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专署发展分区经济建设开荒计划已大半完成[1]

〔本报关中讯〕 关中分区人民经济生活已大加改善,经济建设事业正在发展中。虽然面积不大,但荒地颇多。今年专署四科计划开春、秋荒16000亩,据各县春耕总结报告,已完成10000亩,其余6000亩,因近来涌来难民颇多,完成颇有把握,且能超过。分区人少地多,故可容纳大量之难民,以补足农村劳动力的缺乏。该区系边区主要产麦区之一,农民垦殖之全部耕地中,夏田占去十分之六,秋田仅占十分之四。

关中分区位于泾渭盆地边缘之山地,境内即有八九个小塬,均背靠山地,吃的问题能自足自给,关于穿的问题,则需仰赖他处供给。过去本区人民以多余之粮食输出交换布匹、棉花,现在政府曾尽极大力量提倡植棉,及发展纺织,植棉因气候不适,虽经多次试种,终未成功。因缺乏棉花原料,故民间现有之纺织工具尚不能开功[工]。专署四科及赤水、新正、新宁等县府四科,为提倡及推动纺织业之发展,各惨淡经营小型工场[厂]一家,淳耀因受到原料限制,已经陷入停顿状态。关中分区又系边区一丰富之矿藏区。去年冬延安地质考察团来分区考察,认为矿藏除煤铁为主要者外,尚有石油、油岩、石灰石、石英、煤气、白垩土、铜、银等。东行政区则又是最丰富的矿藏区,该地煤炭埋葬量约三千万公吨,衣食村之煤层,厚达十二三公尺。铁矿总储量,在百万吨左右。专署四科以大量发展东区矿产(煤铁)为今年经建计划之一,惜因资本困难,未能如愿。森林及药材,亦为关中分区有经济价值之资源。药材有党参、甘草等千余种,由民间自由采摘,林种亦有松、柏、杜梨、漆树等八九类。山河口之羊马驿起身,作经马栏迄赤水石门关南北150余里之旅行,步行山林中,盛夏则满山葱绿,现则大部黄叶飘零,此为桥山森林区。森林之利用已开办小型锯板等,并可发展制革、燃料等副业。桥山森林区,过去数十年盗匪经常出没其间,自八路军来后,昔日之荒山野地,今则布满小村落,炊烟缥袅可见。交通运输,政府计划修筑马栏至分区各县所在地之大车路共长475里,奈因人力以及各种限制,在重重困难下,去冬尚只修筑110里。关中分区专署虽然财政困难,但一年中投入经建事业的资金已达50万元,边区银行关中分行为发展分区农业生产,最近已在新正马栏区首次试放10万元农贷,将来则更拟大量发放。

[1] 原载1942年11月23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