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城固县委党史研究室 黄冰
当下,随着国家对革命老区开发和支持力度的加大,全国各地、特别是各个革命老区都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以适应国家对党员千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使他们“知党恩、跟党走”象井岗山、延安等已成为国家级重点红色文化景点,每年都有大批的党员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当地旅游业的拉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远的不说,就说邻近的洋县,依托红二十五军曾经战斗过的华阳古镇而建起的华阳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在汉中乃至周边地区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和机关团体前去参观学习,从而带动了洋县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城固境内,也有一些很不错的红色文化遗址,像震惊陕南的“木槽口事件”中的冲虚观农会遗址、陕南特委领导建立的大木厂“南城褒边区苏维埃革命委员会”遗址等,但都因其影响有限和缺乏保护巳难览其踪,而唯一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组织教育的只有南沙湖烈士纪念碑。因此,无论从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开发红色旅游的角度出发,城固应该也必须打造一些红色文化景点。
城固红色旅游文化的打造应该依托红四方面军过境城固这条主线,充分挖掘小河口会议遗址、升仙口战斗遗址、汉江渡口遗址和衡家大院遗址等景点,从南到北带动周边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从而形成一条重走红军路的旅游专线。
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放弃鄂豫皖苏区开始向西大转移。12月3日,红四方面军从周至辛口子进入秦岭大山,冒着大雪,忍饥挨饿,顽强克服行军作战、流血牺牲等困难,经过六昼夜急行军,于12月9日黄昏抵达城固小河口镇,暂时摆脱了追击之敌。这也是红四方面军在向西撤退途中驻扎的第一个集镇,红军在这里得到了暂时休整,时任三十四团团长的许世友曾回忆说:“在清贫困苦的戎马生涯中,能在屋子里安安稳稳地睡一觉,能够放开肚皮吃一顿饭,就是生活上很高的享受和最大的满足了”。由于无休止地向西撤退,军中迷漫着一种失败的情绪,广大指战员不知下一步该到哪里去,失去了行动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12月10日在小河口召开了红四方面军西征以来的第一次师以上干部会议,由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主持,徐向前、王树声因部署升仙口战斗未能参加,李先念浑身缠着绷带参加了会议,会上对张国焘推行玉明路线,独断专行,急躁冒进,以及反“围剿”失败后,不明不白,无休止向西撤退进行了尖锐批评,宣布成立前敌委员会,加强集体领导和决策。
会议后,红四方面军出秦岭、夺升仙,走原公,渡汉江,赴南郑,占西乡,下镇巴,战万沥,从此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小河口会议堪称决定红四方面军前途命运的转折点,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河口会议后,红四方面军为走出秦岭山区,与阻击红军的国民党军阀在升仙村山口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击溃了国民党军101、102团的堵截,顺利冲出了秦岭山区,并派人派抢、帮助城固地下党在升仙村何家祠堂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陕南第一游击大队”,从此城固地下党武装在城固西北部地区的平川和山区不断打击和骚扰敌人,有力地支持了红四方面军的活动。以后又相继建立了第二、第三游击大队。1932年,陕南第三游击大队在陕南特委领导下,在毕家河大木厂、洞阳宫一带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南城褒边区革命委员会,张书行任委员会主席,王吉行任副主席。年底,由于反动派的围剿而失败。陕南特委书记张德生曾在洞阳宫领导革命活动。
红四方面军经过升仙口战斗后,长驱宜入下平川,于1932年12月11日夜,在中共城固地下党的配合下,从沙河营和柳林渡口渡汉江。当时正值寒冬,红四方面军干部、战士扶老携幼,抬着伤员、物资趟过刺骨的汉江,于12日全部进入城固上元观一带,至此,经过五十多天的艰难转移征战,终于甩掉了围追堵截之敌,全军仅剩一万四千余人。
红四方面军进驻上元观后,总部驻扎在上元观街的衡家大院。在此召开会议,听取汉中地下党情况汇报,经反复商讨,认为:一是汉中连年受灾,难以维持数万战士的供给;二是盆地面积狭小,不利于大规模游击战的开展;三是国民党军队实力很强,建立根据地条件尚不成熟。于是决定越巴山,进四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13日夜,红四方面军离开城固向西乡进发。驻扎上元观期间,红军一边休整,一边大搞宣传,进行土地革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打富济贫、除暴安民的群众运动。
