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洋县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考
中共洋县县委党史研究室 肖建新 袁浩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形式。红色旅游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洞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实施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在全国掀起了红色旅游的热潮。我县是革命老区县,红色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利条件,我们理应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政策契机,深入发掘红色历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把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凸显我县旅游特色,提升我县旅游综合竞争力,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加快旅游强县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1.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
红色旅游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感知革命先烈艰苦创业、勇于牺牲、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品质,从而强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人民和历史的必然选择的理解,更加自觉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
红色旅游可以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是我们党开展先进性纯洁性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资源。
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富民功能。它既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大多数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旅游业对老区经济发展具有乘数效应。发展红色旅游,不仅促进了老区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优化了老区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就业率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老区的区位形象和知名度都有很大提升。
我县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发展基础簿弱,因而,我们应该抓住革命老区申报成功和中央大力扶持老区加快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发掘红色资源,把红色旅游作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促进老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2.红色旅游也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
红色旅游是一本很好的文化教材,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能够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红色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承载着特殊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其富含的“红色精神”,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千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工程。
我县要加快发展、追赶跨越,建设汉中强县,离不开文化的振兴。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全民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
3.红色旅游还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
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已经成为人们的需要和追求,合乎民心,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而且具有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凝聚民心的作用。李长春同志强调,红色旅游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工程,是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工程,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民心工程。
我们应把推动红色旅游作为惠及民生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把红色旅游文化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来抓,努力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
红色旅游景点多,规模小,分布广。县域内现存的红色革命旧址:东部有红七十四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三五九旅金水镇铁石关突围战旧址、土门关烈士陵园、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秧田密峰岭突削战旧址等;西部有红二十九军第十游击大队成立地良马寺旧址、洋县第一所农民夜校谢村镇田家祠堂旧址等;南部有第三十九军第七游击大队成立地魁星楼、许立德故居、许明月故居、中共汉中工委机关旧址等;中部有大成殿、王克明墓、王克明故居、席中瑶墓、席中瑶故居、尚辛友故居、城皇庙等;北部有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中共鄂陕省委会议旧址、红二十五军石塔河伏击战遗址、华阳游击队成立地旧址、华阳区革命委员会吊坝河旧址、红二十五军被服厂旧址、洋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军林、红军桥、红军洞等。
红色革命遗址大多长年缺乏保护,更没有被有效的开发。除了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华阳游击队成立地旧址、洋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大成殿等保护得较好外,其它的旧址长年缺乏保护,有的房屋坰塌,墙体倾斜,房瓦碎烂,木头朽坏,周围环境更是野草丛生,长年无人管理;有的旧址虽有人居住,但也改变了原貌,难以维持原有的状况。
缺少整体规划,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华阳的十一处景点虽在华阳景区内,较为集中,但也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红色旅游线路,游客大多只看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和三官庙戏楼,景区内的其它景点则很少去;我县的其它红色景点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有效的旅游线路。
目前,以华阳为主的洋县红色旅游正在兴起,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巳经被列为“全国红色经典景区”、“陕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华阳景区被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自本地和外地的单位和游客,在这些红色景点参观、留念,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故事,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为景区的旅游业又添新的内涵。
我县具有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利条件,但要将既有的资源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还需要深入发掘,合理整合规划。针对我县红色旅游资源现状,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整合红色旅游线路,并且做出明确的规划
景点分散是我县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瓶颈,所以必须要有整体规划,使分散的景点连点成线,形成聚集联动效应。可以将县城中的红色景点、南部的红色景点、西部的红色景点连成一条中部线路,即大成殿、席中瑶故居、良马寺、农民夜校、魁星楼、许立德故居、许明月故居、中共汉中工委机关旧址、城皇庙。东部路线:红七十四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三五九旅金水镇铁石关突圃战旧址、土门关烈士陵园、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秧田密峰岭突围战旧址,此线路比较散。北部路线:以华阳十一处红色景点构成,景点集中。
2.把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相结合,创造新型主题旅游产业
在《2004一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作出明确的规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目的是通过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产生出一种新型的主题产业形式。近几年,洋县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成绩显著,尤其是长青华阳景区的成功打造,已在省内外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使得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同时也为发展红色旅游带来了新的生机。我县红色遗址也大部分位于华阳,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华阳景区已经具有的知名度,依托其他景点的有效支撑,以红色旅游为基调,与本地民俗文化及古生态文化相融合,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旅游休闲之中,让游客在驻足人文景观的同时,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同时,红色旅游的发展将极大丰富华阳景区的内涵,凸显华阳景区的特色。
3.在充分利用现有红色资源基础上,开发建设新的红色景点,丰富红色旅游内容
建好红军景观纪念林广场,搞好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立项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鄂豫陕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界开展武装斗争两年多时间(军部曾经设在洋县华阳镇),创建了以陕南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策应了各路长征的红军,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占有非常雷要的历史地位。目前,湖北、河南、安徽只建立了鄂豫皖根据地纪念馆,没有一家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因此,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具有特别署名权的价值,也将吸引更多的单位和游客来华阳参观。
4.抓紧对现有的红色遗址的保护和修缮
洋县红色遗址较多,但大多长年缺乏保护和管理,长此下去很多红色遗迹将会荡然无存。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要明确革命遗址的管理和保护的主体,建立专门机构,吸收历史、考古、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专门小组,科学指导革命遗址的管理和保护。要出台专门文件,强化管理手段、落实管理措施,保障管理资金。
5.加强红色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由于红色旅游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内涵,区别于其他的旅游形式,革命历史文化内涵越丰富,越有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大,这样就需要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景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不仅要求对馆藏文物的史料进行深人的挖掘、研究,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件文物的价值;管理者也需拥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对今后的红色旅游发展能做出长远的规划和部署;讲解员在讲解上也要有鲜明的特色和震撼力,相对千山水风光游的导游员,红色讲解员不但举止需庄重、措辞上严谨,还要通晓当地的革命斗争史,了解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的革命发展脉络。因此,对于景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要求,定期培训,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建立一支适合本县红色旅游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本县开发红色旅游提供力扯源泉和智力支持,保啼我县红色旅游健康快速的发展。
6.加强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合力兴办红色旅游
由于历史原因,红色景点在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居多,分布也较为分散,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除了在当地依托学校、行政村,举办有关革命传统教育讲座和图片展览外,可适时与周边群众多多进行交流与沟通,让当地居民明白,红色景点的设立是为当地居民开创了一条致富之路,如把旅游商品批发给居民销售;成立家庭式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家乐;培训当地居民有一定知识文化的子女做景点讲解员等工作。让当地居民成为景区的共同建设者,赢得他们的好口碑,借助当地群众的口口相传,增加我们的游客损,形成我县红色旅游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