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克伦
这次全省财贸书记会议,充分体现了八中全会、省委扩大会议和全国财贸书记会议反右倾、鼓干劲,大搞增产节约运动的精神。会议的气氛始终是很好的,大家的心情是舒畅的。
会议讨论中,分析了当前形势,批判了右倾思想,对过去财贸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取得了一致的看法,从而提高了思想认识,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了当前财贸工作的主要任务。会议期间,到大荔县参观学习了石家庄生产队节约用粮的先进经验,对我们启发教育很大。
可以期望,把这次会议精神,迅速贯彻下去,将会胜利地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各项财贸工作任务,使全省财贸工作大踏步地向前继续跃进。
一、当前的形势很好
省委扩大会议以后,反右倾、鼓干劲,大搞增产节约运动,已经广泛深入地展开了。目前全省人民,干劲冲天,斗志昂扬,正在各个战线上,奋勇前进,并已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形势是激动人心的。
工业战线上的增产节约运动,已经掀起了新的高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工业总产值九月比八月份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八点六三,增长速度是空前的。今年全省工业生产一定能够多快好省地全面地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
农业战线上,秋季部分地区虽然遭受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但经过批判“定局论”和“悲观论”以后,迅速地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超包产运动。估计今年粮棉产量超过或者赶上去年的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
财贸战线上获得的成绩也是令人欢欣鼓舞的。截至九月底,全年粮食征购任务已完成调整指标二十四亿斤的百分之七十三点六。全民性的节约用粮运动已经普遍展开。城乡粮食销量显著下降,粮食局势更加稳定。市场供应,由于各级党委大抓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的生产,以及大力压缩社会购买力的结果,有许多商品的品种和供应情况,已经恢复或者接近去年八月以前的水平。商品购进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八十,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九点七,库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八点二。国家掌握的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的价格,始终是稳定的。财政收入,已经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九月比八月份增长百分之三十六点九,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完全有保证提前超额完成今年的财政收入计划。银行各项存款不断上升,并已扭转了投放多于回笼的情况。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只要把反右倾、鼓干劲,大搞增产节约运动坚持下去,今年财贸工作在去年大跃进的基础上,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跃进。
四季度财贸工作的任务是繁重而艰巨的,做好四季度的工作,特别是农副产品的收购工作,对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是有决定意义的。我们必须防止和克服自满松劲情绪,抓紧这个有利时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把工作做好。
二、对过去财贸工作中若干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农村公共食堂问题。在讨论中虽然谈得较少,但也有不少同志对毛主席提出的积极办好、自愿参加、粮食分配到户、节余归己的方针,领会得不够。他们往往只看到少数食堂办得不好浪费粮食的一面,而没有充分估计到把食堂办好,就可以节约粮食的一面。于是对恢复、巩固和发展食堂,就不够积极。这是错误的。我们应当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积极把食堂办好。
