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克伦身边工作的日子

刘普选[1]

时光匆匆,转眼就是百年。前不久,省委党史研究室就纪念严克伦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事,约我写篇纪念文章,我当即应诺。党史研究室的同志走后,我不禁感慨良久,人世沧桑,岁月不居,严克伦同志去世已经20多年了。我找出以前保存的一些资料,翻着这些资料,使我又回想起在严克伦身边工作的日子。

1983年4月,我随当时省人大的副主任张汉武在陕北调研,中间因事回单位。时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人事处处长的张玉书,要我把我写的文章送他。正好,我手头有陪张汉武在陕北时的调研材料《关于黄龙县克山病调查》起草稿,随即送他。后我又去了延安,陪张汉武副主任继续调研。没过几天,人事处来电话要我返回机关。一到机关,张玉书找我谈话,告知要我给严克伦主任当秘书,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谈话结束,我思量半天,告知了张汉武副主任。张副主任说:“好呀,去吧,严克伦同志很有水平,是个好领导,你去一定会学到很多,能得到更多锻炼。”这样,5月我就到严克伦处报到,开始了5年多的秘书工作。

第一次见省级领导,心里不免忐忑。当张玉书领我走进严克伦主任的办公室时,他从椅子上站起来,走过来握住我的手,一脸微笑,非常和蔼。见面第一句就说:愿我们合作共事愉快。一句话,使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第二天,严克伦和我谈话,其中谈到对我的要求:一是要勤奋好学,工作要认真仔细;二是从政每一步都要走好;三是对他的家人和亲戚,不能以他的名义给他们办任何事情。

严克伦同志一生对党无限忠诚,1939年12月,永寿地下党组织遭破坏,严克伦被国民党永寿当局逮捕,送国民党陕西省党部调统室审讯入狱。自此,离开永寿。出狱后,继续坚持革命,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从事市级和省级领导工作。在“文革”中,据我所知,严克伦是最早被打倒的省级领导之一。他被打倒关“牛棚”,但他对党的坚定信念始终没有动摇。“文革”结束,他恢复工作,担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纪委书记,分管组织和纪检工作。他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服从大局,始终与党同心。在任人大常委会主任时,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他坚决执行中央的各项决定,维护中央和省委的权威。

严克伦同志是坚持原则的模范。改革开放之初,各地都在想办法发展运输业。严克伦同志的家乡永寿县,想通过他给有关方面打招呼买大卡车(当时物资供应实行计划制),严克伦同志婉言拒绝。我对他说,你家乡人求你帮忙,也是合情合理的。他说,我是人大常委会主任,没有批车这样的权力,别说大卡车,就是买辆自行车都不行。有一次,人大一位资历很老的副主任要带车去外省考察,秘书长再三给严克伦做工作,但他始终没有同意此事。在组织宣布退休的第二天,他就把公家给他家里客厅配的沙发地毯全部退了回去。他常对我说,新中国是党依靠人民群众一仗一仗打下来的,现在要巩固政权,维护党的威信,也要从一件一件事情上做起,这样,党才能取信于民。

严克伦同志是廉洁奉公的模范。严克伦一辈子可谓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反对特权,反对特殊化,严于律己。他一生中都反对请客送礼。在我跟他工作的五年多中,从未见到他请客(因公除外)和吃请,也没见过他送礼和收礼。这在我接触的大小领导人中实属罕见。他不善于交际,和人来往不多。每次在北京开会,他从来没有因为有什么事情去找过他认识的中央领导。我曾几次碰到这样的情景,有的领导派秘书打电话问候他,他也没去看过。他总是会说:人家很忙,没事不应该去打扰。他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对身边工作的人员和亲属,他也要求得格外严格,甚至有时显得过分。他的办公室不允许家人和亲戚进去,公家给他配的车,他从不允许家人乘坐。

严克伦同志是艰苦朴素的模范。严克伦同志的生活十分简朴,他自己的吃穿用都十分简单。在我当秘书的五年中,我没有见他穿过高档的衣服,外套一直都是过去做的中山装。因他患有糖尿病,吃的也十分简单。我跟他常在北京开会出差,有时给家里采购东西,他事先都有计划,列有采购单子。有一次到一个瓷器店买东西,我看到厨房餐具十分漂亮,忍不住想买。他说,买东西一定是必须要用的,可用可不用的就可不买,无用的坚决不能买,你还没有结婚,这些东西现在不需要。严克伦说的这一番话,在我成家后,一直是我买东西的准则。他的家里用具极其简陋,卧室客厅除了床、椅子、沙发、书柜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摆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现在,我们纪念严克伦诞辰一百周年,严克伦同志的这些优良品质,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更有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学习严克伦同志,像他那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像他那样作风正派、顾全大局,以党的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坚强党性;像他那样谦虚谨慎、处事民主、善于团结干部的优良作风;像他那样胸怀坦白、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革命精神;像他那样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朴实无私的奉献精神。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坚持以廉为重、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用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党的宏伟目标。

2011年8月2日

[1] 刘普选,陕西渭南人,1956年9月出生。曾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严克伦秘书、财经委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宣传处处长、报刊社总编,省国防科工办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科工办副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