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18日)
严克伦
现将陕西群众生活安排问题、安康专区灾情问题、粮食问题和夏季农作物生长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群众生活安排问题
总的情况很好,但重灾区出了一些问题。省委对群众生活安排问题,抓得早、抓得紧。去年小麦登场以后,群众每天吃一斤半到二斤小麦,我们当时一面抓征购,一面抓计划用粮,及时制止了夏收后大吃大喝的浪费现象。去年十一月秋粮征购结束以后,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节约粮食运动。普遍推广了主食烹调增量法,大量采集野菜和各种代食品,大制淀粉。现在全省城乡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公共食堂,都采用新法做饭。采集各种野菜和代食品达23亿多斤,办起淀粉厂41781个,提制淀粉2200多万斤,收效很大。中央关于安排群众生活的电话会议以后,我们以发展和巩固食堂为重点,对群众生活进一步作了全面安排。三月份各地组织了千人、万人检查验收团,逐社、逐队、逐食堂、逐户进行了复查验收,大大推动了春耕生产运动。
现在全省25700个生产队,能接上新粮的有24206个队(14496613人),占总队数的94.2%。这些队的口粮标准,多数每人每月在24斤以上,部分在20斤以上。其中有4221个队,经过安排还建立了粮食储备,存粮6632万斤。现在还没有安排好的有1494个队(1277542人),占总队数的5.8%。这些队的口粮多在20斤以下,接不上新粮。牲口饲料留得很少,甚至没留。猪的饲料,几乎全部未留。
去年夏收后,粮食分配到户,食堂散了一大半。去年冬季结合整风整社,又恢复和发展了食堂。截至四月五日,全省农村公共食堂已发展到157435个,参加食堂的户数达全省总农户的86.1%;参加食堂吃饭的人数达农业总人口的78.4%。其中一类食堂占41.5%,二类食堂占41%,三类食堂占17.5%。省委要求“五一”以前,参加食堂的人数达到80%以上,“六一”以前达到90%以上。一类食堂“五一”以前达60%,“六一”以前达到80%,“七一”以前全部把落后食堂改变过来。现在带普遍性的问题是,去年粮食分配到户,现在上食堂吃饭,按月交粮的少,或者只交粗粮,不交细粮;有的在食堂吃不饱,在家里又做着吃一点,两头冒烟,影响食堂的巩固。这个问题,夏收后才能彻底解决。省委已确定在五月上旬召开一次全省公共食堂工作会议,研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食堂问题。
现在已到青黄不接时期,对群众生活安排问题,我们已确定在四月中旬抓一次,到五月上旬再抓一次,保证不再发生问题。
二、关于安康专区灾情问题
(一)安康专区去年秋季遭受百年未有的大旱,全区180多万农业人口,68个公社,3900个生产队,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
全年粮食总产量,专区核定人9亿斤,各县报为6亿斤,公社、生产队比县报的6亿斤还低,和1958年实产15.4亿斤比较,按照各县报的6亿斤计算,减产达9.4亿斤。口粮分配,按照6亿斤产量计算,扣除种子、饲料和国家征购粮食外,农村每人平均仅有粮食176斤,灾情是很严重的。
(二)省委、地委对于安康的灾情是很重视的。从去年七月旱象开始,就号召生产自救,战胜灾荒,并确定了种、挖、打、采、捞五个字的生产自救办法。全区先后种秋冬菜72万亩,采集代食品4亿多斤,今年春季地委又开展了“一户一亩菜”运动,收效很大。
特别是从去年十二月中旬,省委接到下乡整社工作组干部反映石泉漩涡公社灾情严重的情况以后,一面省上派大批干部下去帮助检查工作;一面主动给安康调粮支援。省委前后派了常黎夫、两个副省长、四个厅长以及中西医务工作人员800多人,到安康检查帮助工作,防治各种疾病。调给安康粮食4700万斤,返回周转粮1200万斤。先后动员了200多辆汽车集中给安康运粮。截止到三月底,已经运到3800万斤,其余900万斤,赶四月二十日前都可全部运到。
省委确定,从三月份起,对灾区群众生活安排,凡口粮不足20斤的,一律补足20斤,指标到户,粮食发到食堂,逐户、逐食堂进行了安排。对浮肿病人,除药物治疗外,保证每人每天吃到一斤粮食,每月吃到四两食油。食糖也给了适当照顾。现在,群众生活安排已经基本解决了问题,生产情绪很高。安康地委提出,要“夏季总产翻一番,力争一季超全年”。最近又落了几场小雨,旱象已经基本解除,看来,丰收有望。
