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关中讯〕 张清益同志,近在新正文教会议上,提出在雷庄村办一揽子民办学校的新办法,当即获得大会一致通过,且有前掌村与7处当场响应仿办。为什么要叫“一揽子民办学校”呢?张清益同志说:“这个学校,男女老少都教,识字组、读报组、夜校、卫生、秧歌社火它都管。”他们的办法是:
(一)经费由全村人民共同负担,能多出的多出,能少出的少出,出不起的不出,保证贫寒娃入学。今秋全村开学田10亩,明年学校就由学田收获和村里筹办的油房[坊]合作社赚的钱开支。
(二)由村民大会选3个人,当学校管理委员会委员,解决学校一切问题。
(三)全村能进学校的10个娃娃都进学校。10个放羊娃和50岁以下的30个男人编成10个识字读报组,18个女人也编成了3个识字读报组,这些组都和生产组织是统一的。
(四)校长由村民公选。聘请一位教员,由他训练“小先生”(就是小学生回去教他家里人)、“十字先生”和“百字先生”(就是能认得10个字或100个字的人,就拿这10个字或100个字去教别人)。
(五)教员教各个识字读报组长,组长再教别人。放羊娃抽空到学校去请教员教。女人由“小先生教”,自己男人识字的也要给教。到冬里把识字读报组改成夜校。另外,村里要办黑板报,现该校正在筹备中。
[1] 原载1944年8月20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