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咸阳地区安吴文化的特征、价值及其开发研究

咸阳师范学院 张宝强

2011年10月25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1]。与国家、民族主流文化相对应,地方文化是某一地区特有的、具有一定影响和较大价值的文化,它是以各种地区性的历史遗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风景名胜、风俗习惯、土特产品为对象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特色性、影响性、价值性等特点。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一些地区所特有的文化已不为众多当地人了解。因此,抢救、搜集、整理和研究地方文伲,对传承民族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吴文化的特征与价值

1.安吴文化简介

安吴堡(现名安吴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北部的安吴镇(该镇由原来的蒋路乡与龙泉乡合并而成),距离西安市85公里。安吴村是慈禧太后义女、一品夫人、“安吴寡妇”周莹的庄园旧地,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比较文学创始人吴廊的故乡,是号称“天下第一班”、“中共黄埔军校”安吴青训班的所在地。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西安,穷困潦倒,当时安吴村的富商周莹资助了慈禧太后大萤金银财宝和古玩。慈溪太后认周莹为义女,封其为“一品夫人”,并亲书“护国夫人”四字金匾相赠。享此殊荣后,安吴寡妇周莹扩大建设,把安吴村建成非常壮观的庄园,号称“小北京”。安吴村至今保存有清朝庄园式建筑、吴您及其族人陵园、安吴青训班旧址及其文物。该村物产富饶,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近几年来有大最中外游人来此参观、游玩[2]

在安吴堡的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成以文物遗存(吴氏庄园、安吴青训班)、历史人物(安吴寡妇周莹、国学大师吴寇)、独特气质(秦商精神、青训班精神)为特征的地方性文化——安吴文化。

2.安吴堡的文物遗存与旅游价值

安吴堡的主要文物遗存有三处,一是以吴氏庄园为代表的古建筑遗存,二是是以安吴古建筑遗存为基础建立的安吴青训班旧址,三是唐德宗李适的陵寝唐崇陵遗址。

(1)安吴古建遗存

安吴古建遗存主要包括吴氏庄园(而积1012平方米,共有东、西、南、北、中五院,为清代民居建筑,规模宏大,装饰精美,现存东院之一部分)、迎祥宫(清光绪末年慈禧避难西安,周莹为迎圣旨捐银十万钱复修、扩建该宫,雍容华贵,豪华气派,现存戏楼、照壁等)、望月楼(周莹之子于民国初年所建,为吴氏花园中赏月纳凉之用,上部楼阁,下部窑洞,东西合璧,冬暖夏凉)以及吴家陵园(陵内牌坊林立、石刻众多,牌坊均奉圣旨而建,做工精美绝伦,石刻多为人物、动物,刻画栩栩如生)等。这些建筑和物品,多为清代所建,其规模、气势、结构和装饰,在当地古代民建中堪称奇迹。特别是吴氏庄园模仿清代皇宫进行设计、施工,吴家陵园的石刻与北京圆明园遗留的石刻规模、形制相仿。这些建筑为了解清代当地建筑和民居提供了实物,在历史研究、文物旅游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2)安吴青训班遗迹

抗日战争初期,我党为适应抗战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的要求,决定在国民党统治区陕西省泾阳县创办一所战时青年训练班[3]。据李媛彬女士所著《风鸣安吴》一书中的纪实部分介绍,该班前期举办条件极为困难,地址先后设在三原县斗口农场、泾阳县云阳镇城隍庙,后来周莹养子按照周莹生前“捐助国难”的遗愿,捐出吴氏庄园的房屋、财产交给青训班使用。后该班正式改名为“战时青年训练班”,史称“安吴青训班”。吴氏庄园是青训班的活动中心(其前部为青训班领导机关的班部,中部为会议室和联欢处,后部为青训班连队驻地);迎祥宫为排演节目和举办晚会的场所;望月楼为青训班秘书处驻地;吴氏陵园是青训班的露天课堂和节日大型聚会场地;吴氏庄园门前为大操场,其西北角大榆树上悬挂铜钟,青训班作息活动皆以撞此钟为号。安吴青训班由冯文彬担任班主任,胡乔木为副班主任。毛泽东曾为该班题词,朱德视察并作过报告,林伯渠经常在此讲课。安吴青训班是我党领导的在西北地区的四大学校之一,它与陕公、鲁艺、抗大齐名。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共举办训练班14期,组编连队127个,培养了12000余名学员参加或领导了抗日救亡工作,在学员中发展了于余名党员,它对推动全国抗日战争和青年救亡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4] ,被誉为“青运史的丰碑、抗日青年的熔炉”。

