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斯诺

:——海伦•斯诺

1972年,海伦•斯诺苦苦等待的那个时机终于出现了!1972年,成为海伦与她久违了的中国重续前缘的一年。

2月15日,埃德加•斯诺辞世。同一天,海伦•斯诺30年代中国摄影展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正式开展。同一天,《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了“中国图书难觅,海伦•斯诺帮助读者解渴”的文章。

2月21日,美国总统第一次踏上北京的红地毯,开始了他的破冰之旅。

11月,海伦•斯诺在印度访问工业合作社,受到隆重热烈的欢迎,被誉为印度的“合作社之母”。

接着,海伦•斯诺以《续西行漫记》作者身份,第一次访问新中国。她一踏上中国的大地,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历时3个月的访问中,她听到许多令她感动的故事。当许多人还不知道中国共产党的那些年月里,人们如何把她的书如获至宝地相互传阅。一位白发苍苍的中国人向海伦吐露了秘密,他一直珍藏着海伦的一本书,那是他最最值钱的财产。海伦回忆说,“这是一个获得回报的瞬间,它似乎为我填补了一个古老的空白。”

1976年,海伦上了电视节目《早安!美国》,紧接着,她的电话被洛杉矶的电影制片人打爆了,他们都向海伦建议,她三十年代在中国的经历,是一个很有趣的电影题材。

1978年9月-11月,海伦•斯诺再次访华,并率领一个电视摄影小组,期望制作一部电视文献片和一部电影。后但因不同时期的不同原因,至今没有成为现实。

1982年、1984年,海伦•斯诺因创建‘工合’,先后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

与此同时,海伦完成了她自己的回忆录《我在中国的岁月》,回忆她1931-1940年在远东的经历。她的这部回忆录,于1984年在纽约出版。通过这本著作和她的其它著作,海伦希望把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传递给中美两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尽管她经历了与中国隔绝的漫长年代,饱尝了因没有被认可所带来的苦涩,海伦却积蓄着她1931年抵达上海时所展示的那种活力和热情,为促进中美两国的了解和友谊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海伦一直乐观地认为,历史总会认可她在复杂的中美关系传奇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