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海伦•福斯特•斯诺(1907-)是当代美国著名女记者、女作家和女社会活动家,已故埃德加•斯诺先生1949年以前的妻子,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1931年到1940年,海伦•斯诺旅居中国,向全世界报道中国的形势,是30年代远东最活跃的两个外国记者之一。她同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曾参与“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斗争。她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人民,是首次将中国左翼作家的文艺作品介绍到西方世界的外国朋友之一。她倡议兴办工业合作社,组织难民生产抗战物资,为促进中国“工合”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然而,海伦旅居中国期间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她1937年的延安之行了。
1937年4月23日,海伦从北平来到西安。她机智地摆脱了国民党便衣特务的监视,冒着生命危险,深夜跳窗逃出西京招待所,奔向延安,实现了她神秘访问红区的计划。在4个多月的实地考察中,她以罕见的毅力和探索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访问了斯诺先生1936年未能访问的我党领导人和红军指挥员,广泛接触了陕甘宁边区的战士、工人、农民、学生、文艺工作者、妇女和儿童。她采访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我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国共两党谈判及第二次合作,边区政权建设和民主改革、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文学、戏剧、新闻出版、医疗卫生、体育、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工会、妇女、青年、儿童等方面的问题;她夜以继日地工作,写出了我党几十位领导人和革命战士的生平传略。海伦1937年的延安之行,不仅为斯诺先生当时正在写作的《西行漫记》提供了急需的资料和照片,而且为她自己后来写作的《续西行漫记》、《阿里朗之歌》、《红尘》、《中国劳工运动》等著作,搜集了丰富的素材。《延安采访录》就是作者这次西北之行的翔实记载。
海伦•斯诺多次写道,1937年延安之行,是她“一生中的一个里程碑”,从此,中国成了她“第二个祖国”,延安就成了“斯诺之乡”;1937年的延安采访笔记,成为她“近半个世纪以来研究中国,写作有关中国论著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源泉。”在长期的斗争生涯中,海伦和中国人民建立了诚挚深厚的友谊,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极为崇敬,认为中国革命是个奇异的神话,而她和斯诺先生是这个神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伦几十年如一日,致力研究中国的革命和历史,写了卷帙浩繁的报道和论著,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有益的贡献。1972年到1973年,海伦•斯诺应邀访华三个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分别致函,向她表示关怀和慰问;朱德委员长会见了她;邓颖超、康克清宴请了她。1978年秋,她应邀率美国电视摄影小组来华拍摄电视片,历时6周。在北京,会见了我国党政领导人;在陕西的西安、延安、保安,拍摄了她和斯诺先生30年代活动过的地方。
正由于她30年代在中国的活动以及那些延安采访笔记的缘故,海伦•斯诺在反动的麦卡锡时期蒙受不白之冤,失去政治自由达23年之久。在那些极端困难的日子里,她仍然坚持研究和写作,共写成了17部书稿,绝大部分是关于中国的,至今仍无法出版。现在,76岁高龄的海伦•斯诺,孤苦伶仃地住在麦迪逊一所古老的小农舍里,体弱多病,生活非常艰难。我国人民对这位老朋友一直是怀念的,对她的处境十分同情,曾几次设法给予帮助,但她都婉辞了。
近几年来,凡目睹过海伦•斯诺近况的中国人,无不异口同声地发出一个恳求:“海伦!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呢?”去年9月,译者在麦迪逊小农舍采访作者时,海伦诚恳地说:“告诉中国的朋友们,我挺好,我从1937年就喜欢这种简朴的生活了。我有生之年别无他求,只希望手头这32部书稿都能出版,也希望能在中国翻译出版并拥有读者。”今年春天,当她获知《延安采访录》中译本将要出版的消息后,非常兴奋,特为中译本写了献辞和序言,并寄来她珍藏了40多年的历史照片。
《延安采访录》是作者根据她1937年的那些采访笔记写作的,为节省篇幅,凡已在其他公开出版的著作中发表过的内容,本书中均未提及。因当时环境所迫,作者同埃德加•斯诺来往书简中提到的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在原文中多用代号表示。为方便读者,又保持信件原貌,代号首次出现照译,章节之后作注。本书是一部采访记录,不是一本历史著作,由于采访对象广泛,其中有些叙述未必全面、确切,因而,失实之处在所难免。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生平及近况,特将肖乾、丁玲同志访问海伦•斯诺的文章以及海伦给丁玲的一封信,作为本书的附录。
在本书的翻译出版过程中,曾得到陈翰伯、丁玲、杜鹏程等同志的关怀和支持,王福时、张兆麟、郭达、王世民、王凤庭、闫树声、曹永庆、郭洛夫同志校正了部分人名、地名和历史文献,邰宗武同志对作者提供的照片作了技术处理,贵州人民出版社编辑同志为书稿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对以上诸位同志的热忱及有成效的帮助,我和海伦•斯诺夫人是非常感激的。
1983年9月21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