安吴青训班旧址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敢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中共咸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后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吴青训班旧址自2010年3月免费开放以来,游客纷至沓来。据初步统计,该馆先后共接待中外游客20000余人,举办各种学习教育活动30多次[5],成为当地珍贵的、极具开发价值的红色旅游资源。

(3)唐崇陵遗址

唐崇陵位于安吴镇东俭村东北,嗟峨山东段南麓,为唐德宗李适的陵寝。崇陵依山凿陵,陵周筑城垣。整个陵城略呈方形,南北城垣走向平直,东西城垣依山势修砌,走向曲折。据史料载,崇陵周围长20公里。墓道前门在嗟峨山南,后门在嗟峨山北,贯通全山。陵冢全用的是方型和长方型青石板,石板凿出凹槽,浇泄铁汁,极其坚固。陵园有四个大门,八对石狮,十对石人。玄武门前有仗马三对,朱雀门外有王宾石像多尊。陵区有陪葬墓43座[6]。站在陵墓上俯视,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经过历史发展、社会变迁,现今留下了部分残存的石雕,还能窥见昔日皇陵的气派。1956年5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唐崇陵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崇陵是安吴镇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又一宝藏。

3.安吴堡的历史人物与文化价值

在安吴堡有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一位是商界女杰周莹,另一位是学界泰斗吴痪。

(1)商界女杰、安吴赛妇周莹

周莹(1868-1908),陕西三原鲁桥镇孟店村人,娘家为富商大户[7]。17岁时出嫁泾阳县蒋路乡安吴堡富商吴家,丈夫吴聘因染疾不愈,婚后数日死去。因吴家无男丁承嗣,周莹成为吴家惟一继承人,此后即被称为“安吴寡妇”。1876年,公公吴尉文去世,吴家商业开始衰败,周莹后接管吴家。因其善于用人,勤于经营,谙熟理财、聚财之道,使吴家商业又迅速走向繁荣兴旺。吴家原有产业如江苏、江西、安徽等省的淮盐经营继续得以维持,又先后在湖北、上海、四川、重庆、甘肃及陕西各地设立众多商号,势力进一步扩张。周莹凭借庞大资本和灵活经营聚集了大噩财富,当时民间流传“吴家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可见其雄厚实力。她在安吴堡内营建工程浩大的巨宅——吴家庄园,厅堂陈设均为当时珍品,日常起居也极为精美华贵。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至西安避难,周莹以“助纾国难”名义,向慈禧太后贡银十万两。慈禧嘉许其举,诰封其为二品夫人(周莹死后被诰赠一品夫人),并赐御笔亲书“护国夫人”金字牌匾。周莹从此跻身皇帝国戚,声名显赫,达到一生中的鼎盛时期[8]。周莹亦善待亲邻、宽待下人,曾经设粥厂、济灾民,打机井、挖水渠,建文庙、办义学等,捐献财物,造福桑梓。周莹守寡20余年,多谋善断,任贤用能,通过高超的商业智慧和过人的经营手段,打造了赫赫有名的地方财富集团,使吴家成为关中著名的大家望族,她本人亦被民间视为“活财神”。周莹1910年去世,终年42岁,被安葬在吴家陵园附近。由于生前乐善好施,惠及众多乡邻,据说出殡当天自发送葬的四邻乡亲约有八万之众。