(二)关于以女代男问题。在讨论中,有的同志虽然承认去年财贸系统采取以女代男的做法是正确的,但又过分夸大了缺点,认为新吸收的女职工质量低,不顶用,甚至提出再来个“以男代女”。这是不对的。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跃进的形势下,劳动力是紧张的,财贸部门许多工作是适合妇女担任的,所以吸收她们担任力能胜任的工作,是完全正确的。
(三)关于商品赊销问题。在今年五月全省财贸书记会议上,曾经一再强调停止计划外的商品赊销。中央七月三十一日《关于当前财政金融方面的几项决定》中也明确规定,今后必要的生产资料的赊销,必须经过省、市、自治区党委批准。在这次会上,还有个别同志认为今后生产资料的赊销,只要有利于生产,经过当地党委,包括公社党委批准,就可以了。这个意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做对国家资金的分工,对商业部门流动资金的使用和扩大商品流转,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三、当前几项主要工作
当前正是农产品收购旺季,财贸工作应当以农产品收购为中心,带动其他,全面地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粮食
粮食工作的方针,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精神是“今年只要客观有可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一定要多购一点粮食,少销一点粮食,尽可能增加一些粮食库存;做到了这一点,粮食工作就有可能争取到主动。”这个方针,我们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1. 一九五九年至六〇年度我省粮食征购指标,原定为二十八亿斤,由于一些地区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自然灾害,应该做必要的调整。经过这次会议讨论,收购调整为二十四亿斤。销售仍为十九亿斤。收销差额为五亿斤,其中上调中央一亿斤,充实国家库存二亿斤,省储备二亿斤。
我省今年夏季丰收,夏粮征购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秋季有些地方,虽然遭受了自然灾害,但经过抗旱保秋斗争,全省粮食产量仍有可能超过或者赶上去年的水平。应该说,完成调整后的征购任务,是有充分物质基础的。
秋粮征购,仍然应当采用夏粮征购工作的经验,全党动员,全力以赴,抓紧时机,突击入仓,一气呵成。全省征购任务,争取十一月底基本完成,十二月中旬扫数入仓。调整后的征购任务,各地必须完成,并要保证质量。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当力争多购一些。但不要买过头粮。应结合秋粮征购,安排好农民的口粮、饲料、籽种,把任务和政策统一起来。既要保证完成任务,又要贯彻执行政策。
2. 销售指标,八月省委扩大会议定为十九亿斤,不得突破。这是粮食工作争取主动的关键。无论城乡都要计划用粮,严格控制销量。市镇主要是核实人口,合理划分工种,不能提高供应标准。农村主要是结合秋季分配,妥善安排群众生活用粮。对农村缺粮社、队的供应,结合征购,首先主要依靠公社、管区、生产队内部调剂解决,不要依靠国家供应解决。个别社、队万一调剂不能解决,非国家供应不可者,也要一次核定,分期供应。农村应当做到基本不销。特别从现在起到明年二月份,正是农村有粮的季节,更应严格控制销量。只有这样,到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才能保证粮食的正常供应。遭灾地区,应当大力开展生产自救,节约度荒。有些地方打算多购多销,这是不符合中央精神的。多购的粮食主要应当用于增加市、县储备。
3. 大抓全民节约用粮。大荔县石家庄生产队,就是节约用粮的一面旗帜。只要把全民节约用粮认真抓起来,不但可以保证不突破销售指标,而且可以使国家和农民的粮食储备很快地增加起来。各地应当进一步大张旗鼓地开展全民节约用粮运动,使所有公社、生产队、农村食堂以及国家机关、厂矿企业、学校等伙食单位,都能认真研究推广大荔县石家庄节约粮食的先进经验,大抓计划用粮,提倡粮菜混吃,改革做饭和加工技术,提高出饭率、出粉率和出米率。这是节约粮食最可靠的办法。要教育干部和群众,勤俭持家,省吃俭用,计划用粮,增加储备,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苦战几年,就翻过身来了。
4. 做好粮食征购工作的根本办法是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各级党委必须根据中央“一个月抓一次,一季抓一次,迟抓不如早抓”的精神,迅速把秋粮征购工作抓起来,并且要善始善终,贯彻到底,争取完满实现今年的征购计划。也只有这样,我们在粮食工作上才有可能取得主动。
