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图书馆 周启立
每当看到这些照片,仿佛让我们踏上了历史的年轮,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七十多年前红军、陕南解放战争的英雄们中间,似乎看到了不屈不挠的钢铁战士与敌浴血奋战的场面,看到了人民对红军的无限热爱和深切怀念,也再次感受到了入民对敌人切齿的仇恨,听到了英雄们那激昂奋进的战歌……
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团结一致,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彻底赶出了中国。1945年8月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开始了长达4年的解放战争,1949年9月终于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那一刻,中国人民彻底解放了,整个广场成了人的海洋,花的世界,欢乐的广场。大江南北红灯高挂,红旗飘扬,歌声如潮。在那一刻,中国人民是幸福的,骄傲的,自豪的!在那一刻,我们也将永远铭记用生命和鲜血换来这一刻而长眠于地下的英烈们,应该永远铭记无数战士浴血奋战的场景和那段屈辱的历史。
安康“东接襄沔,西连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境内纵横,峰峦叠峙,山水相接,地势险要。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安康成为解放陕南和进入大西南的关键。1949年7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55师向安康城南的牛蹄岭发起了进攻,国民党胡宗南部队企图凭借牛蹄岭天然屏障,负隅抗顽,经过三天三夜19次反复争夺的拉锯战,十九军共歼敌六十九军、二十七军、新三军各一部共2550多人,终于取得了牛蹄岭战斗的胜利,有力配合了中国入民解放军主力在大西北战场上的作战和向大西南侧后运动,实现了中央军委以十八兵团和十九军牵制、滞留胡宗南集团于秦岭地区的战略意图,拉开了解放安康、,汉中的序幕。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和西南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陕南著名的牛蹄岭战役,1300余名红军战士为国捐躯,他们为我们书写了安康辉煌的革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革命记忆。
翻开安康的革命史册,从1932年5月中共安康特委的成立到1934年2月安康起义的失败,从红三军七千里的小长征到红三十三军开辟川陕苏区,从红二十五军跨越5省、转战万余里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到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诞生,延至1950年1月安康的全境解放,在这漫长的18年中,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播散了革命的火种,中国红军在这里留下了辉煌的足迹。无论是被捕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廖乾五,昂首挺胸、高呼“共产党万岁”赴刑场的王辛德,为紫阳人民打土豪分衣粮而被敌暗杀的红三十三军的无名战士,还是为发展和巩固陕西革命根据地做出重大贡献的何振亚将军及妙手回春的“得到神医”高中宽和尚班长;从宁陕江口“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烈士纪念碑”、旬阳“红军老祖墓”到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成立旧址 紫荆河刘家大院,从“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的醒目标语到红军过紫阳吟唱的《北上谣》等等,一位位浴血奋战的英烈,一处处战士踏过的足迹,一首首悲壮的抗日解放歌曲,红军战士用他们的大义淉然和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也为我们安康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物质资源和红色革命文化精神。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源于革命实践,反映了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既有深刻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广大市民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越,对先辈的丰功伟绩逐渐淡忘,更多的是忙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当我们看到拾金不昧的人遭质疑,一位58岁拾荒老人救助18人经过而无——人伸出援手两次被车辗的小悦悦的时候,我们都会心痛与反思,我们都会质疑“中国社会怎么了?中国人怎么了?”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红军巳离我们远去,长征精神离我们远去,我们质疑我们的思想,质疑我们的道德水平,和平时代的我们不再需要红色革命精神了吗?我想,做为中华儿女,每当我们翻开1937年的那一页,我们都会热血高涨、心涌彰湃,都会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会想起七十多年前那些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用伟大的红色革命文化精神鞭策自己,激励他人,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1.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热爱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推动祖国不断前进的巨大力址。安康是陕西老革命根据地,从1932年中共安康特委的成立到1950年安康全境解放,这里留下了无数革命战士的鲜血和不畏牺牲的伟大红色革命文化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能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红色电影、听老红军的回忆、红色书籍,红色文化遗址、红色文化博物馆等资源,不断加强对人民群众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的培养。
2.努力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激发市民爱国主义情怀
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体现蓿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面临的国际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如何捍卫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一方面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是要不断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水平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无数的革命先烈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利用城市的主要街道、社区、广场、学校、机关制作红色文化墙,播放红色文化电影、红色歌谣,在机关政府、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等机关单位建立红色文化网站,选择学校、公共图书馆举办红色文化事迹讲座、设立红色文化资源室等多种有效途径,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处都能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3.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精神
安康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安康人民为中国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我市有宁陕县、旬阳县、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5个鄂豫陕革命老根据地,紫阳为川陕革命老根据地,有“安康烈士陵园”、“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烈士纪念碑”、“白河县烈士陵园”、“旬阳红军纪念馆”、“中共安康地委机关遗址碑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处处珍贵的革命文化遗产形象地告诉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用他们的鲜血树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以真实的历史生动的告诉广大市民、机关千部、中小学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最珍贵的民族财富,只有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我们民族才有了生存发展的力屈源泉。
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价值形态而存在,其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实现,将对广大市民的思想政治水平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安康的儿女,我们要了解祖国和民族的光荣历史,了解安康的昨天和今天,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安康红色革命文化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并把这种精神化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化作前进的动力,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做好本质工作,真正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共安康市委党史研究室。血染的风采[Z].安康:安康文化印务公司承印,2004: 1-240
[2]中共安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汉阴县委,巫其祥。陕西红色文化歌谣[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1-5.
[3]万生更。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0(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