“安吴寡妇”周莹是清代商界女杰,其经营的吴家庄园及其传奇经历,是一座急待开发的地方历史文化宝藏。

(2)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吴廊

吴恣(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人,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23岁赴美留学,先在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比较文学、新闻学和西洋文学,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兰杰”。吴宽曾游历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等许多国家,回国后先后担任国立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大学教授以及教育部部聘教授等职。吴廊教授一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中国最先开始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首创我国“比较文学”学科;二是参与创办清华国学研究院,开创国学研究之新风;三是创办《学衡》杂志,主张中西融合,更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四是最早将《红楼梦》推介到国外的权威学者之一,对推动我国和国际红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五是献身祖国教育事业,培养出大批著名学者,如钱钟书、曹禺、季羡林、王力、吕叔湘、向达、许国琉等[9]。“文革”中吴宽遭到迫害,1981年因病去世,被安葬在故乡安吴堡吴家陵园。

安吴堡因出现了一位“生于斯、死于斯”的一代著名学者,从而又成为名人故居,成为国学、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游览、参观的圣地。

4.安吴堡的独特气质与精神价值

安吴堡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先后形成了两种独特气质——清代时期“安吴寡妇”的传奇人生和抗战时期安吴青训班的重要事迹,也分别积淀了两种精神文化——秦商精神和青训班精神。

(1)安吴寡妇周莹所体现的“秦商”精神

秦商是明清时期与晋商一起形成的商帮,以陕西省的泾阳、三原两县为中心,以西北川、黔、蒙、藏为势力范围,输茶于陇、青,贩盐于川、黔,销烟于江浙,足迹远达新疆伊犁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地,成为名震全国的商业资本集团。秦商因性情耿直,不欺不诈,按质论价,被誉为“人硬、货硬、脾气硬”的“三硬商人”。大多数秦商富贵后能保持富而不奢、生活简朴的厚重精神和热心公益、惠及乡党的忠义精神。秦商与徽商、晋商并列为中国明清时期三大商帮,对当时中国西部经济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推动作用[10]。安吴寡妇周莹的经商经历和经营策略,折射出明清时期秦商的部分精神特色,即:诚信为本、礼仪为纲;尊重市场,富有远见;捐助国家,造福桑梓……[11]这些精神,对当代陕西以及西部的市场经济建设仍然具有借鉴价值,有必要进一步总结、发掘。

(2)安吴青训班凝结的“青训班精神”

安吴青训班旧址现存遗迹主要有:班部驻地(吴氏庄园)、教务处驻地(望月楼)、集会场所(迎祥宫)、露天课堂(吴氏陵园),还专门辟有安吴青训班史迹陈列室。通过对这些遗迹及陈列资料的参观和学习,可以感受到抗战时期的艰难岁月以及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青训班精神的内涵集中体现在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执着精神,抵御外侮、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12]。安吴青训班旧址是对党员、干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和遵规守纪教育的理想场所,而“青训班精神”则是建设家乡、强大国家、复兴民族的精神食粮,是激励当代人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不懈动力。

二、安吴堡的发展情况及其开发基础

1.安吴堡的基本情况

安吴堡所在安吴镇位于泾阳县北部堋区,镇域面积9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余亩。全镇共25个村委会,人口4.3万多人。主导产业为蔬菜、杂果、养殖、建材。目前全镇发展蔬菜3.35万亩,发展酿酒葡萄13000亩,奶牛存栏达到6500头,家禽存栏28万只,正在整合北部沿山石厂、实施植被恢复工程。其中,蔬菜种植是安吴镇农业的龙头产业,形成了贯穿全镇东西的蔬菜长廊,是泾阳县有名的蔬菜大镇[13]。目前,安吴镇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新建了一批道路、水利、电力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安吴堡的发展优势

安吴堡在开发、发展方面具有以下优越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安吴堡所在地泾阳县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誉,地势平坦,土肥水美,历史上就以“关内胥腴之最”著称。地处西安、咸阳两大古都名城近郊的产业密集带上,县城距西安40公里、咸阳28公里,是卫星城的最佳选区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自然资源丰富。安吴堡北部山区矿藏丰富,盛产石灰石、大理石好高岭土,且品位高,易开采,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中部沿山台堋面积广阔,土层深厚,温差较大,是大枣、酿造类葡萄的最佳适生区;南部平原渠井双灌,土肥水美,适种小麦、玉米、蔬菜、油菜等农作物,具有发展集约农业的良好条件。