5. 实行熟食、糕点凭粮票供应的办法,既可以节约用粮,又可以保证合理供应。因此,凡没有实行的地区,应当迅速实行;已经实行的地区,应当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6. 关于粮食“三定”问题,这次会议征求了各地同志的意见,省委研究后再报中央批准。什么时候实行,再另作安排。
(二)棉花收购
今年全省棉花实际收获面积为四百五十二万七千零二十六亩,农业部门预计总产量为二百六十九万担,这次会议各地自报产量为二百三十八万八千担。产量增加了,商品量也必须相应增加。经过会议研究,初步确定收购任务必须保证完成中央分配的二百一十六万担,争取完成二百二十五万担。
为了胜利地完成今年的棉花收购任务,还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抓紧时机,大搞突击收购运动。目前在做好三秋工作的同时,应当把棉花收购工作插进去,组织几次突击运动,做到快拾、快晒、快轧。快售、快运,把应该收购的棉花全部收购回来。争取十二月底以前基本完成收购任务,春节以前全部完成收购任务。
2. 在拾棉过程中,要教育群众做到“四净”(摘净、扣净,收净、剁净)、“五分”(分摘、分晒、分存、分轧、分售),并以此作为群众突击拾棉的竞赛条件。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而且可以增加生产队和社员的收入。按每亩多拾一斤皮棉,提高一个品级计算,全省棉农就可以增加收入七百多万元。
3. 抓紧棉花加工。棉花加工,必须贯彻国家与公社、生产队加工同时并举、土洋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务使所有轧花工具都能充分利用起来,以提高加工速度。
4. 适当压缩棉农留用棉。根据中央十月十一日指示,今年棉农留用棉应当在历年留用量的基础上,做好政治动员,不要超过两斤。
此外,各地必须抓紧剥取棉籽短绒的工作,争取做到除了留种的籽棉以外,全部都剥取短绒。
(三)食油
一九五九至六〇年度的油脂统购统销任务,根据油料生产情况,统购任务调整为五千五百万斤,争取达到六千万斤;销售四千四百万斤;出口和上调一千万斤。只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坚决贯彻执行少留多卖,力争多收的方针,完成六千万斤的统购任务,是完全可能的。并要求到年底以前,完成统购任务百分之八十以上,到春节以前,全部完成统购任务。
为了保证实现上述任务,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 提高商品率。按照党的政策,在不影响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原则下,力争多收。农村留油标准,一律维持去年水平,不得提高。
2. 提高出油率。大搞群众运动,大搞技术革新,普遍开展每百斤油料平均至少提高出油三斤的增产运动,力争实现增产油脂一千万斤以上的光荣任务。安康县五里铺中心商店油坊就是实行工具改革,提高出油率的一面红旗。他们的经验是:公社党委加强领导,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改革工具,革新技术,因而,每百斤芝麻由过去出油四十五斤,提高到五十九斤四两;菜籽由过去出油三十七斤,提高到四十二斤六两;桐籽由过去出油三十斤,提高到三十七斤十五两。由此可以看出,油脂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安康县五里铺中心商店油坊的经验,应当在全省迅速普遍推广。
3. 大力开展野生油料的采集、收购和提炼下水油,以节省用于工业方面的食用油。桐油、木油和漆油等工业用油,也要抓紧收购,是油皆收。
4. 销售指标,不得突破。城乡供油定量,一律保持现在水平,不得提高。超计划收购和销售指标节余部分,应当用于充实库存和补助生产用油,不得用于提高定量供应标准。
关于油脂统购办法,原则上确定市、县对生产队实行“计购、计留”,省对各地实行“差额调拨”的办法。有些地区,如果实行这个办法的条件还不具备时,在保证完成省上分配的购、销,调拨指标的前提下,亦可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区的统购办法。
(四)其他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除粮、棉、油以外的其他农副土特产品和废品的收购计划,市场问题会议落实为二亿零七百一十一万元,并要求在落实计划的基础上力争超额完成百分之十五。一至九月份已完成一亿四千九百八十一万元,占全年收购计划的百分之七十二点三二,收购情况是良好的。这对于做好市场供应,支援出口和工业生产,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按全年落实计划超额百分之十五计算,第四季度还有八千八百三十六万元的收购任务。从各地反映来看,只要抓紧收购,是可以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的。
