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县简介

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赤水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陕甘边根据地时建立的,地处淳化、旬邑两县交界地区。刘志丹等曾率领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这一带活动,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贫农团,秘密发展党员等,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35年11月,张邦英、黄子文在旬邑土桥附近的烽火台召开有淳化县的中咀、王家、赵家、焦家坪,旬邑县的土桥、清水原等地100多名共产党员和工农代表参加的大会,以原中共赤淳工委所属西区党组织为基础,宣布成立了中共赤水县委,书记周志宏,隶属陕甘边南区党委领导。县委下辖4个区委,22个支部。同时,陕甘边南区党委和南区苏维埃政府决定撤销赤淳县,在其所辖西区的基础上成立了赤水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振喜。下辖4个区、22个乡苏维埃政府,隶属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领导。1936年1月关中特区建立后,赤水县改由关中特区领导。

全国抗战爆发后,赤水县苏维埃政府改为抗日民主政府,赤水县委、县政府隶属中共关中分委(地委)、关中分区专员公署领导。赤水县委、县政府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先后建立了赤水第十二、十三支队,县保安大队,警卫队,游击队,武工队,独立营等武装力量。群团组织比较完善,赤水县工会、青年救国联合会、妇女联合会等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斗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41年,赤水县积极响应中共中央“自力更生、战胜困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发动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特别是在组织移民开荒种地、发展手工业和运输业等方面很出色。全县建立了60多个移民村,安置难民10000多人,开垦荒地45000多亩,并种上了庄稼。同时,县委、县政府号召农民大力发展副业,全县牛羊增加了20000多头(只)。在商业方面,开办了100多个店铺,并建立了铁王、官庄、十里原集贸市场,促进了边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在工业方面,兴办了县纺织厂、农具制造厂、造纸厂、烟厂、被服厂、砖瓦厂、药铺、酒坊、土产公司等企业,使全县经济迅速发展。在团结互助、生产合作方面,村村建立了变工队、互助组、信用合作社等。开荒种粮办工厂,使人民生活丰衣足食外,还有力地支援了边区和前线。1942年,县委书记任成玉深入农村,总结劳动英雄开荒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印成材料在全县广泛宣传。当时《解放日报》刊登了《县委书记的日记》,详细介绍了任成玉带领大家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情景。由于工作出色,赤水县在当年西北局高干会议上被评为关中分区模范县,22位劳动英雄受到边区政府奖励。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县委书记任成玉题写了“为群众谋福利”六个大字。

抗战初期,赤水县大力推行国民教育,普遍创办小学、识字小组、夜校和党政干部学习班等,增加初级小学40多所,在校学生约1000名。同时把一些有志向、有培养前途的干部选送到中央党校、边区党校、鲁迅艺术学院、陕北公学、马列学院等院校学习深造。此外,赤水县还接待了上万名青年和知识分子,并负责把他们护送到延安学习。赤水县也有3000多名青年去延安深造。这些青年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长为对敌斗争的骨干分子。

1942年,赤水县开展了整风运动。在运动中,组织干部首先学习了《整顿党的作风》《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反对自由主义》等规定的20多份学习文件。之后,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围绕一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并以诚相待,开展激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整风,使广大干部进一步懂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较好地树立和巩固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赤水县的地方武装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积极配合主力部队消灭敌人,镇压恶霸地主,打击反动民团,力量不断壮大,战斗力不断提高。1940年5月,在李仰之、郭相堂率领下,国民党彬县、旬邑县保安大队300多人侵占了赤水县三区井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赤水县游击队配合关中分区独立团将其包围了3天,活捉了李仰之等。战斗中,数百名群众手执大刀、长矛参战,打得敌人落花流水。1943年7月,国民党预备第三师一个营侵占赤水县清水原区范家原,赤水县地方武装配合正规部队突击队,对其狠狠打击,使其仓皇逃窜。

1945年8月爷台山自卫反击战中,赤水县委、县政府在关中地委和爷台山反击战临时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全县人民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一是很快组织起长、短途两支运输队。长途运输队有队员100多人,从石门关、铁王、照金等地,用牲畜给作战部队运送弹药;短途运输队主要靠人背肩挑,负责将各村支前的面粉、干粮、军鞋、肉、蛋、蔬菜等集中到指定地点。二是迅速组织了400余副民兵担架队,队员1500余人,负责把伤员从前线快速、安全送到设在马栏、石门关、照金等地的部队野战医院。这次支前,全县仅筹粮就多达6万余斤。当时,最大的困难是磨面,一台磨用最快的牲口,一天也仅能磨二三斗。为保障供给,群众想方设法,组织人力日夜不停地推磨磨面。尤其是具有拥军支前光荣传统的妇女们特别能吃苦,她们白天忙农活、站岗、放哨,晚上赶做军鞋。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战斗全县共做军鞋10000多双。赤水人民扎实的支前工作,确保了爷台山反击战的顺利进行。军民团结作战,使爷台山又回到了边区的怀抱,粉碎了国民党军妄图侵占边区的阴谋,保卫了边区,保卫了家乡。

1949年2月,淳化县解放,赤水县改为淳化县,赤水县委、县政府改为淳化县委、县政府。

(卢聪惠 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