(3)交通便捷发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雌踞泾阳南源;咸铜铁路穿境而过;西铜一级公路、208省道纵贯南北,泾淳二级公路、三旬公路沟通东西,地方公路纵横交错,乡乡通油路。具备公路、铁路、航空的立体交通条件。

(4)文物古迹萎萃。除吴家大院、安吴青训班等著名遗迹外等外,安吴堡及其附近地区还有众多古迹遗存。安吴堡北部绵延起伏着一座关中名山——嗟峨山,华夏人文史祖轩辕皇帝曾在此铸鼎;唐朝时还在这里设立鼎州,立有“黄帝铸鼎处”石碑;大唐高憎曾在这里修行,至今尚有寺庙遗存;嗟峨山下有唐德宗李适的陵园、省级项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崇陵。

(5)毗邻蔬菜基地。泾阳县是全国唯一的日光温室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蔬菜生产已经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全县蔬菜批发市场发展到8个。距安吴堡最近的云阳蔬菜批发市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定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远销广东、湖南、新疆、西藏等18个省区。

(6)位于最佳葡萄优生区C泾阳县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雨械适中,光热充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具有生产葡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法国葡萄酒协会副主席卡玛尔先生认为:"泾阳县北部沿山一带的葡萄堪与世界上最佳旱地葡萄相娘美,为酿出高质扯的葡萄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4]

三、关于安吴文化开发的几点思考

1.抓住难得机遇,促进安吴古堡焕发新颜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发布,陕西省及各地方相应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咸阳市“十二五”文物旅游业发展规划》、《泾阳县”十二五”文物旅游发展规划》等文件,为安吴文化的发掘、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不我待,更需奋发。当地政府、企业、居民应抓住这一历史契机,按照陕西省“人文陕西、山水秦岭”,咸阳市”中国第一帝都、养生文化名城”,泾阳县”唱响四个第一、打造中国原点县城品牌”等旅游发展理念,结合兄弟省市在发展地方文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对安吴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和全面开发,以弘扬地方文化,造福当地百姓。

2.紧扣突出特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红色旅游是陕西省重点开发建设的六大主题旅游板块之一。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训班精神”载体的安吴青训班旧址,是“西安——咸阳——延安”红色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在陕西红色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安吴镇应在总结、凝练“天下第一班”“中共黄埔军校”“青运史的丰碑、抗日青年的熔炉”等精神和品质的基础上,突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着力塑造厚重历史与古朴民风相结合的“红色名镇”形象。例如,可以联合附近的云阳八路军总部旧址、烈士陵园、马栏革命旧址、爷台山反击战旧址等红色资源,开发地方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盟;开展“追寻红色足迹,重走革命老区”等系列活动;开发八路军练兵场、打靶场、军事越野等军事拓展项目;规划、建设八路军在本地活动的景观场景,体验地方革命历程等。

3.进行综合开发,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咸阳市“十二五”文物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全市文物旅游业要坚持以特色优势资源整合开发为基础,突出人文景观、自然风光、温泉养生、民俗风情及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全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发展旅游低碳经济,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和内涵,提高参与性和吸引力。在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的基础上,根据安吴镇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地理资源和生产生活方式等特征,按照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行全面开发。例如,根据安吴镇大力发展大棚菜、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这一产业优势,可开展田间、林地、大棚间参观和采摘蔬菜、葡萄,以及土鸡喂食、绵羊放牧、山羊挤奶等绿色衣业观光、休闲活动;根据唐崇陵、安吴商妇宅第、吴廊故里等人文资源,开展历史文化旅游活动;利用蔬菜、水果、土鸡蛋、牛羊奶等农家自产绿色农产品吸引都市居民,开发乡村特色饮食,发展“农家乐”产业,让市民体验“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的农家生活方式;以安吴镇龙泉山庄为主导,大力开展当地的戏曲自乐班、广场舞以及垂钓、登高、斗鸡、赛狗等乡村文化、娱乐活动;开发周莹、吴您、青训班等文化纪念品的设计、制造,开发、扩大萝花糖、天鹅蛋、稚馅等地方特色食品的生产、经销等。

