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治[2]
1939年12月,西路地委组织部长兼永寿县委书记严克伦,在永寿以教育工作为掩护进行地下活动时,被永寿国民党县教育科长孙仁宣(内战时叛党),勾结县党部党务指导员张恒忻、县长王孟周向省党部密告为共产党员。严克伦与共产党员任瑞华,以及四个群众被逮捕并押送西安。因捕严时,搜出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创刊号等,见敌人已抓到证据,严克伦随即声称:“我是共产党员,别人都不是。”在国民党省党部调统室,由调统室主任朱宜之、特务王克平、向离等多次审问。集中追问党的组织及活动情况,以达到破坏地下党组织的罪恶目的。开始时敌特曾用一官半职诱严叛党,严轻蔑地拒绝了。后敌特用毒打、鼻子灌辣椒水等严刑逼其就范,但严克伦自始至终宁死不屈,与敌特进行顽强的斗争,未暴露党的组织及其活动。从而挫败了敌人的阴谋,保卫了永寿县及西府各县党的组织。
不久,任瑞华和其他四名群众被保释,严克伦被省党部调统室关押48天后,又转押咸阳青年训练总队(劳动营)继续迫害。严克伦在劳动营待了32天,于1940年2月26日利用请假外出机会,冒险逃脱。返回陕西省委,转赴边区。
严克伦是1932年加入共产党的老党员,过去还曾两次被捕,表现都不错。1934年被敌特捕押肃反会看守所,但严拒不暴露政治身份。敌人原以为严与崔廷儒是同乡,查证不是同乡,押20多天后,取保释。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党组织派严克伦去杨虎城部队警二旅六团作政治工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该团被国民党收买哗变。严被劫持到户县秦渡镇时,乘机逃跑。
像严克伦这样长期经过地下斗争和敌人监禁考验的老同志,1942年西北局组织部作了审查结论,认为被捕没有问题。而1943年在西北局党校进行审查,“抢救失足者”运动时,又作为审查对象。且以被捕中的所谓“问题”,定为“反革命分子”。经严向中央申诉,1944年7月甄别平反后,仍将第三次被捕后的表现作为“保留问题”挂在档案中。1956年经审查取证后,取消了所怀疑的“保留问题”。
“文化大革命”中再次审查,仍查不出问题。从1943年开始,严克伦经过敌人三次扣押的考验,经过我们一次错误的处理,四次严格的审查,直到1978年,前后经历30多年的磨炼,终于将其政治清白、斗志坚强的本来面貌刻印在历史记载中。透过严克伦同志的经历,也可窥见地下革命斗争的艰险情景和许多地下党员经受的特殊考验。
[1] 本文节自罗文治《中共陕西地下党反特斗争纪实》,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155~157页。
[2] 罗文治,山西临猗县人,1917年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大荔地委组织部部长,陕西省委党校校长、省委组织部部长,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陕西省纪委书记,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