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14日)
严克伦
一、粮食问题
粮食是当前农村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我们和农民关系最紧张的一个问题。去年是个大丰收,增产很多,粮食局势应该很好,但是征购任务没有完成,而且农村普遍喊叫缺粮。各县五干会以后,情况已有好转,共报出现粮六千五百一十八万斤。以前农村报缺粮四亿四千七百六十八万斤,现在减到一亿九千六百一十一万斤。但是粮食紧张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过来。
当前农村正是青黄不接时期,必须用全力来安排群众的口粮问题,以保证生产。办法主要有两条:一是国家把可能拿出来的粮食全部拿出来,支援农村;一是继续做好工作,把农村所有缺粮群众的口粮安排下来。
现在国家还能拿出多少粮食来支援农村?截至现在,全省征购粮食二十二亿七千九百万斤,中央上调差额四亿五千万斤,出口一亿二千二百万斤(包括地方出口四千二百万斤),分配给各地销售指标十八亿五千万斤,收支相抵,逆差一亿三千一百万斤。昨天全国粮食厅局长会议确定,我省今年外调和出口再调出七千万斤,其余缓调,到下年度再补齐所欠中央差额。这样,我们就好安排了。
现在国家可以拿出一亿三千九百万斤粮食支援农村(收回销售指标三千九百万斤、现粮收支余额三千万斤,动用库存七千万斤),占各地要求增加一亿九千六百一十一万斤销售指标的百分之七十点八七。只要做好工作,可以基本解决问题。
库存已经降到最低限度。去年六月底,全省库存只有六亿三千三百四十三万斤,其中关中四亿零一百一十万斤,就非常紧。今年再动用库存七千万斤,加上“三军”借用约三千万斤,共一亿斤。今年关中库存只有三亿斤,还要存放在十九个市县的七百六十多个仓库、购销点、加工厂。所以再不能动用库存了;否则,不少地方的粮食供应就会全面脱销。国家支援农村的这一亿三千九百万斤粮食,应当很快全部下放到生产队,不要层层扣留机动粮。
增加农村销售指标后,还要特别注意做好工作,如果工作做不好,还会出问题,甚至还会饿死人,那时就要追究责任。如何做好工作?
(一)根据上海会议精神,彻底解决“一平二调三收款”以及生产队和社员的矛盾问题,摸清底子,分清余缺,以生产队为单位,把社员的口粮逐队、逐食堂(没有食堂的地方逐户)安排到接上新粮。根据等价交换、现钱交易的原则,进行余缺调剂。如果生产队和社员不愿出卖余粮,也可提倡借给缺粮社、队,夏收后如数归还。缺粮社、队所缺口粮确实安排不下去的部分,由国家负责供应。
(二)从现在起,无论已完成粮食征购任务或未完成征购任务的地区,再收购进来的粮食,都归各地管理使用,销售指标不够的可以补充销售指标,销售指标够的可以增加当地库存。
(三)城市粮食供应,从四月份起每月已压缩一千五百万斤,占三月份销售实绩的百分之十二点七。整顿不彻底的地方,还要继续整顿,把可能压缩的部分坚决压缩下来。此外,号召城市机关、团体、工矿企业、军队、学校,在五、六两月份内,每人每月节约一至二斤粮食,市民每人每月节约半斤粮食。但要依靠做好工作,不能硬扣。
(四)做好粮食供应工作。真正缺粮队和户的基本口粮,必须保证供应。严防工作不深入、心中无数、平均供应的做法。
(五)坚决取缔粮食黑市。对投机倒贩粮食、牟取暴利的违法分子,应依法惩处。
(六)必须贯彻粮食统一调度的原则。粮食越是紧张,越要服从统一调度,否则就会造成人为的困难。交通运输部门也要保证及时调运。
(七)从汉中和关中东部夏收较早地区,争取在六月上、中旬提前征购一部分新夏粮,支援城市供应。
总之,我们完全有条件做好当前的粮食工作,第一,去年大丰收,绝大部分地区是有些粮食的;第二,今年麦苗很好,干部和群众信心很高,有奔头;第三,有了上海会议“关于人民公社十三个问题”的规定;第四,国家拿出大量粮食支援农村。所以只要做好工作,群众的口粮是可以安排下来的,日子是可以过得去的。
二、外贸问题
今年中央下达我省的对外贸易计划,收购任务为一亿一千七百万元,出口任务为九千三百八十万元。
第一季度中央下达的计划是:收购二千二百九十九万元,出口一千八百二十三万元。执行的情况很不好。收购只完成八百四十三万元,占计划百分之三十六点六七;出口一千一百三十六万元,占计划百分之六十二点三五(包括年终结算部分)。
几种主要商品收购计划完成很差。粮食二千五百吨,仅完成百分之二十点四一;食油一千五百吨,完成百分之十三点五四;冻猪肉五百吨,完成百分之四十点五五;棉布一百一十万公尺,完成百分之四十五点五五;搪瓷二十万个,完成百分之十四点二六,因而影响了出口计划的完成。
经我们检查,收购计划完成不好的原因,主要是:
(一)在市场紧张的情况下,在内销和外销的安排上,发生了重内轻外的现象。各级领导上,首先是省级领导上对外贸收购和出口工作抓得不紧。
(二)一部分出口的工业品,因为原材料困难,生产没有落实,完不成生产计划;或者生产出来了商品,因为没有包装材料而影响出口。现在就有十五万件搪瓷因为没有包装材料不能装运出口。
(三)一些出口的畜产品、副食品、土特产品等,由于生产队的所有制的局限和劳力的不足等原因,生产和加工都陷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使收购计划落空。
(四)运输紧张,特别是短途运输力量不足,使分散在广大农村和山区的出口商品不能及时运出。
(五)上下业务部门的计划下达很迟,变化多,也影响了下边对生产和收购的安排。第二季度中央下达的收购计划为二千五百五十万元,并要求把一季度没有完成的部分补超来,任务是很艰巨的。
1. 请各级党委、特别是第一书记要抓外贸工作。完不成出口计划是有关国家的信誉问题,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党委要统一安排出口商品的生产和收购工作,要帮助解决生产和收购工作中发生的问题,要督促有关部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和收购计划,使外贸工作能够得到党委的直接领导监督和群众的大力支持。
2.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对出口商品,应该安排在先,生产在先,原材料和包装物资供应在先,收购在先,安排运输力量在先”的指示精神。并按照这个精神,逐月逐季进行检查。
3. 大力发展生产。发展生产是保证完成出口商品收购计划,以及解决内销和外销矛盾的根本办法。发展生产还要一个过程,在当前内销、外销互争货源的情况下,应本着“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的原则,计划既经确定,一定要保证完成,即使比较紧张的商品,如猪肉、食油、鲜蛋等,宁肯压缩内销,也要保证完成出口任务。
4. 商业部门在农副产品收购方面,要坚决贯彻政治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要政治挂帅,把政治工作和经济措施结合起来;要从发展生产着手,开展收购工作,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尽量给以扶助;要做群众工作,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办事。据群众反映,咸阳有个大桥商店,抢收过路群众带的鸡蛋,扣留群众的草席、猪仔等。如果属实,那就是极端错误的,请咸阳市委检查处理。
合同制度是好的,它可以促进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发展多种经济,并把公社、生产队的计划和国家的计划衔接起来。过去签订产销合同的缺点,是由上到下,强迫命令,计划也偏大。上海会议把各省在北京签订的合同否定了。无论已定或未定合同的,都应将指标加以合理调整,国家有下达指标的品种,按国家的指标调整;国家没有规定指标的品种,根据可能与需要加以合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