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呵护成长给心灵找一个家

心理健康篇

让爱呵护成长给心灵找一个家

医学院常瑞

案例事件

伊学生,系我院2013级学生,该生家庭经济困难,自己和妹妹上学的费用都是靠贷款和父母打工的微薄收入支撑着。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该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很少能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入校以来,该生学习成绩平平,在同学中也是少言寡语。到大二时该生通过手机交友软件交结了“男朋友”,在恋爱的过程中该生经常在舍友休息时间与“男朋友”打电话聊天,导致其与宿舍同学关系陷入僵局。2014年5月的一天,该生在没有任何请假手续的情况下擅自逃课离校,无论舍友、班干部、老师怎么打电话,她都一概不接,发短信她也不回。在这种状况下,作为辅导员的我在第一时间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并且动员同学通过QQ、微信等方式寻找该生。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人甚是不易,但我从没放弃任何能与该生取得联系的机会。直到失去联系后第四天,我收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正是该生打给我的,我听到她在哭泣,我安慰稳定了她的情绪。她告诉我,她在她的“男朋友”身边,她的“男朋友”经常打他,她很害怕,她要回来,但自己没有路费,于是我要到了她的地址,迅速找人把她接了回来。她返校后,我在第一时间找到她,咨询了她的情况。原来,她自幼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自己经常一人独处,时间久了,不会与人友好相处,性格孤僻,有了烦恼也没人倾诉,所以经常泡在网吧中,只好在虚拟的网络中倾诉自己的感情。前段时间通过手机交友175软件认识了一个“男朋友”,经常向他倾诉自己的感情,“男朋友”经常关心她,呵护她。她觉得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呵护,自己又与身边的人合不来,便决定去找自己的“男朋友”。通过进一步了解,她所谓的“男朋友”是校外的一个没有工作的社会流浪青年。我意识到了该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便带她去我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联合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与她进行心灵沟通。沟通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她比开始显得平静了许多。最后,我带她回到了她的宿舍,嘱咐她的室友多关心她,并联系她的班主任、父母让他们多与该生沟通。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密切观察着该生的状况,经过这一番努力,看到她近况良好,已开始积极认真地去听课学习。这件事终于告一段落,给了学生和学生家长一个交代。但是这种良好的状况没持续多久,大家又不知道她的踪迹了。宿舍里的学生已经整整一天不见她的踪影,同学们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学习压力大,还是心理出现了状况噎噎找遍了校园,我也没有找到她。夜晚,我左思右想难以入眠,到底是我对她哪方面的思想工作有欠缺,还是心灵沟通工作没有做好,她为什么又一次悄然离开。并且,担忧中又有一丝后怕,生怕她会出什么意外。直到第二天一大早,她的室友告诉我说她和她的“男朋友”最近有过一次通话。根据和她上一次沟通的记忆,我联系到了她的“男朋友”,打算向他询问一些该生的状况,没想到他告诉我该生又一次去找了他,并且现在就在他那里。我惊喜找到了她,但又有一丝诧异,她是被她的“男朋友”打走的,为何还要再去找他。我迅速联系到了她的父母,让她的父母去接她,但她死活也不肯见自己的父母,让她回家她也不肯回。她的“男朋友”不留她,最后无奈之下,她只好和自己的父母回家。在回家稳定了两天之后,她的父母又带她返回了校园。我见到她后感觉她憔悴了许多,见人也不抬头,沉默寡言。身为学生辅导员,学生有创伤,我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帮学生愈合。通过上一次与她沟通交流以及她的表现,这次我决定换一种方式去辅导她。我和她的家庭、班级、宿舍建立同盟,共同帮她走出心灵的影。她自小缺乏关爱,那么我们就给予她关爱,大家一起在生活学习上照顾她,一起与她参加活动,经常与她谈心。而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以一个辅导员的身份与她沟通,而更像是她的“知心姐姐”一样去了解、关爱她,并给她各方面的困惑解答,帮她走出心灵的误区。记得我曾问过她,看到其他同学快乐的生活,而自己却不能融入,难道自己就没有想过改变一下自己,让自己变得合群吗钥她告诉我,当然想过,只是自己的努力改变仍会遭到异样的眼光,所以中途就放弃了。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如今,当我们再次看到她,怪异、不合群、孤僻等一类的词已不与她挂钩,展现在同学、老师、家人面前的她是一个活泼可爱、乐于助人、学习认真、积极向上的青春靓丽的大学生。而今,在我做着工作总结时,她来找我,感谢我对她的关心照顾,感谢我给她飘散的心灵找到了家。

案例分析

一、问题研究

仔细分析案例中的情况,发现在伊同学身上先后出现了以下问题:

