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著名作家赵熙曾说学东你的最大财富就是关山镇,他说叶广芩写青木川要去实地考察与了解,而你原本是生活在关山镇这个地方,你熟悉家乡的一草一木,也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以及逸闻趣事等,这些无疑都是你小说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学养分。赵熙老师鼓励我的话,让我对自己的小说创作增添了动力。这两年,或因年龄的原因吧,我觉得自己比前多年更爱家乡了。

刀客窝窝的关山镇,曾经的匪患之地,流传着许许多多刀客们行走江湖杀富济贫的故事。我过去的小说写过一个叫刀客麻子娃的人,大致因写这类题材的人不算很多,我写草莽英雄刀客麻子娃的小说也就多少牵动了一些读者的目光。多年前,朋友宋请他的文朋诗友去吃饭,我有幸在他的邀请之列。这天,我坐他车,他调侃着说今天有刀客麻子娃在,谁来了也不怕,车上其他人笑着说这话有道理。自己小说想不到还被对号入座了一次。

其实,大范围说关中刀客,小范围谈关山刀客,他们绝非人人草莽。我在邻镇曾听过他们镇的南坪有个大刀客,他名叫王平,说他刀客,那是因为他英雄少年时杀过人,但他后来绅士了许多,只要谈到正事必然做得有理有据。他村有个穷娃与财东家发生了争执,财东家欺负了穷娃,穷娃去理论,别人继续羞辱,穷娃找人做了一杆自制的步枪,心想,要寻财东家去给财东颜色。这事传到刀客王平的耳边,王平担心穷家娃闹事吃亏,他寻找穷汉娃家借走了穷娃自制的这杆子土枪,真正的用意是怕穷娃去惹事,最终伤及无辜。又听说,穷家娃和财东家结下的这个结又经他出面沟通撮合,两人最终不计前嫌了。

往返于阎良及关山之间的我,路过康桥大坡的时候,在它的西北方向的一处台塬上我见到一排老窑洞,听老人说这是刀客李虎臣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说起刀客李虎臣,他最初给关山城财东家做长工,后来,不满财主家克扣自己,一气之下暴打一顿财东家,他从此走向江湖。他起家于渭北十八娃造反,后来又揭竿而起成为靖国军的核心人物之一。几经周折,最终又成为国民革命军二军的一员主将。与李虎臣名气几乎无二的另一名刀客,家在蒲城孙镇,他小名叫杨九娃,大名叫杨虎城,他杀官吏,打军阀,又以国民革命军的核心力量,与他口称亲家的李虎臣在西安守城八个月,最终击退了刘镇华率领的蓄意来犯的十万之众的河南镇嵩军,渭北二虎因为守城退敌从此名气大震。此后,军阀割据,经常战争不断,李虎臣又一次走出潼关,与刘镇华再次交兵,终因缺少了天时、地利以及人和,又因供给不力等因素故而吃了一个大败仗。惨败归来的他很快就淡出了军界,杨虎城慷慨解囊,给他一千大洋,让他在西安买房,安度自己的余生。刀客是个褒贬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刀客也是正义的化身。官吏腐败,老百姓求其无望之时,他们请刀客的举动,就是要将刀客作为自己认为的正义力量。而我所了解的刀客,大多数打打杀杀,反叛朝廷,最终被朝廷抓去当众问斩,而像李虎臣和杨虎城刀客出身后来干出名堂,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人物的,毕竟属于少数。

我写当下的一部小说《谷风》尚未出版之时,自己曾思考过下一部小说的选题,又及民国题材小说《老关山》去写,主因是我掌握了这段历史的一些故事线索。就我而言记性逐渐地衰退,担心好不容易来了故事线索,又迟迟不能动笔,拖之太久,过后我又记忆不清岂不可惜吗?这两年,我既要面对生活,又办《荆山》杂志,另外,还有社团上的事要做,说老实话,自己真正小说写作时间少了,真正沉下身子去做学问很不容易。但是,自己也总想着朝着这一方向做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作品常常提到荆山,有人知道,有人还不知道,其实,名叫荆山,又名荆山塬的地方,是个大有来头的地方。关中平原东部的渭北,有一道东西走向的黄土台塬。从嵯峨山向东逶迤延伸,直到关山镇的这道塬,涉及三原、富平、阎良三个区县,这道塬的中段有唐献陵,而它的另一头,有刘邦之父太上皇刘湍之墓,文字记载旧时的阎良曾设立过万年县。荆山塬是一条盘龙似的古塬,相传,在这条龙脉之地上,黄帝轩辕、大禹先后在此铸鼎,从而为中华民族的融合奠定基础。一条古老的河流由耀州起源,途经富平荆山脚下,这条古老的石川河是阎良人的母亲河,是荆山儿女的生命之河,石川河滋养着荆山这块土地,这块土地又滋养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诚如当下文人所说:“荆山有美玉,漆水蕴乡情。”是啊!一条古老的河流、一条古桥、一段台塬,还有一座古老的村庄、数以千计的老枣树,这一切,告诉我们这里不仅是养育祖祖辈辈荆山儿女的一方厚土,更是充满无限神奇的一方热土。