(三)工作中也出了一些问题,省委虽然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发现石泉漩涡公社的问题后,即采取了很多措施,派人下去,调粮下去,拨救济款(60万元)下去,但是,到省上的人、粮、钱、药下去以后,很多重灾地区的问题,已经发展得很严重了。现在看,如果我们对安康灾区的问题,抓得更早一些,情况一定比现在更好。
安康地委一直对生产自救抓得很紧,这是很对的,但是,他们长期对灾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认识不足;粮食产量不实,有些县、社和基层干部,怕戴右倾帽子,不敢反映真实情况,以致群众缺粮的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当省委几次指出安康问题严重以后,地委还硬说要保证自给,不向省上要粮,直到今年二月十九日在省委扩大会议上,省委召集安康地委和安康地区各县委书记,专门讨论了安康的救灾工作,批评了地委、县委以后,又派常黎夫等同志下去具体检查帮助,情况才根本扭转过来。
疫病流行,浮肿病和死人现象比较严重。去冬今春,安康地区的流感、麻疹、痢疾、乙型脑炎和肺痨、肝脏等传染病大量流行。根据安康地委汇报,从去年十月到今年四月十日,全专区总计发病约12万人,占总人口195万人的6.15%;死亡约1.3万人,占总人口的0.66%。其中浮肿病发病人数约5.5万人,死亡约5400人。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生活不好,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
对浮肿病和死人问题,省委没有先追究责任,而是采取了首先解决问题的办法,尽一切努力,防止疫情蔓延,治好病人,制止死人。现在浮肿病人,已由原来发病最高时期的3.1万多人,到三月底已下降到1.9万多人;四月十日已下降到8000多人,其中比较严重的仅有800多人,其余90%的病人,都正在好转和恢复中。安康地委决心在四月份内全部消灭浮肿病。现在,除对在生产救灾中已经暴露出来的那些违法乱纪和组织不纯问题,及时作了处理以外,对那些不关心群众疾苦,而造成死亡的问题,拟结合新三反,再深入系统地进行检查处理。
三、粮食问题
粮食情况,今年比去年好。收购完成25.4亿斤。销售已经安排了20.7亿斤,到六月底,可能销到21.5亿斤到22亿斤。去年灾情大,征购得较多,加上工业用粮和民工补助粮,多销一点粮食是需要的。去年六月底,库存只有4.9亿斤,不少地方闹脱销。按照正常供应,合理库存至少应有八九亿斤。今年购销相抵,再除过给中央上调1.5亿斤,还可以增加库存一亿多斤,日子勉强可以过得去。
现在主要是调运问题。中央多调小麦1.7亿斤,调入完成得差,我们库存杂粮小,又只好供应小麦,结果对西安、宝鸡等大中城市的小麦加工和供应影响很大。现在西安市库存小麦只有3000多万斤,不够半月加工用。如果调入的1.7亿斤四月份调不进来,在夏收前,我们就过不去,关中很多地方就可能脱销。
1958年榆林专区灾情严重,把库存挖空了,今年要求调入3000万斤,我们正在研究安排这个问题。
四、当前旱情和小麦、油菜的生长情况
(一)旱情。二月下旬以来,全省各地先后落了几次小雨。根据各地降水情况,陕南地区旱象已基本解除;关中地区旱象基本缓和;陕北地区除延安专区南部几个县旱象有所缓和外,其他各地仍然干旱。按全省六千一百万亩耕地计,基本解除旱象的一千七百四十七万亩,占28%;旱象缓和的约三千零七十五万亩,占50%;继续受旱的约一千二百七十七万亩,占22%。目前大部分地区仍在继续坚持抗旱斗争。省委要求,“无雨保丰收”、“有雨要保大丰收”。
(二)小麦生长情况。总的看,目前生长情况很好。现在核实的播种面积为2400多万亩(其中春小麦50多万亩),比去年增加200多万亩。其中一类苗约占48%,二类苗约占35%,三类苗约占17%。各地正在突击消灭三类苗。目前一般是水肥不足,除加强管理外,还要注意防霜冻、防锈、防虫,争取大丰收。
(三)油菜,最近核实的播种面积为105.8万亩,比1959年增加12.3万亩。目前普遍生长良好。现正在开花,前几天下了一次雪,受了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