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赢

双赢

1999年中美达成双边协定,中国入世最大的障碍得以消除,官方人士和媒体都称双赢,于是双赢一词一下子走红,成为人们时时挂在嘴边的时髦词儿。双赢甚至多赢实际处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给人们留下了各种机会。2000年,《长江日报》载文,北大、清华和美国南卡来罗那大学的中美两国学者一项研究表明:可口可乐对中国的就业、税收、经济产值及企业改革产生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比如,1998年,可口可乐为中国创造了41万个就业机会, 灌装系统为中国经济注入了81.6亿元,使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间接创造利税12亿元。林毅夫甚至说:“可口可乐的经营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某种质变。”同时可口可乐自身也获得巨大发展,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名列榜首,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它的全球主要竞争对手30倍,在中国的营业增长保持在30%以上。这就是双赢。

以前,大环境大气候不好。以外国公司在中国办企业为例,商业自由方面不够宽松,认为是得失所系,要么是中方获益,要么是外资方获益,现在随着商业环境的改善,双方都能互惠互利。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无数双赢或多赢的机会,大到国内和国外、中央和地方,小到东部和西部、A省和B省都能从中获利。拿东部和西部来说,应该互动发展,因为是两个大局,因为是市场经济,谁也别想白赚别人的钱,东部与西部都需要诚心实意。过去,东部来投资,想着人家要赚钱,不干。现在应该这样想,别人赚6元我赚4元也要合作。西部提供环境、资源、劳动力和基地,东部可以注入资金,输入技术,加强管理。如果西部既想要人家的技术和资金,又不让人家管理,要对等平摊,或者眼红人家条件苛刻,那东部也会伤心而返;如果东部私心太重,不愿进军西部,只怕西部赶上自己,要么在自家门口干,要么在西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只是为了游山玩水欣赏西部的风光民俗,吃喝一顿走了就完事,那西部人也会骂娘的。此类事已有发生,这是要不得的。

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杜平提出了东西“对接”的七种模式,在我看来实质就是双赢或多赢模式:“东部资金和技术+西部基础设施”联合模式,“东部大公司+西部大农业和大市场”开发模式,“东部的优势企业+西部相关产业和优势资源”股份合作模式,“东部的资金+西部的‘三线’企业”联合模式,“东部观念+西部政策”重组模式,“东部名牌产品+西部企业生产扩展型”模式,“特色产业型”模式。

双赢的奥秘不在于合作双方完全对等地获得同样的利益,而在于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获得利益最大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如果一味追求对等利益平分,或一味强求三七开四六开,都没有办法达到合作,也就不可能产生双赢,更别说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