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

【贯彻落实】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共产党人的做人之本;洁身自好,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消极腐败现象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背道而驰,严重损害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着力在严明党纪、改进作风、加强教育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见成效,用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良好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累积正能量。

人民群众评价一个领导干部,一看能力素质和工作实绩,二看道德修养和政治品质。清正廉洁是每一名领导干部政治品质的根本表现,是领导干部为政之本、修身之要、立德之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要时刻保持政治清醒、思想冷静,时刻保持办事公道、为人正派,始终坚持为政以廉、不谋私利,始终坚持洁身自好、情趣健康,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一、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我国古代就有"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的说法。《左传》中讲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和立言,其中把立德放在第一位。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经常说,有德有才办好事,有德无才办不了事,有才无德乱办事,无德无才党的光辉思想与优良传统(下卷)坏大事,也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重德、立德、修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在单位里做一个好干部,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中做一个好成员。

讲道德、讲公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做人要求。作为领导干部,要以崇高的个人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去赢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信赖。

(一)坚定理想,志存高远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革命先烈夏明翰曾经说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一旦有了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前仆后继、舍生取义,就能抗住诱惑、保持廉洁。如果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面临生死考验,则可能贪生怕死,背叛党和人民。面对改革开放的考验,则可能滥用权力,腐化变质。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的堕落轨迹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他对移居国外的子女说:"总有一天国内会不行的,有两个国籍,将来就有余地了,不行就跑。"他把权力作为满足私欲的手段和途径,大肆索贿,疯狂敛财,为自己谋求后路,结果一步一步走向腐败的道路,最终沦为阶下囚。

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远大的抱负,作为抵抗各种腐败诱惑的锐利武器,做到无私奉献,清正廉洁,拒腐蚀,永不沾。

清正廉洁(二)心态平和,淡泊名利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猛兽易伏,人心难降;谿壑易填,人心难满"。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大厦千间,夜眠六尺;黄金万两,一日三餐。如果我们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就会感到海阔天空、心情舒畅,就会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就会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上,用在改善民生上。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到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努力做到"三不"。

一不好高骛远。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不奢望,不勉强,一切服从组织安排,一切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尽心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

二不消极攀比。面对自己职务的升迁去留,要做到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在培养下属的过程中要当好伯乐、甘为人梯,让真正优秀的人才得到提拔重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不得意忘形。领导干部要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坚持原则、严守操行,时刻牢记当官做人的基本准则,在人民群众面前,不摆架子,不耍威风,做到心地善良、胸怀宽广、作风民主、淡泊名利。

(三)防微杜渐,恪守小节一要慎微。成克杰、胡长清等人都是因为不能恪守小节而迈出贪污腐败的第一步,最后成为人民的罪人。陈毅同志讲过:"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把好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不取不义之财,不沾不当之利。

二要慎欲。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和人民利益第一,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奋不顾身的工作。一定要树立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境界,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用严格的纪律规范行为,不为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所动,顶住各种豪华消费的诱惑,做到见钱不贪、见党的光辉思想与优良传统(下卷)物不沾,见肴不馋,见色不迷。

三要慎恒。领导干部要领会好、掌握好、运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要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使认认真真学习成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工作原则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领导干部。

(四)情趣健康,品德高尚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领导干部个人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共产党员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在道德情操上开了口子,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

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选择个人爱好,努力提升文化素养,千万不能沉溺于灯红酒绿、留恋于声色犬马,把低级趣味视为人生的潇洒。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注意净化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

做官必先做人。因为做官是一阵子,做人是一辈子。有关做人和做官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人品修养是为官立业之本,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加强人品修养更有特殊意义。

近年来,诸如"裸聊门""微博门""开房门""短信门""裸照门""日记门"等有关一些领导干部的事件频频曝光,将领导干部的道德问题推到风口浪尖。虽然这只是极个别领导干部的行为,但这些事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反映了一些领导干部在做人问题上出现了滑坡现象。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才华固然重要,但道德比才华更重要。一些干清正廉洁部出事,往往不是出在才华和能力方面,而是出现在道德和修养方面,不仅影响了干部个人的形象,而且影响到一级组织、一个单位,甚至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正如人们所说,缺才的干部是次品,缺德的干部是危险品。

