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猴显健
中国共产党在西北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渭华起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料的挖掘、研究的深入,鸣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2006年,渭华起义纪念馆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何保护、利用、开发好渭华起义纪念馆,对于资政育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渭华起义是西北革命斗争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实现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从此,全国各地武装起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按照八七会议精神,中共陕西省委召开了九二六会议,号召共产党员到农村中去、到军队中去,实行土地革命。并与1927年19月组织了清涧起义。1928年,省委部署发动更大规模的起义—一渭华起义。大革命时期,这里党的力量发展较快,农运、学运高涨,农民协会普遍成立。陕西东部地区,党团组织建立较早,以渭南赤水职业学校、渭南中学、渭阳中学、东关小学和华县咸林中学、谷堆小学、高塘小学等处为据点,秘密准备组织暴动。
1928年2月,“宣化事件”后,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央指示,决定以渭南、华县、五一(固市)、华阴、临潼五县为陕东暴动区,成立了陕东特委,领导农民暴动。5月1日,正式成立陕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渭南崇凝区苏维埃政府。渭华起义前夕,省委要求我党掌握的许权中旅脱离军阀部队,配合农民暴动。: i928年3月,省委派陕东特委书记刘继曾到洛南兰要司,向许旅传达了这一决定。又派刘景桂(志丹)、谢浩如(子长)、唐谢等加强许旅党的工作。5月中旬,许旅在唐湔、刘志丹等率领下,从潼关军阀混战前线撤离到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此后,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唐谢任总司令,刘景桂任军委主席,吴浩然任军党委书记,王泰吉任参谋长,廉益民(卢绍亭)任政治部主任,许权中任总顾问。农民起义与党领导的武装力扯相结合,很快形成一个以渭南塔山、华县高塘镇为中心的方圆数百里的渭华起义区域,实行革命武装割据局面。在武装割据区域内,推翻基层反动政权,实行民主政治,涤荡封建势力,镇压反动分子。革命势如破竹,威裘陕西乃至全国。
渭华起义是当时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起义,也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起义之一。渭华起义沉重打击了西北地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势力,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锻炼了陕西党组织和人民,为以后建立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积累了经验,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锻炼了干部。渭华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共产党人内和人民群众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以及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而提供的深刻经验教训,将永载史册。
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华县城西南23公里的高塘镇。该地区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南接秦岭,北临渭水,川源起伏,沟壑纵横,粮丰林茂。西距西安市74公里,东距华山国家风景区50公里,是陕西省东部最大的红色旅游圣地,也是“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倘—华山”陕西东线游的中间旅游点,成为人们缅怀先烈、参观学习、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渭华起义纪念馆200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中宣部、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表彰为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同年又被国家列为红色旅游景区;2011年被国家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委员定位为国家3 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20多万名党员干部、解放军、群众和学生。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银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党史军史知识,学习、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红色文化。加强对渭华起义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是现阶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二是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名市。四是能够为所在地区居民提供较多的直接就业岗位以及间接的就业机会,对陕东红色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名市,首要任务是大力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而革命遗址的开发、利用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渭华起义纪念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仍满足不了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对革命历史、革命遗址宣传力度不够,许多人还不了解渭华起义;二是对革命遗址保护不够到位,部分革命遗址没有建立纪念标志;三是对革命遗址开发和利用不够,配套的设施不完善,尚未形成规模。四是陈列传统、陈旧,缺少用现代化气息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五是基础设施跟不上,交通不畅、广场狭小、安防、绿化、亮化、环卫等设施相对落后,给排水设施年久失修宜接制约纪念馆的正常运行。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引起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
追溯历史的轨迹,是为了辟盺未来的荆棘;追慕先贤的英灵,是为了激励后辈的才智;认识古人的丰姿,是为了增添今人的风采;了解古人的业绩,是为了激发创业的情怀。渭华起义红色遗址作为历史的忠实见证,已经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留下了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地激励蓿人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波澜壮阔的渭华起义在陕东大地留下了丰富的革命资源。革命遗址作为革命斗争的第要产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是中国革命史的“活化石”,凝聚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切实保护渭华起义革命遗址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需要,也是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老区精神的需要。渭华起义革命遗址是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具有重要的资政育人作用。加强对渭华起义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红色旅游事业科学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经济工程,必须结合实际,合理规划,科学实施,使其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
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渭华起义纪念馆是当地党委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2009年国家已经把渭华起义遗址确定为红色旅游景区,当地政府更应加大保护力度,安排好必要的资金,加强渭华起义纪念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解决纪念馆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所带来的问题,扩建旅游道路,陈列大厅和中心纪念广场提高馆区的接待能力,提高旅游景区服务水平以此带动华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旅游业态,为旅游业注入活力。
2.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红色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部门和新闻部门要重点策划好宣传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加大对渭华起义纪念馆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同时,适时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具有较高思想和艺术水平的优秀作品,将红色旅游景区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组织力撒编写红色旅游宣传材料,制作红色旅游的光盘、宣传册,策划红色旅游的节庆活动和主题活动,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3.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陕东是中国字之源、史之源、诗之源、酒之源、乐之源。这里是字圣仓颉、史圣司马迁、酒圣杜康和爱国将领杨虎城、开国上将张宗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等的故里。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被誉为中国西部最具代表性的山水文化符号,洽川湿地、唐帝王陵墓群、“民居瑰宝”党家村及司马迁祠等自然人文景观享誉国内外。华县皮影、华阴老腔等12种民间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地社火》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热场演出。众多的文物古迹,成就了渭南“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的独特地位。可以考虑将这些旅游景点与渭华起义纪念馆融为一体,打造成环形的旅游线路。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事业,而且可以发扬革命传统,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4.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制,为红色旅游发展注入活力
在争取中、省支持的同时要注意发挥市场作用,吸纳社会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广开础资渠道,坚持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运用贴息贷款,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对红色旅游项目提供开发性金融支持,引导各类企业、经济组织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经营,逐步形成以抓好革命遗址开发利用促进红色旅游经济发展,以红色旅游经济发展保障革命遗址保护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