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坐着汽车去延安

二 坐着汽车去延安

今年已是八十六岁高龄的张熙如老人,听她讲述过去六十多年的记忆,她就是一名战士,她激昂的情绪深深感染着我们。时间仿佛在她的脑海里居住了下来,她清晰的讲述,让人忘记了时间的长度,那是信念的力量,也是献身祖国、保卫祖国的理想,一直激励着她,也充实着张熙如人生的每一个时刻。

张熙如出生在河南巩县的一个中医世家,家境不错,父亲对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思想开明,所以,张熙如到了应学年龄,父亲就送她进学校去读书。张熙如考入高中前,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发生了,局势变得异常紧张。当时的开封学生运动非常活跃,起来反抗,不做亡国奴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1938年5月,日本侵占河南省城开封后,又南下威逼武汉。开封沦陷,战事紧迫,这时,张熙如的大哥从上海回来,向张熙如提出一起去延安参加革命的想法,并加入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大部队。这令张熙如十分高兴,这也正是她渴望已久的愿望,她早就知道大哥已经加入了抗日革命的先进组织,于是,毅然决定跟随哥哥去当时青年人最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

当时张熙如的父亲已年逾六十,但是得知他们的意图和目标后,非常高兴,写诗送给他们兄妹,诗中写道:

“明知行役苦,不忍便留汝。

丈夫志四方,岂别男与女。

汝有时乘船,我心寄桨橹;

汝有时乘车,我心寄轮毂;

有时徒步行,我心寄尘土;

异旅风霜赊,我心在露宿。

强颜悲作欢,汝去莫回顾,

后会如有期,同向光明路。”

诗中表现了一个成熟的爱国人士追求真理的乐观主义精神,把“赤子身上衣,临别密密缝”的慈母般胸怀交给了他的儿女,父亲还亲自送他们兄妹一起踏上救国的抗日大道。如今,年已八十六岁高龄的张熙如,一谈到父亲,脸上就露出自豪的喜悦:“父亲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他虽然没有亲自扛枪上战场,但他掩护过很多的革命战士和革命干部,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从物质上援助抗日斗争。解放后,他主动把自己的田地交给政府,支持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自己只留一点儿能够养活自己的地,自给自足,从不给政府添麻烦。他真了不起!”

1938年冬天,一路跋涉,张熙如兄妹终于在西安找到了八路军办事处,提出要去延安的请求。他们的请求很快被批准,并幸运地搭上了一辆给延安根据地运送物资的车辆。张熙如老人谈到这里,开心地笑了起来,她说参加抗击日寇的革命历程虽然很艰苦,但自己踏上革命之路还是很顺利的,是坐着汽车去延安的。刚到延安时,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每天还有日本飞机来轰炸,但张熙如的革命热情却很高涨。按当时组织的安排,她先到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这时,从全国各地来的热血青年,都沉浸在革命的热浪中,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决心保卫祖国、抗击日寇,随时准备去战斗的最前线。

“那是一个火热的时代,我们被打走日寇,决不做亡国奴的热情激励着,从来没有后悔过,革命的决心一直很坚决。不管后来遇到什么困难,也没有退缩过。”张熙如沉浸在当年那个热血沸腾的时代,那个时代带给她无限的自豪和难忘的回忆,这在张熙如晚年创作的诗词中,一一体现了出来:

匆匆往事话“七七”,

延水河边浣夏衣,

塔影流萤挥不去,

攻读马列扣心扉。

1939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了一年后,同学们被分配到抗日前线去。张熙如被分配到晋察冀边区。很快要离开革命的摇篮延安,虽然心里有点依依不舍,但要到战斗的前线去了,张熙如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表述。

从延安到晋察冀边区,首先要渡过黄河。那是八、九月份的时候,张熙如一行来到了黄河岸边,那里早已有安排好的渡河船公在等待着,他们都是群众中积极抗日的先进人员。趁着夜黑风大,对我军来说渡河是比较安全的,当然,来自自然界潜在的危险也很大,幸好船公都是些渡船的好把式。按照命令,上船后大家紧紧地一个挨一个坐稳后,就听到吩咐: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得发出声音,否则会暴露此次行动,一旦暴露,就会耽误渡河,行军计划将遭破坏。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并非是天生胆大,为了抗击日寇的侵略,保卫祖国,她们在战火的洗礼中,从一个个柔弱的女孩变成一名名女战士,战火让她们逐渐变得沉稳、变得从容,也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定。

