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合”思想的起源

“工合”思想的起源

几天之后,海伦陪同斯诺去约翰•亚力山大在上海的宅院,出席他和他的夫人斯特拉主持的晚餐聚会。约翰是英国外交官,他的妻子是位家居上海的美国人。

谈话期间,约翰明显地流露出,他是合作事业以及‘合作联邦’思想的坚决支持者。他们“谈起了解决战争经济根源的途径,”约翰•亚力山大“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当今世界,应该在合作的基础上组织起来,作为一种进行民主工作、避免战争的手段②”。海伦•斯诺反对合作解决的主张,因而争论起来。最后,约翰断然陈辞,驳倒了海伦的观点。约翰说:

“在任何一种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还是别的什么社会,相互合作都是民主的基础。不要为了反对合作再争论下去了,因为无论什么,都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③”。

在这次讨论中,他们没有谈及与工业有关的合作问题,也没有提及与中国有关的合作问题。然而对海伦来说,这却是一种崭新的观点。

斯诺夫妇一到达麦得赫斯特公寓,海伦的思想就开始活动起来,久久无法入睡。她想,如果英国领事迷上了欧洲的合作事业,他们也得把中国的这种事推动起来。中国要是这么做,英帝国不会反对,美国也不会反对。海伦说:“关于中国腐败无能的政府内部的各个派系,黄敬给我讲得够多了。我们要给以‘宋家王朝’为首的欧美派做工作,征得他们的意愿,允许进步事业的存在———这也会把传教士们争取过来。”

亚力山大激发了海伦•斯诺对合作事业的构想。

翌日一早,海伦醒来时还在做着合作梦。她似醒非醒,解决中国主要问题的方法,刹那间闪现在她的脑际。为什么不把中国的工人组织到合作社里来,自行办社,自行管理呢?这是一条通向工业革命的道路,是一条组织失业难民去内地生产、支援抗战取得胜利、使乡村永久繁荣昌盛的道路。未来中国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这都是民主的基础;有朝一日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这儿就是欢颜于好的中间桥梁。

在海伦看来,上海的少数工人到内地去,用自己的双手,建起自己的工厂,生产战时经济急需的物资,繁荣市场,似乎是一件符合逻辑的事情。她联想到历史。人类建设一块大陆所需要的一切,只是一把斧头,一本圣经。英国殖民者什么东西也没带,就来到一望无边的荒野;他们的后代开拓边远地区,也没想到要离开那儿,上别处很快建起自己的殖民地。他们甚至没法补充自己的劳力———他们除了两只手,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