我所生活的关山镇又恰在荆山塬的尾端。提及关山,一座历史悠久的关山城不得不说。关山城始建于哪个朝代,《临潼县志》记载不详。民间却流传一种说法,说最初的关山城是北宋时期赵德芳的后裔建造而成。据说赵德芳的后人在河南汴梁冒犯朝廷律令,被皇上下诏发配至渭北平原的关山一带。受发配的赵德芳的后人虽居边关但却仍是王爷。后来留其王位的赵德芳后人在久居关山时,大兴土木建造起了一座城池,因地处关山,故得名“关山城”。关山又因地处蒲、富、临、渭四县之交,故而素有“鸡鸣一声听四县”之说。此外,关山曾是秦晋经贸往来必经之地,在历史长河之中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明朝万历年间,风雨沧桑的关山城又得以重修。关山城的结构是三街、六部、十巷。所谓三街意指南街、正街、北街,所谓六部意指东南部、东北部、正东部、西南部、西北部、正南部,而十巷意指冉家巷、王家巷、鸡市巷、当铺巷、老池巷和五个经道巷。关山城城墙周长四里许,东西长约700米,南北长约400米。城墙高约两丈许,宽为5丈许,城墙上的道路两排马车可以并行。城的一周有护城河环绕,城的东西南北的方向建有城门。城墙修建起起伏伏凹凸不平的城垛,并在其重要的位置精工细作了墩台,主要为防御工事而建。城上若有重兵把守的话,一者,有炮台御敌之城外,二者,有护城河环绕四周,因此上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进。清末民初,作为临潼县二衙门的关山镇辖四十八堡、十三小村。城内有老爷庙、太白庙、玉皇庙、城隍庙、三义庙、演武场、文昌阁、书院、义仓、二衙、会馆等,这些设施一应俱全。朝廷派驻在关山的官员,督办临潼渭北十二镇的民政、治安、赋税等事宜。

自古关山有崇文尚武之说,崇文不得不谈一方教育。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渭北书院即引领了一方教育,也曾为我党在渭北一带开展革命工作提供便利,它还开启了渭北地区女子教育的一个先河。此外,意识到地方办学重要性的地方绅佬们筹措资金,启动在关山城东门外东岳庙旧址上筹建四维中学。郭自兴、郭宇晴、冯钦哉、邓宝珊、杨虎城等进步革命人物,以及地方绅士苏林芳、梁汉章等为建四维中学出钱出力,前身四维中学的关山中学今为省级标准化高中。谈罢崇文又及尚武,要说尚武,当要追溯它的渊源。关山古名上寨,而其周围又有水寨、马寨、张家寨,旧时,寨多为屯兵之地,曾作为秦古都栎阳京畿之地的关山城发挥过它的天然屏障的作用。既然是屯兵的地方,自然而然习武之风便盛行于当地,闻名遐迩的关山蹩鼓,鼓曲来源于蒲城,又融入武术,何以在当地深受喜欢,不能说是没有依据的,江湖上有名的杨九娃等刀客曾携带兵器关山刀子行走江湖,威风八面,他们打下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接触进步思想最终走向革命道路。人说有城就有战争,有城就少不了有关城里城外的故事。我的小说《老关山》为家乡老城而写,此外,我还为参加过中条山战役英勇抗战的人们而写。

客观来说,我写小说自己才是起步阶段,距离真正意义的作家相差甚远,但是,我会为之付出努力。既然小说不能背离人性,我的这部小说写刀客,写女性,写抗日的西北军,无一不是紧扣人性去写的。客观来说我的小说文字属于浅显之作,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担待,给予积极指正为盼!

另外,向本书提供故事线索的李飞、戴西炜、苏迪、李文泼等;热心参与校正的高铭昱、张恒有、刘转荣、李红梅、校花等致以诚挚的谢意!在此,感谢阎良区关山镇政府的倾力支持,以及朱龙、郭文凯、井江锁等的友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