坐在船上的张熙如,看不见周围的任何景色,一切都隐没在漆黑中,只听得见耳边呼呼的风声,夹杂着哗哗的大浪声,随着浪声。船忽而一跃而起,忽而又从高处跌入深谷,一阵又一阵的浪涛,从船舷溅起来,水花落进船舱里,队员们的衣服很快就湿透了,加上吹来的夜风,就感到一股股透心儿地冷。大约半个小时,

船终于安全到岸,大家顾不上寒冷,赶紧集合队伍,出发!

很快队伍就行进到了晋察冀边区的地界,马上就要进入敌占区,大家的心情不免有些紧张,第一道关就是过敌人的封锁线——“囚笼政策”,公路为链、碉—同浦路。日寇实施以铁路为柱、堡为锁,企图分割和封锁各抗日根据地。因为时间很紧,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里通过,所以非常紧张。对这些没有经验、第一次过封锁线的女学生们来说,就更紧张了。由于敌人的巡逻次数很密集,只能在夜间行动,而且必须在一个晚上迅速通过一百多里的防线,只能轻装。按规定女生随身所带物品不得超过二十斤,男生不得超过三十斤。他们由一位队长带队,白天做好准备工作,夜间开始行动。行动前为了防止掉队或看不清前面的队员,他们把白手巾绑在手臂上作标记;对未能通过封锁线或者走散的队员,如何再次集合到队伍中来,事先都做好了相应的应急方案。由于敌占区的群众和民兵们,在侦查工作方面作得很好,所选的线路也比较安全,队员们终于都顺利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也许是因为急行军,刚过日军的封锁线后,大家就觉得口干舌燥,咽喉冒火,非常想喝水。正在找水源,突然日军的飞机飞来了,队长命令大家赶快隐蔽,没办法只好就地喝些脏水解渴。在艰苦的战争时期,任何难以想像的境地都会有,像这样的情况大家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没有药品,就因地制宜,—为了防止队员们都随身携带着大蒜——肠胃炎。因接触了不良的食物或喝了不太干净的水,就吃一口大蒜预防。在那个各种物资都很缺乏的时代,大家的智慧和经验就是最好的药品了。

到了边区后,队员们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把最好的吃的、最好的住处都让给了战士们,群众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这些初次参加战斗的年轻人。一安排停当,他们马上就组织展开工作,宣传抗日思想,搞抗日文艺演出。

1939年的10月,日军进行秋季扫荡,由于情报及时准确,军民做好了充分的应对措施,使敌人的这次扫荡扑空了。

敌人一走,文工团的队员就开始走街串巷,搭台演戏了。条件艰苦,大家就想办法,找点子,他们自己设计了折叠式舞台。简易方便,到哪里,只要一展开,就是一个临时的舞台,很适合流动。条件是艰苦,但演出的节目可不能马虎,有自创剧《民兵上前线》、歌剧《王二嫂》、话剧《雷雨》等。在话剧《雷雨》中张熙如扮演鲁妈。

当时文工团的人员缺乏,仅有几个队员,就身兼数职,大家也是多才多艺,能唱能演,演完话剧,赶紧收拾一下,再上台表演唱歌;歌唱完了,又忙着准备演话剧..说累,很累;说辛苦,很辛苦;但大家心里都知道,这是在为一项伟大的事业作贡献,什么苦呀累呀,姑娘们早就抛到脑后去了。伟大的事业能产生伟大的力量,打走日寇,建设新中国!这就是张熙如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奋斗目标。

张熙如是一位意志坚强、目标明确的抗日战士。在革命还没有成功之前,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制度:“一天不打败鬼子,革命一天不胜利,我就一天不考虑个人问题,不考虑结婚!”演节目,当教员,哪里需要,张熙如就投身到哪里。无论做什么工作,她都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地干,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好!

