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碗”说

“饭碗”说

民以食为天,如何吃得饱吃得好就看你端的是什么碗了。以前在贫困山村,有些人家没钱买饭碗,就在炕沿上挖几个坑,用泥摸光,饭熟了就舀在里面吃。不知现在这种情况还有没有。小时候也常见叫花子端一个破碗到处讨饭吃。而在影视剧中,人人都羡慕点石成金的神仙和用金碗银碗吃山珍海味的皇亲贵族。当一个人拿了国家的俸禄,成了公家人,老百姓就说是端上国家的“铁饭碗”,旱涝保收,不怕饿肚子。中国想多次砸掉“铁饭碗”,但还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的工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饭碗说”有了新的演绎:户口是“空饭碗”,文凭是“泥饭碗”,能力是“铁饭碗”,素质是“金饭碗”。也许有人会说,这是骗人的鬼话。因为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乐观。户口只是管理的手段,而不应是判断人和是否用人的“钥匙”。在我的家乡,原来有一个山里青年,从上海进修回来,医术高明,因为没有城镇户口一直不能进入卫生医疗机构,追随他而来的妻子最终也离他而去。后来户口政策放宽了,有单位争先要他,他还是开他的私人门诊,好像已看破了这令人伤心的往事。再说文凭,文凭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本身。仅有文凭还是不够的,还要资格证书,还要有实力。作家赵长天说:“人归根结底还在于实力,在你没有实力的时候,才会把文凭、职位这些外在的东西挂在外面。”但社会上追求文凭之风仍然劲吹不止,导致有水分的文凭、假文凭满天飞,农民花一点钱也可以弄个博士帽戴上,甚至可以站在大学的讲台上。而能力和素质却并不为某些领导和机构所重视。

如果说东部和西部有什么差异的话,这可能是其中之一。东部较好地体现了新“饭碗说”,西部若想科学发展,毋庸置疑,也应该体现新“饭碗说”,而且应该更有力度,比如放宽户口政策,强调真才实学,重视和发挥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