4.进行全面宣传,扩大安吴文化影响

安吴堡的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优势明显,特色突出,但由于对外宣传乏力,知名度还不高。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方式,扩大对外宣传,提升安吴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首先,可以利用报纸、期刊、小说、剧本、著作等纸质媒体和形式进行宣传和开发。如《安吴商妇》、《凤鸣安吴》等长篇小说的问世,一方面壮大了“文学陕军”的力掀,另一方面扩大了安吴堡的影响,今后可以在国学大师吴宽的传奇经历上进行挖掘和创作;还可以收集、整理诸如《安吴古堡的钟声:安吴青训班史料集》、《熔炉?丰碑:安吴青训班文献集》等相关文献资料,并开展学术研究。其次,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进行宣传。如利用建党纪念日、抗战爆发和胜利纪念日等,联系央视“心连心”艺术团等中央、地方媒体到革命老区、安吴青训班旧址慰问演出,宣传青训班精神,展现革命老区新形象;实施旅游宣传网络建设,设计专门针对游客进行宣传、咨询的安吴旅游信息网页,并利用博客、微博、社交网站、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网络方式进行宜传和营销。第三,通过召开各种博览会、旅游节、研讨会以及拍摄专题片、电影等渠道进行宣传。如电视片《抗日青年的熔炉:安吴青训班》曾在当地引起较大影响,另外还可以拍摄反映新时期安吴堡发展情况的宣传片,拍摄传奇商妇周莹的宣传片、国学大师吴宽的纪录片等,发挥历史名人效应,扩大安吴文化的影响。

安吴堡是陕西省咸阳地区的一个历史名镇,是西北地区革命老区的缩影,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央和地方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大好形势下,应充分发掘安吴堡的独特魅力,打造安吴文化的“红色旅游、绿色产业、皇家陵园、名人故居”品牌,促进安吴镇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一方百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http: //www.jingyang, ccoo, cn/bendi/info-37687.html,2012-07-11

[1]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陕西中国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色乡俗科学之旅——泾阳安吴村[E B / O L] http, //www.lvyoul14.com/youji/24/24870.html,2011-03-07.

[3]杨娟茹。谈安吴青训班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作用[J].山东青少年研究,1995,(3),43-45.

[4]李文恭。抗战时期的安吴青训班[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4):22-25.

[5]华商网泾阳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免费开放[E B / O L] http, //xianyang.hsw.cn/ system/2011/07/26/051050405.shtml,2012-07-11

[6]安吴堡红色经典旅游。巍巍嗟峨[E B/ O L]http, //4718182,71ab.com/list, asp? Columnld=18957,2012-07-13.

[7]杨居让。不得不说的安吴寡妇周莹[]].唐都学刊,2010,26(5),108—110.

[8]中国泾阳。安吴宵训班旧址泾阳风景名胜[E B / O L] http, //www.snjingyang.gov.cn/article/7774.htm,2012-07-11

[9]百度百科吴廊。[EB/OL] http, //baike.baidu.com/ view/2028.htm,2012-07-11

[10]新华网。《安吴商妇》在陕西文坛中引起强烈反响[E B/ O L] http: //www.xinhuanet.com/ chinanews/2007-08/03/content _10775461.htm,2007-08—03

[11]中国咸阳。一个秦商文化的标本——泾阳安吴寡妇传奇[E B / O L] http, //www.xianyang.gov.cn/channel _ 1/2009/0123/81622.html,2009-01-23)

[12]泾阳信息港。安吴青训班旧址[E B / O L

[13]安吴镇人民政府网。乡镇概况[E B/ O L]http, //www.snjingyang.gov.en,81/ site/ show.asp? Class ID=425,2012—07—12

[14]网上陕西。泾阳县人民政府[E B/ O L]http: / / www.shaanxichina.org/ jjdfqx/ jyx.asp,200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