可见,做好人是做好官的前提和基础,做官先做人,做人重品行。

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百行以德为首,对普通人来讲,就是要注重品德和德行,对领导干部来讲,就是要注重官德修养。领导干部如果德的问题解决不好,就做不了好人,也就不可能成为好官。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培养坚定的政治品德、优秀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传统的家庭美德。

(五)思想纯洁,慎独慎微领导干部的官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但最根本的是党性修养。领导干部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从政道德建设的核心,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做好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事,创造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业绩。

《伶官传序》上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说的就是因忽视小恶而最终铸成大错的道理。领导干部如果平时不注意洗涤思想行为的尘埃,就会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领导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一定要慎独慎微,防微杜渐,把紧关口,做到不该要的东西坚决不要,不能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蔬菜、水果、肉类、药品,都有保质期,人亦然,官亦然。《诗经》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件事开始容易,做到最后却很难。领导干部要做到长期保鲜,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既要靠他党的光辉思想与优良传统(下卷)律,更要靠自律。做人为官处事,要有准则和底线,哪怕是偶尔一次也不行。巴甫洛夫说过:"原谅自己,就是堕落的开始。"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需要把好第一个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

(六)遵纪守法,淡泊名利领导干部要强化党纪法规观念,当遵纪守法表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强化党纪法规观念,带头严格遵守党纪政纪,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争当执行党纪政纪法纪的表率。要时刻牢记党纪政纪法纪,正确对待党纪政纪法纪,自觉遵守党纪政纪法纪,切实维护党纪政纪法纪。

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被人民唾弃,就是因为他们贪污受贿、腐化堕落、道德沦丧。领导干部要修德,必须以廉为坐标,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做到律人先律己、正身先正心。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真正把依章办事、秉公用权的要求切实落实到执政为民的各个方面。

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名利,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不计个人得失,不求个人名利。只有思想清纯,品行端正,廉洁自律,廉洁奉公,才能心无杂念,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真正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如果一味追求名利,就会使事业心消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化,从而导致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七)诚实守信,是非分明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行,行必果,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守信是培养和造就领导干部人格魅力的重要基石,也是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威望的基本前提。当前,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诚实守信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个诚实守信的领导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可以为本清正廉洁地区、本部门树立良好的形象。领导干部要做到诚实守信,必须把握两点:一不做势利小人,二不做两面人。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五个一":在单位和社会一个样,在公开场合和其他场合一个样,在本地和外地一个样,在上级面前和群众面前一个样,在会上和会下一个样。

孟子曾说:"无是非之心非人也。"领导干部是否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并愿意坦诚地表达出来,不仅能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人品,更能检验一个领导干部的官德。领导干部如果为了个人的利益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不敢坚持原则,不敢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实际上就是丧失党性原则、没有是非观念的表现。

(八)增强党性,知足知进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党内生活要交心,党内同志要做诤友、挚友。领导干部在一个班子共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勤沟通、多补台,一把尺子待人,一个标准行事,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能够掏心见胆、并肩奋斗的真正的团结。

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用4个半天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在此前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分赴各自联系点参加党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常委们强调领导干部职务待遇上要知足,工作事业上要知进,该得到的不一定都要,不该得到的绝不伸手去捞。中央政治局常委要求领导干部知足知进,就是因为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对待遇不知足,对事业不知进的现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要切实革除"四风"陋习,使整改落实的成效让群众真正满意,努力让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党的光辉思想与优良传统(下卷)二、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拒腐防变、清正廉洁,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认识、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正确认识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成就一番宏图伟业,也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关键是如何认识权力。

一是认清权力的来源。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自己或小集团谋私利。"领导干部如果仅仅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凭自己的本事获得的,忘记了组织的教育和培养,忘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那么就会滥用权力、权钱交易、贪图回报。只有对权力的来源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多一份清醒、少一次后悔。

二是认清权力就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不管我们现在处于何种岗位,都担负着发展一方经济、维护一方平安、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责任。如果尽不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就等于失职,就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三是认清权力就是干事创业的一个大舞台。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都有不同的干事舞台。无论职务大小,是主角还是配角,能不能演好戏,关键取决于个人能否在组织提供的舞台上进入角色,认真演戏,真抓实干,开拓创新。

四是认清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人民把职务和权力给了我们,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我们只能殚精竭虑为人民勤奋工作,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能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中饱私囊的工具。

(二)正确行使权力领导干部应该始终把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看作是一种责任清正廉洁和义务,对权力怀有敬畏之心,切实用好手中的权力。