粮、棉、油的收购,关系到市场稳定和国民经济的继续跃进,其他农副土特产品同样是人民生活、出口和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因此,必须以粮、棉、油收购为中心,对其他农副土特产品和野生植物原料的收购,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收购中,不仅要抓大宗的,而且要抓小宗的;不仅要抓有名有姓的,而且要抓无名无姓的;不仅要抓集中的,而且要抓分散的;不仅要抓家生的,而且要抓野生的。并且按照中央指示,必须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像抓麦收秋收一样地来发动群众,大力采集。
各地应当抓紧时机,加强基层收购据点,把定点收购和流动收购结合起来;把收购工作和供应工作结合起来;把收购工作和发展生产结合起来,分片包干,定点定时收购,尽量便利群众。当前还要特别注意大抓猪、羊、鲜蛋、副食品、畜产品、烟、麻以及大宗土特产品和废品等商品的收购;否则,稍纵即逝,就会影响出口、上调和内销计划的全面安排。蔬菜仍然是大中城市副食品供应中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应当特别抓紧秋菜的后期田间管理和越冬蔬菜的生产。今年秋菜丰收在望,不论城乡都应当注意秋菜的加工和储藏工作,防止秋菜腐烂,冬季缺菜的现象发生。
要普遍向农民进行工农联盟的教育,提倡少留、少吃,少用,多卖,提高农副土特产品的商品率。同时,应当把收购工作和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商品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规划,安排生产,为明年收购打好基础。
在做好收购工作的同时,必须大力组织工业品下乡。凡是适合于农村需要的工业品,都要优先供应农村。特别是生产资料的供应,首先应把当前工农业生产、今冬明春水利工程和农产品加工所需要的一些物资、器材和加工工具等,迅速调到农村。同时,省委决定,最近由省级商业、工业、农业、交通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工作组,分赴各主要产棉区解决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的加工问题。
(五)外贸
截至九月底,全年外贸出口计划完成百分之五十九点九四,较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五十二,还有三千九百二十一万元,要在第四季度完成。
1. 为了保证完成第四季度的出门计划,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分旬分月订出完成计划的进度,按期进行检查。个别商品确实完不成时,应当用其他可以出口的商品抵补。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地区,在分配进口物资方面,可予以适当照顾。
2. 对于尚未落实的七百万元的商品,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第一,对传统性的出口商品,在完成原定出口计划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加出口;第二,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的商品,应多出口一些;第三,清查库存物资,凡符合出口的,应适当控制内销,增加出口;第四,大力组织群众,积极地挖掘新的出口货源,增加出口品种。
3. 继续贯彻执行出口商品“安排在先、生产在先、供应原材料和包装材料在先,收购在先,运输在先”的原则。对于出口商品所需要的生产原材料和包装材料,必须由生产,供货部门优先解决,专料专用。出口物资需要的长、短途运输,交道部门必须做到有货有车,及时调运。
4. 出口商品的时间要求很严格,当年的出口商品必须在十二月底以前运到国外,否则,就是运出去也不能当年结汇。现在时间已很紧迫,我们必须赶前不赶后,争取在十一月底以前基本完成出口任务,十二月十日以前全部完成出口任务。出口商品的规格质量,直接影响到出口、收汇和国家信誉。这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我省今年一至九月份出口冻猪肉两千五百零九吨,大多数是三、四级。而一吨一级冻猪肉和四级冻猪肉,就相差七百一十二元。这在经济上也是个损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规格质量,坚决做到按时、按质、按量保证完成全年出口任务,为国争光。
(六)农村集市贸易
七月市场问题会议后,农村集市贸易渐趋活跃,上市物资愈来愈多,但是,由于宣传工作不够,又缺少具体管理办法,以致在农村集市上出现了某些小商品价格上涨的混乱现象。根据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指示》精神,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市贸易的领导。
