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住思想内容,放弃符号形式。笔译和口译的共同点,都是传递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都不能逐字对译。笔译和口译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笔译时,内容和形式同时出现并继续存在;
口译时,内容可以长期存在,但形式却瞬间即逝。
所以,翻译时,要抓住讲话的内容,并将它连贯起来,记在心里,决不要陷于讲话人所使用的词句中。在翻译实践中,讲话人所用的词语,译员绝大部分都很熟悉,但是,如果出现一、两个生词,就会使译员紧张起来,使翻译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立刻放过生词,紧抓讲话的意思。假若不肯放过生词,不但生词翻译不出来,而且必定影响自己理解整个讲话的内容。译员从生词中摆脱得越彻底,对所讲的内容就会理解得越透彻。
四、分析上下文,概括其内容。三、两个生词会影响到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但不会也不应当影响译员对讲话的整体理解。听完一段话后,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分析,就能做出八、九不离十的判断。
例子:第一次翻译时的例子have seen and heard/ have observed.
听懂了讲话的主要内容,理解了讲话的思想,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概括几点,用自己的话一个一个地解释、传递讲话人的意思。
例子:改革开放初,澳洲客人谈合作的可能性;titanium (钛)
碰上拦路虎,脑子一下子蒙了,神经紧张了我不知道titanium是什么?我没有把它翻译出来,但却没有影响我的翻译。听完这段话后,我是这样翻译(解说)的:
㈠有一种矿产:丰富、值钱;
㈡成品:坚硬、耐高温、比钢坚硬但重量比钢轻、用途广;
㈢在澳不加工:法律、劳力;
㈣寻找合作伙伴,向中国出口这种矿产的可能性。
当时,有位省计委的工程师,稍懂一些业务,小声插话说:“可能是有色金属钛,我们宝鸡就有一家生产钛的大工厂。”一听“钛”,我也豁然明白了,我最初还怀疑是Titanic呢!于是,这个问题当场解决了。把专业术语翻译给外行听,即使您翻译对了,他们也听不懂;对于内行,译员像讲谜语一样给人家描述一番,内行立刻就懂,译员也就信手可得了。
五、高度集中,加强记忆。短期记忆(short term memory)是译员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一下子记住,一下子忘掉。做口译的人,要有这样一个本领,要练就这样的能力。记什么?
㈠牢记信息内容,忘掉语言符号;
㈡牢记信息的逻辑和相互关系,忘掉讲话人使用过的句子、词语、顺序;
㈢笔记下数字(含具体时间)、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切忌笔录讲话人的每一句话。
关于译员作笔记的问题,本人一向持不同意见。我从来不笔录讲话人的讲话内容,只用脑子记。为的是集中精力,“扑捉要点”,尽快地抓住讲话的实质内容。需要笔录的,只是数字、时间和人名。如果讲话人身份高,大段大段地讲,中途不停,咱又不能打断人家讲话,这时,我也只好记。但只是记关键词,作为翻译时的提醒物,像刚才上面讲到的例子。
基本理解、基本听懂了讲话人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翻译任务的完成就有了保证,或者说已完成了60%的翻译任务,其余40%的任务,就是把要传递的全部信息,按照它的逻辑关系,重新组织,用最明白的译入语(这里指汉语),再把它传递过去。当然,要很好地、有效地理解原文,其关键环节很多,以上所谈,只是从外语翻译的原则和技巧上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