一要坚持为民用权。胡锦涛同志指出:"是用手中的权力为群众造福还是为自己营造安乐窝,是心系群众还是心系自己,是为群众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私利,这是领导干部政治上合不合格、作风上是否过硬的分水岭。"领导干部肩负着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望,行使权力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二要坚持秉公用权。领导干部要做到秉公用权,出以公心,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从而保证权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严格按照原则和政策规定办事,看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公道正派。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带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权力,严格遵守领导干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坚决反对只讲面子、不讲真理,只讲感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党性的不良倾向。

唐代诗人柳宗元提出"官为民役"的命题,法国思想家卢梭主张主权在民"的思想,核心内容都强调当报民恩、为民办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认为,权力来源于人民,是人民授予的。我们党的宗旨和我国国家性质,都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运用权力,真心为民谋利益。

三要坚持谨慎用权。权力的本意是公众的委托。说权力是人民的,是通过一定的选举、选拔的方式,由人民把权力委托给一部分人来执掌行使,权力是一种委托,委托就是一种责任。权力是人民给的,就要求用权为民、廉洁从政,就应该接受人民的监督和评判。自觉把权力摆在接受人民监督的位子上,增强用权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有效监督权力,坚决遏制腐败。

早在20世纪6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因此,在行使权力的时候,领导干党的光辉思想与优良传统(下卷)部一定要如履薄冰,慎之又慎,通盘考虑,周密谋划,遵守行使权力的纪律规定,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讨论问题讲民主,决策问题讲程序,执行决议讲纪律。

(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凝结了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和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形象地说明了要发挥制度对权力的规范、制衡、监督和约束作用,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失控。

权力是行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支配客体的资格和力量,权力的这种支配性质使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权力本身不等于腐败,却有着滋生腐败的天然潜质,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必然滋生以权谋私、损害公共利益的腐败行为。

为此,必须给权力套上制度的笼子。制度的笼子蕴含的深刻含义是,要把制度建设看作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全覆盖。在空间上涵盖权力行使的各个领域,在程序上笼罩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在党的建设各个领域,都需要一整套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制度作保障。

就一项具体工作来说,制度贯穿于全过程,各项制度之间要实现无缝对接,并及时堵塞漏洞。这一思想非常有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制度缺位、制度虚设、有制度不执行等问题,充分发挥制度的重要作用。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就是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关键一步。我们要不断加强廉政制度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当前,领导干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必须算清正廉洁好"三笔账"。

一要算好利益账。现在领导干部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可观的收入,组织上从工作考虑又给了许多必要的工作待遇,退休后还可以拿退休工资,享受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待遇。我们得到的已经不少了,应该十分珍惜。

二要算好法纪账。要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要坚持原则,自觉遵纪守法。在开口的时候要想想这句话该不该说,迈腿的时候要想想这个地方能不能去,伸手的时候要想想这些东西敢不敢拿。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管是谁,违纪违法终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三要算好良心账。组织上培养一个领导干部很不容易。如果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在"糖衣炮弹"面前倒下去,既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同事。不仅丧失了为官之德,也违背了做人的良心。

三、自觉主动地接受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贪污腐败,拒绝监督的干部终究要犯错误。大量事实告诉我们,拒绝监督是走上违法违纪甚至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许多腐化堕落走向犯罪的领导干部,后悔没有人事前提醒,如果在开始犯错误的时候提醒一下,也许不会走向犯罪的道路。所以,能不能正确对待监督,能不能真诚接受监督是检验领导干部心胸是否宽广的重要标准、党性是否强弱的试金石,也是衡量我们政治上是否成熟的根本标志。

因此,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主动接受监督。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就越容易自党的光辉思想与优良传统(下卷)以为是,也就越容易犯错误,这样就越需要监督。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在决策制定和政策运行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绝不能搞"家长制""一言堂",绝不能奉行自己的权力不受监督和约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克服特权思想,树立民主意识,把监督看作是促进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树立勇于和乐于接受监督的思想,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正确对待监督。来自群众的批评与监督是遏制腐败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不让人说话,总有一天要唱《霸王别姬》。"陈毅同志作诗述怀:"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有真诚接受群众监督的勇气,努力营造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积极参与监督。当前,党员干部中既有愿不愿接受监督的问题,又有敢不敢监督的问题。有的同志对参与监督存在思想顾虑,前怕狼后怕虎。监督领导怕被打击报复,监督同事怕伤害感情,监督下级怕丢失选票,从而造成一些地方和单位好人主义流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消失,表扬与自我表扬盛行。

