮丁,回民兄弟有的往外逃跑,有的把手指头砍断,死也不当兵。在红军严明的纪律和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许多回族青年还踊跃参加了红军。部队向东北方向转移时,回族兄弟主动给我们当向导。一位年近六旬的回民伯伯,让他的儿子给我和甘泗淇同志牵马带路。这些往事,使我永远难忘。

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工农红军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对革命事业无比坚定和忠诚的精神,永远值得发扬光大。

(李贞长征时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