1.有孤僻的心理倾向,与同学交往困难。该生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与同学交往的想法,但显得不知所措。

2.心灵“干涸”,没有家人的呵护,心灵没有归宿,所以她追求爱的滋养,

容易在爱情面前冲昏头脑。

3.竞争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学校开展的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4.懒散的学习心理,成绩不理想,在学习生活中自卑心理严重。

5.家庭经济困难是造成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外部因素,无力缴纳学费,只有通过贷款维持学业,因此存在自卑心理。

6.心理脆弱,随时都会有崩溃的可能。

二、教育效果

经过教育和引导,以及与该生身边人的密切配合,加上她本人的努力,教育的效果是令人兴奋的:

1.按时听课学习已经成为她的一种良好习惯。

2.与同学、室友打成一片,经常能看见她与同学们玩乐时活跃的身影,听见她开朗而又自信的笑声。

3.学习踏实认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做事负责,认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4.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人面前敢说敢做,并且她还组织了几次班上的集体活动。

5.与家里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与父母的沟通也越来越多,感情生活更加丰富。

6.现在遇事能冷静,不再走极端,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增强。

三、反思总结

从发现伊学生的问题到处理完成,已有两个年头。在这短短的两年里,伊学生的心理状况可谓是跌宕起伏,如今的表现已大有改观。本案例总的来说辅导干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主要还是应当感谢该生的家人和其他老师同学们的协助支持。本案例的研究结果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自小缺少亲情的呵护,导致了孩子出现个性的偏差。案例中的伊学生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亲情方面,因自幼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造成了她对亲情的冷淡,她的爷爷奶奶都是老一辈人,有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因此她缺少家人的呵护,心灵没有家的依偎。友情方面,缺少人爱她,因此她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所以处处显得不合群。爱情方面,现实生活中没有心灵的寄托,所以就将自己沉浸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面对网络聊天的花言巧语,缺乏爱心呵护的她早已丧失理性,造成了爱情价值观的丧失。对于这类孩子,我们更应全面考虑孩子需要的欠缺,给他们的心灵找一个家。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一样,做到“润物细无声”。

2.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对于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学生,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案例中伊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而她身边的同学面对她的“怪异”没有及时去了解她、关心她,最终酿成她踏入情感误区的恶果。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寻找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正面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3.心理疏导和制度约束双管齐下。心理的疏通治疗是重要的一部分,建立相应的制度约束也尤为重要。在本案例中,针对伊同学,我们建立了特殊考勤,防止其随意离校。并且组建专门的“知心小分队”,时刻关注她的生活状况。要求她定期写思想感言,观察他的心理状况。在她的各方面表现良好后,为她申请了助学金,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让她的父母能多些时间与她相处。

4.从学生辅导员的角度我也做了一些学生教育方面的反思。其一,在管理学生方面,应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早发现,早疏通。对贫困的问题学生更要多些关怀,减轻其经济和心理上的压力。另外,在与学生交流方面,应当改变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的“知心姐姐”,贴近学生的生活。

点评: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每个人都有依附的需要,这个可以依附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并且能够提供给我们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在个体年幼

时,这个安全基地更多的是由妈妈来承担,如果这种依附需求在孩提时代没得到满足,那么成年后,要么无法相信他人,要么一生中寻寻觅觅,不断地追求依附。

叶让爱呵护成长,给心灵找一个家》一文中,伊同学敏感孤僻的个性、经济窘迫的家庭背景、单一淡薄的社会支持以及幼年时的留守经历,使其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依附,因此通过隐匿的方式在网络中建立了所谓的恋人关系,而这段恋爱关系成立的条件仅仅是对方会在网络中倾听她、关心她、呵护她。对情感的极度渴求导致她离开学校,追寻所谓的真爱,当网络中的情感在现实中“见光死”后,伊同学也承受着精神上的痛苦。

常老师在此过程中对案例做了一些及时的、恰当的处理,避免了问题的恶化。首先,常老师在伊同学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迅速联系该生,并及时与舍友以及班级同学进行沟通,了解该同学可能面临的问题,对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其次,在帮助伊同学返校后,常老师一边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应对当前的心理创伤,同时迅速与家长取得联系,并调动宿舍、班级的力量,给予伊同学情感上的支持。常老师和同学舍友长时间的平等交流和陪伴,让伊同学逐渐走出了“失恋”的影,开始慢慢地融入集体,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在整个辅导的过程中,常老师扎实的专业素养是该案例成功的重要原因,尤其表现在建立平等、尊重的沟通关系和提高伊同学的社会支持系统上,让伊同学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始对老师、同学和舍友产生依恋,取得了良好的辅导效果。

点评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师张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