因此,要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批评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

从干部成长方面来说,监督是一种培养,是一种支持,是一种约束。从事业发展方面来说,监督是一种保障,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支撑。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要正常开展工作,就要不走弯路、不乱折腾,特别是干部队伍不能出问题,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加强监督。

清正廉洁四、认真践行公道正派(一)公正立身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心术一定要正,大公无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原则和政策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行为一定要正,严格遵守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作风一定要正,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敢于抵制和勇于反对各种不正之风。

(二)公正处事办事要公正。就是要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办事,按原则办事。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说的话和做的事要一致,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实事求是,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公道正派,必须坚持原则,以维护党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标准,任人唯贤,决不能拿原则做交易,拿原则做人情。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对干部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决不能在工作中掺杂个人喜好,戴变色眼镜看人,切忌感情用事。坚持公道正派,在选人用人上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三)行为正派道德修养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本。如果领导干部没有良好的从政道德,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也会带坏了社会风气。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坐得端、行得稳、立得正。要公道正党的光辉思想与优良传统(下卷)派办事,不偏袒不庇护,不徇私不枉法,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弘扬正气、抵制邪恶,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明辨是非和荣辱,自觉抵御各种诱惑,防止道德败坏,始终坚守道德底线,做人要有十足底气,做事要有一股硬气,做官要有一身正气。要坚决纠正脱离人民群众、工作作风粗暴、特权观念严重等不良倾向,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心浮气躁等不良风气。

(四)正道从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的用人基本原则。个人的进步和提升,除了组织的培养关心以外,还取决于个人的思想品德和工作实绩。

作为党员干部个人,应一心一意抓工作,尽心尽力干事业,在务实苦干中锤炼意志、提升能力,以推进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和人民群众的选择。

五、建立和完善各种制约监督机制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做到清正廉洁,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和机制作保障。制度和机制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和稳定性,只有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才能促使领导干部重视廉洁自律工作,始终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我们可以看出,从这几年查办的一些大案要案中,很多腐败案件是由于体制和制度不健全而产生的,这也说明一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监管不严格、查处不彻底。我们一定要加强教育监督工作,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机制要把强化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努力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要突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清正廉洁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增强清正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二要按照既体现党的先进性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把反腐倡廉教育工作贯穿到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等各个环节。

三要在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播放影视资料和警示教育等有效活动,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

(二)建立和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纪律认真贯彻执行,针对容易发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完善和创新各项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强化制度管理的严密性,切实规范权力运作和行政行为。

一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不断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二要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促进机关和工作人员廉政勤政。

三要进一步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从政行为,严格执行中共中央、中央纪委制定的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一系列规定。

(三)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和保障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强化监督的关键是要抓住"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促进三个结合"、发挥"四个作用"。

抓住"一条主线",就是以管钱、制权、用人为主线,把监督渗透党的光辉思想与优良传统(下卷)到人、财、物管理、使用、调配的全过程,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突出"两个重点",就是重点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当前仍然要加强对管钱、管人、管物部门的监督。

促进"三个结合",就是促进自我监督与他人监督相结合,促进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促进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

发挥"四个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统一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全过程。

(四)建立和完善查案惩处机制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

一要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

二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提高执纪执法水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惩治腐败与保护党员干部权利并重,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加强纪检、审判、检察、公安等执纪执法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法律、纪律、经济等方式和手段,增强办案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三要发挥好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举一反三,认真分析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建章立制,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六、大力加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这是防止利益冲突首次写进中央文件,也是利益冲突这一概念在我国第一次正式纳入反腐倡廉的范畴。2010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清正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明确提出了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中防止利益冲突的具体要求。2012年1月中纪委七次全会也提出:"全面落实廉政准则,防止利益冲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利益冲突是一个特定的廉政概念,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有关方面的私人利益因素干扰,所发生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的情境和行为。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利益冲突程度是衡量政府廉洁程度的重要标准,防止利益冲突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

(一)把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放在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位置应不断加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坚持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违反制度必究。加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既要制定一系列科学严密管用的制度规定,又要加强制度的宣传教育。同时,自觉将加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纳入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安排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廉政理论工作者要加强理论探索、政策研究和实践总结。