1. 对参加农村集市贸易的物资,根据“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原则,进行管理。对于第三类物资,要特别强调执行合同的重要性。凡国家和公社、生产队、社员签订的合同,在生产正常的情况下,首先必须保证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剩余部分,再进入农村集市交易。
2. 三类物资的价格,应本着有利于发展生产和稳定市场物价的原则,进行整顿,加强管理,使三类物资的价格,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对于过高的交易价格,应当采用限价、议价的办法,稳定下来。对于某些价格确实偏低的商品,应当摸清情况,加以合理调整。
3. 加强对农村集市贸易和价格政策的宣传工作。要向广大群众讲清各类商品参加集市交易的政策界限和交易价格的规定,使其自觉地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并协助政府监督投机违法活动,使农村集市贸易有组织有领导地活跃起来。
(七)财政
目前全省财政收入完成得很好。看来,全年超额完成第二本账八亿九千六百万元,是大有希望的。各地应当在贯彻执行政策的原则下,大力组织收入,坚决消灭漏欠税款和随意占用国家财政收入的现象。特别要注意加强企业财务和成本管理。这方面的潜力很大。如国棉一厂生产的二十一支纱,单位成本比国棉三厂低二十七元七角,如果全省都能达到国棉一厂的成本水平,即可增加积累八百四十万元。
各地按照第二本账超收的部分,今年不得安排新的支出。个别市、县确实需要安排时,必须报省批准。各地区、各部门因压缩社会购买力而节约的资金,应当及时上交,不能用于增加支出。在资金管理上,应当按照中央规定,严格划清基本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的界限,分口管理,分别使用。已经抽用了的流动资金,应当抓紧时机,进行清理,力争在十月底以前清理完毕。
今年的农业税负担,稳定在去年的水平上不变。对于水利、交通、工业等基建占地,一般不予减税;个别占地较多的,可由专、市、县负责在社与社之间进行调整;如确有困难时,可给予适当减免。对于新修水地和新开荒地,已满照顾年限的,应当改订常产计算负担。社员的自留地不向社员征税,国家也不减少任务,可转由生产队负责交纳。目前应当抓紧秋征工作,保证年税年清,不留尾欠。征收中应当争取多收现粮,经济作物区、灾区和部分山区,多收现粮确有困难时,可征收一部分代金。对于遭灾地区,要认真摸清灾情,根据“轻灾少减,重灾多减,无灾不减”的原则,予以合理减免。
(八)信用回笼
三季度全省城镇储蓄,农村存款、农贷、预购定金等,收付相抵净回笼四千七百九十五万元,比去年同期多回笼和少投放六千三百四十二万元。成绩是很大的。四季度由于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量大集中,银行部门除积极做好收购资金的供应工作外,特别应当注意做好信用回笼工作。力争四季度完成和超额完成城镇储蓄,农村存款、农贷和预购定金净回笼一亿元的任务。
对有能力偿还到期、逾期贷款的,应当经过协商,及时归还。同时,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储蓄运动。
(九)物价
今年以来,我们在物价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整个财贸工作中,物价工作还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物价工作的政策性最大,问题也比较复杂,因此,各级党委必须加强对物价工作的领导。当前特别要抓紧对三类物资价格的管理,并注意研究偏远地区和贫瘠山区工农产品差价,毗邻地区的价格衔接,以及根据新的商品流转路线,研究地区差价的调整等问题。
(十)加强基层机构,健全工作制度
为了适应整个工作继续跃进的形势,加强财贸机构,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有些地区和部门,情况不明,底子不清,除了主观努力不够外,与机构、制度不健全是分不开的。如有些地区因税收人员少,应该收的税款没有收起来;有些地区农产品收购点少,对及时完成收购任务和便利群众生产也影响很大;有些地区物价工作没有专人管理,市场价格相当混乱。因此,要求各地应当根据既贯彻精简、又照顾实际需要的精神,加强财贸基层机构,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特别是商业部门的计划、统计、会计、保管等制度。人员不足的,除抓紧归队外,亦应及早设法调配。
[1] 节自严克伦同志在1959年10月15日全省财贸书记会议上的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