除了文艺演出外,张熙如还担当了学校的教员任务,当时,师资力量很缺乏,这些来自延安抗大的学生们就是当地最好的教员。

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学校通过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革命观念、劳动观念、群众观念,养成朴素、勤劳、友爱、团结的精神,既提高了青少年的文化知识、阶级觉悟,又增强了对敌人的仇恨,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敌斗争的能力。

除了对青少年的教育外,群众教育也不可忽略。

抗日战争初期,根据地群众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用各种宣传

形式广泛发动群众起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服务团、工作团、话剧团、抗敌后援会、抗日救国会、青年协会、妇女救亡会等,都是在抗日救亡群众教育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组织形式。其中,举办农民学习班、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演出剧目等成为向群众进行教育的主要形式。此外,还创办了各种类型的学校和训练班,因地施才,举办教师训练班,就地培养师资人员,培训中小学教师。

培训班所开设的课程有政治、军事、文化、唱歌等。政治课主要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国共合作联合抗日、发动抗日高潮;军事课,每天早晨背背包、背枪跑步,下午作军事练习,如练习卧倒、瞄准、投弹、射击(最后每人发5发子弹练习打靶);文化课讲有关抗日方面的文章;唱歌课教唱《流亡三部曲》、《游击队之歌》、《大刀进行曲》、《毕业歌》等抗日歌曲。参加学习的教师每期150人,时间为1个月,结业后分回各校。他们一面教学,一面宣传抗日,并随时准备迎接战斗。同时还组织地方团队学习政治、军事、文化,以加强自身的战斗素质。

1938年以前,各地方的武装掌握在地方绅士、地主、保长和部分农民手中。1938年,在各地开展了大量的统战工作,号召他们联合抗日。抗日政府协助他们统一整编,成立了“抗日自卫团”,下设五个中队和若干分队。中队、分队的政治教官、军事教官都是“七七工作团”派人担任,对官兵开展政治和军事训练,还举办“干训班”训练下层干部,又从县中学生中选派学生到每个中队担任文化教员,他们负责教识字、唱歌。通过组织团队学习,使自卫团官兵懂得了抗日政府的政策,提高了对抗日的认识和军事、文化素质。

妇女历来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她们的自身素质决定着下一代人成长的质量。我们首先成立了妇女文化学习班,不收学费,课本免费发放,每人一套《新编千字文》。教师除教读书识字外,还讲妇女解放、联合抗日等道理。通过学习,学员们思想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上学在抗日根据地再也不只是富裕人家孩子的事,全民接受教育是革命的目标和理想。抗日根据地开办的平民学校,专收贫民子女入学,不收学费,不要求衣服一致,免费供应学生课本。开

设课程有国语、算术、音乐等。学校还组织人来做报告,揭露日本鬼子的侵略罪行,宣传我党的国共合作抗日主张,教唱革命歌曲《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

那时,学生写字买不起纸,老师们就在校园里制了一个沙盘代替纸,用树枝代替笔,在沙盘里练习写字。他们还组织儿童成立歌舞队,开展抗日宣传。抗日救亡团体相继建立,全面开展城乡抗战救国群众教育,进一步促进了抗日救国教育运动的发展。

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现任干部的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培养,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战争与生产的知识技能教育重于一般文化知识教育。这是抗日民主根据地举办教育的方针。当时干部学校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如军政干校;二是举办干部训练班,如中学和抗敌游击干部的训练班。

通过在抗日根据地的“抗大”式的新型学校里的学习,在短短的两年里,为抗日战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

1942年,疯狂的日本鬼子开始对张熙如他们所在的晋察冀地区,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在日寇的三次扫荡之后,根据地的形势变的十分严峻,在敌后展开的一些工作,已经不能安全地进行下去了。形势迫使中央决定将党的一些重要机关、组织、各个文艺学校以及供给部等,撤离沦陷区,学校、文工团、供给部三方组成一个团,向革命圣地延安撤离,张熙如也将随部撤离晋察冀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