红四方面军在城固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在广大群众中撒下了革命火种,扩大了政治影响,唤起了人民觉醒,对城固后期的革命斗争起到了鼓舞和推动作用。
城固县旅游资源丰富,景点颇多,是陕南旅游大县。境内有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南沙湖风景区、桔园风景区和张窃纪念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赛墓和五门堰古代水利枢纽工程,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路坝、李固墓、宝山商代遗址、杨从仪墓、钟楼、城隍庙、洞阳宫、萧何墓、文庙大成殿、樊啥墓、杨填堰等11处,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这些大大小小的景点以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生态原观为主,在境内星罗棋布,犬牙交错。
这些年来,城固县以打造文化文物大县、旅游强县为出发点,先后下大力气、花大本钱打造了以村桔文化为主的生态观光旅游的桔园风景区和以升仙文化为主的升仙台及状元文化为主的魁星园风景区;打造了以张窃为文化旅游名片,以张窃墓申遗为目的、张赛旅游观光区(含张赛墓、张赛纪念馆);重新打造以山、水、湖泊和地母教源头地母庙为主的南沙湖风景区;并大力改造交通和宾馆酒店,努力营造让游客来得了、住得下、留得住的和谐旅游环境,并且巳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84% ,占全县GD P的3.27%。
虽然城固的旅游景点众多,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无论从南到北,还是从东到西,却没有一条能够把这些旅游景点串起来的旅游文化主轴线路,许多外地游客要么是奔着桔园景区,要么是奔着张赛墓而来,桔园景区以生态观光为主,有着极强的季节性,而张赛墓、张窃纪念馆又由于其规模有限,对张窍文化的挖掘还不够充分,这就导致了旅客来得快,留不住,对其它景点也起不到辐射作用。因此,城固需要打造一条主题旅游线路,以这个主题为轴,串联起城固众多的旅游景点,使游客来城固后,有得看,留得下,而能够担当起主题旅游线路的只能是城固的红色旅游一—重走红军路旅游专线。
游客来城固后,先到小河镇参观小河口会议遗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军精神,参观北部山区险峻的自然风光,再到升仙口探寻红军狙击战战场遗址,感受升仙神风,品滑水鲜鱼,体验消水漂流,品尝升仙蜜桔、翠山、滑索,登升仙台,感受唐公遗风,游魁星园,撞状元钟,参观古代水利枢纽工程——五门堰,感受古代先哲的智慧和创举,有喜欢古刹名山的还可以到距今1500多年的道教圣地洞阳宫参道拜佛。
到平川大坝后,可以参观一下城固县城,感受一下城固县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拜谒一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萧何墓,到城隍庙烧香礼佛,参观杨填堰、杨从仪墓,重点是拜谒张赛墓,参观张赛纪念馆,感受一下张窍如何克服困难,敢为人先,两度出使西域,打通中西交通,开创“丝绸之路”而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中国人”。
再到沙河营、柳林一带探寻红军在寒冬腊月趟水过河的汉江古渡口,到柳林小营村拜谒汉代三朝太尉李固之墓,感受“晓晓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段名言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最后到上元观古镇,参访红四方面军总部驻地衡家大院,在这里红军作出重大决定,进军川北,最终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探访清末民初古镇遗风,还可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南沙湖戏水划船,探访地母教发源地一—城固地母庙,参观唐朝皇帝避难行宫回龙寺。
1.保护开发力度不够
小河口会议可谓红四方面军生死悠关的转折点,在红四方面军军史上有着举足轻赋的作用,但由于保护不够,现仅存一点遗迹,仅是县级文保单位,今后应多保护修浒和扩建,最好能达到省级以上文保单位;衡家大院遗址仍在,但淹没在众多的民房之中,保护力度不够,今后应多从保护修缮和提高文保级别上下功夫,应把衡家大院和上元观古镇遗址结合起来进行保护。
2.宣传力度不够
小河口会议遗址的宣传应着重在决定其红四方面军命运转折点上大做文章,以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和高级将领徐向前、许世友、曾中生、张琴秋等在城固战斗生活的事实上大力宣传,以提高知名度。衡家大院应从红四方面军总部驻地和渡汉江后彻底摆脱了自鄂豫皖根据地撤退后,一直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到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和为后来的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奠定了基础等这儿点上大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