(二)着力提高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建立科学的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体系。要在对现行制度进行认真梳理的同时,通过制度整合和制度创新,使制度体系系统协调、结构合理、相互衔接、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形成全方位的制度约束机制,实现从制度要素建设向制度体系建设的全面转变。

二是推进从源头上防止利益冲突各项制度的改革创新。要提高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的针对性、科学性。在发挥制度惩戒功能的同时,注重发挥制度的教育功能,通过执行制度增强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深化改革,在治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问题上党的光辉思想与优良传统(下卷)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建立健全利益冲突的预防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利益冲突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对公职人员及其家属进行例行利益冲突检查制度。检查公职人员及其家属的职业情况、薪酬情况、投资情况。建立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申报制度。公职人员有责任避免和申报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应当根据申报程序,及时向部门领导报告利益冲突,并根据有关指示处理利益冲突。

(三)自觉把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执行作为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要职责各级党政机关在各种社会组织中居于主导地位,其遵守执行制度的程度会对社会产生示范带动作用。各级党政机关还承担着对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对违反制度或执行制度不力的责任追究的重要职责。

因此,提高制度执行力是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工作效率,取信于民,提高公信力的现实要求,也是着力解决当前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适应问题的必然要求。因此,要自觉把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执行作为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要职责。

(四)严肃查处破坏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行为推进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必须要严肃查处破坏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行为。对违反和破坏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行为的查处,是指党和国家有关机关对违反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组织和个人以其所违反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行为状况而做出的党纪和政纪处分措施。要严肃查处违反和破坏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行为,加大对重点部位和环节的查处力度,加大对重点对象的查处力度。

(五)主动教育领导干部做执行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表率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教育领导干部做出表率:牢固树立按照制度办事的理念;自觉养成自觉遵守制度的习惯;建立健全确保制度实施的机制;敢于坚持原则,做到是非面前不糊涂;强化责任意识,做到清正廉洁职责面前不懈怠;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要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克服好人主义;既要敢管敢抓,又要善管善抓。

(六)借鉴先进经验,夯实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坚实根基为了防止利益冲突,西方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制度。比如,加拿大政府颁布了《利益冲突章程》《公职人员利益冲突与离职后行为准则》,美国制定了《利益冲突法》,英国针对高级官员制定了《利益声明制度》。当前,我国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最迫切的工作就是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法律。

为此,建议制定《防止利益冲突法》。用国家立法的形式对利益冲突加以科学界定,对现行政策法规中的共同性内容加以归纳提升,使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能够始终遵循合理的利益规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伦理教育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和利益处理制度的创新。

后? 记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全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编写出版《党的光辉思想与优良传统》(上下卷),旨在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及自治区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地配合和服务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党史知识,深入学习、坚持和弘扬党的光辉思想、科学理论及优良传统,通过学党史、用党史,进一步改造和优化全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踏踏实实的作风、扎扎实实的业绩回报人民群众。

本书分为十二个专题,每个专题由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历史脉络、贯彻落实等部分组成。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和方向,立足现有研究成果的充分利用和借鉴,努力做到观点正确、叙述准确,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权威解读、简捷实用。

本书由宋建钢担任主编,他着力抓全书的总体策划、纲目设计和组织协调,对内容选定和编写工作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并多次进行认真审改和反复统稿,确保了本书按时保质完成。郭小涛、马芹承担了具体后记的编务工作。

参加本书专题撰写的人员有:为人民服务专题,郭小涛、马芹;实事求是专题,饶彦久、惠卫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专题,王琼、刘文长;理想信念专题,狄国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宋建钢、张瑾、侯晶晶;从政道德专题,宋建钢、罗正奇;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专题,李喆;群众路线专题,刘文长、王琼、王涛;党的作风建设专题,宋建钢、刘志、周欧;民主集中制专题,胡伟东、马晓东;党的纪律专题,宋建钢、纳建萍、张莉;清正廉洁专题,周晓军。

自治区党委分管领导同志十分重视本书的编写出版工作,对本书的编写出版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姚金果,为本书的编写出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为本书的早日出版付出了心血。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党校、宁夏人民出版社对本书的编写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谨向所有关心、支持本书编写和给予帮助的单位与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近些年来党史党建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对此,我们对党史党建领域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我们思想理论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宁夏中共党史学会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