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方[2]
1947年2月,解放战争全面开始。敌人打进,我们也可以打出,边区的界限不那么固定。为了统一领导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域党的地下组织,根据西北局的决定,中共陕西工委与关中地委合并为中共关中地委。地委机关设在旬邑县的马栏镇。原中共陕西工委书记赵伯平同志任合并后的中共关中地委书记[3]张中同志(广东人)任地委秘书长,陈元方任组织部副部长。另设国民党区工作委员会[4](简称国区工委),也由赵伯平同志领导,陈元方兼任国区工委秘书主任,专管陕西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域地下党组织的工作;江平同志(建国后曾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管国区工委情报工作;梁浮(现名孙生贤,建国后曾任中共兰州市委书记)是国区工委的交通科科长(原为陕西工委交通科科长),负责国区工委机关与各地下党组织的交通联络工作;孟海同志主管国区工委对敌军的工作(主要是与原三十八军地下党的联络)。交通科有一批政治可靠、经验丰富的交通员,专门与全省各地下党组织联系。国区工委日常工作由陈元方、江平、孟海、梁浮等四位同志负责。谷岸、丁光、丁一、杜子坚、伍奎等都是1947年和1948两年调进边区的地下党、团员或进步的知识青年,本来是要去延大学习的,而国区工委因工作需要留下他们,又派出去在白区发展党团员和动员一些学生进边区。所以他们都为国区工委做了一段时间的交通联络和特派员工作。国区工委的任务是:领导陕西白区地下党组织开展地下斗争,在白区建党建团;发动群众进行三抗(抗粮、抗税、抗抓丁),破坏敌人的内战计划;搞情报,争取、瓦解敌人;吸收培养进步青年参加革命队伍,有的送边区学习,有的留在当地搞地下斗争。这项工作在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中共陕西工委就决定了。国区工委从成立到全省解放,在白区较普遍地发展了党团组织和革命力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地下斗争,做了不少工作。
1949年1月,国区工委根据关中解放在即,汉中可能会迟一些,敌人还会隔着秦岭在陕南顽抗,汉中地下党团组织急需加强的情况,选派刘耀华(化名“华凯”)、李兴华(化名“唐维”)去汉中工作。整个工作由刘耀华同志负责,李兴华同志协助。当然,往汉中派的不光这一股,还有其他一些同志。当时组织上交给他们的任务如下:(一)向蒋管区广大群众宣传我党的各项政策,揭露敌人对我党的造谣、诬蔑,以消除群众的顾虑;(二)建立地下团组织,团结进步青年,以扩大革命队伍;(三)收集敌人政治军事情况,了解敌党、政、军、特各级组织机构、编制、人员名单,为我人民解放军进军陕南提供情报,为解放后肃清敌特潜伏力量提供线索;(四)组织、发动群众抗粮、抗税、抗抓丁,打乱敌人部署;(五)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争取部分敌军投诚起义,以分化瓦解敌人力量;(六)组织地下武装力量,配合正规军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敌人反动气焰,保护国家物资、工厂、道路、桥梁及各种设施。规定的工作方法和组织纪律是:(一)个别发展,单线联系,不建立组织机构,不成立支部,不准发生横的关系,党团员不集中,不开会,不过集体的党团组织生活;发展地下党团员不填表,不留文字材料;党团员入党入团的介绍人只能有一个,不能有两个,谁发展的党团员就由谁负责领导;党团员离开时一般不转组织关系,实行异地领导;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党团员也不统一编组,可以各摊各股同时并存,叫作“组织插花”;派下去工作的同志如迫于环境,一段时间藏几年不能回来,不能同上级取得联系也不要紧,只要工作着就可以,不能叫作脱离。(二)利用各种机会、场合、渠道开展合法斗争,允许打入敌人内部。以合法身份进行隐蔽的斗争,不能叫作投敌叛党;允许利用个人的自然关系(即亲友、同学、同事、同乡等关系)发展党团组织,开展工作,不能说是引用私人,这样才能站住脚,打开局面,万一被捕,也可以用自然关系掩盖组织关系,应付敌人;对敌伪组织能打入者则打入之,这是地下党的常识,你要收集情报,不利用敌人,不打进去,拉出来,怎么能把情报搞到手?“钻进去,爬上去”、“长期埋伏”,钻得越深越好,爬得越高越好。只要有机会,可以加入敌人的各种组织,包括特务组织,能事先请示组织更好,万一来不及请示时,也可以先加入,过后报告组织。只要是打入敌人内部为党做工作的就是好同志。凡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当然表面上要装得像一点,说敌人的话,穿敌人的服装,担任敌人的一官半职,还要多少给敌人做点事,敌人大骂共产党,你不得不骂时,可以小骂点,这不能叫反动;敌人大贪污,你可以小贪污,不然你会暴露的。要敢于接近敌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么!要善于伪装自己。(三)严守秘密,坚持革命立场,永不叛变。
国区工委给派往汉中的同志规定了联络暗号,记得写信用的是一首唐诗(王昌龄《闺怨》)作为联络暗号。代表上级为“宏浮”(宏即陈宏,陈元方,浮即梁浮,孙生贤)。代表下级为“华凯”或“唐维”,后来是“谷岸”张天鲁。当时派任务是我和江平同志找刘耀华同志谈的话。他们回到陕南后,刘耀华同志在城固一带开展工作,李兴华同志在南郑一带进行工作,国区工委经常与他们联系。当时的印象是他们工作很有成效,是真正共产党组织的活动。他们下去时间不长,搞了很多工作,发展了100多名地下党团员,联系了很多进步群众,搞了很多重要情报,争取了部分国民党军队和敌特人员投诚起义,还建立了地下武装,有很多枪杆子,对陕南的解放和解放初期新区的建设工作都起了应起的作用,成绩应当肯定。在这中间,于1949年的夏季,我们在解放西安的时候,曾派谷岸(即张天鲁同志)和高秦生同志去汉中做地下组织的负责工作。由于战事紧张,第一次他俩去时未通过敌人封锁线,第二次就让张天鲁同志一个人去了汉中。后来由于关中全部解放,胡宗南逃往陕南作最后挣扎,我们的人也过不了秦岭,汉中的同志也来不了关中,但听说他们在汉中做了大量工作。
[1] 选自《陈元方文稿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 陈元方(1915-1993),陕西乾县人。时任中共关中地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西安市委副书记,西安市副市长,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主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兼西安市委第一书记、省顾委副主任,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等职。
[3] 据《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组织史资料》(1925.10-1987.10),1947年3月,中共陕西省工委与关中地委合并后,高锦纯任关中地委书记,赵伯平任副书记。1948年1月至1949年3月,赵伯平任关中地委书记。
[4] 国统区工作委员会是关中地委的内设机构,专做国统区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