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永寿县委党史研究室
抗日战争前期,严克伦主要做党的地下工作,为西兰路沿线的乾县、永寿、彬县、麟游等县特别是永寿县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936年6月,中共陕西临时省委遵照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决定在乾县、麟游组建和发展革命武装力量。7月,严克伦受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指派回到家乡永寿县,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简称二高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建立和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开展党的活动。8月,严克伦与董玉书、吕进德、吕振基取得联系,在永寿县西部的南甘井村召开秘密会议,研究讨论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的问题。8月23日,严克伦联系乾县铁佛寺共产党员张庚良、刘庚,研究部署策反国民党铁佛寺保安分队武装起义、攻打永寿县城、收缴地方武装、破坏敌人西兰路交通等行动。当天晚上,张庚良带领国民党乾县铁佛寺保安分队进入永寿县城,围攻县政府,枪毙了县长祁芸石,缴获长短枪100多支。10月8日正式宣布起义,成立了陕甘边抗日联军。这支武装力量在扰乱敌人后方交通、牵制进犯陕北根据地的敌军、扩大共产党影响、宣传抗日救国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年12月初,严克伦赴南甘井村成立了中共永寿西原支部。参加成立会议的有董玉书、吕进德、吕振基四名永寿籍共产党员,会议确定董玉书任党支部书记。西原支部是中共在永寿县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
西安事变期间,中共中央命令徐海东率红十五军团开往西安附近,途经永寿县城时,永寿县各界人士整队前往县城城北大马路迎接。部队在县城休整时,严克伦与军团长徐海东取得联系,并请其到县二高小学为全校师生作“关于抗日救亡”的报告。通过这次报告会,使全体师生对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罪行及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卖国政策有了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一些学生积极加入中共永寿县地下组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同时,中共陕西省委恢复。1937年3月,严克伦受省委指示组建了中共永寿特别支部。特支下属4个党支部(包括西原支部),6月后下属5个支部。为便于开展工作,严克伦于7月成立了两个交通站。第一交通站设在永寿县监军镇十八店巷口,对外称和平忍祥修理自行车子铺,负责人姬宗周;第二交通站设在监军镇东市场炭场子,对外称兴学煤场,负责人蓝俊德。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被迫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发出了“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实行全民族抗战,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在共同抗日的基础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全国掀起了抗日热潮。在严克伦的领导下,中共永寿特别支部遵照中共中央的方针,根据中共陕西省委《为日军进攻卢沟桥事件告西北各界同胞书》和《关于日本进攻平津与党的任务及工作的指示》,加紧进行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从1937年冬到1938年春,中共永寿特支指示各支部负责人在职工、干部、学生中组织宣传队,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把拥护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进步人士、开明绅士等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此时,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纷纷组织宣传团到各地演说。共产党员董德福等10多名永寿籍学生以旅省同学会的名义回永寿县宣传抗日。在严克伦和中共永寿特支领导下,他们以抗日后援会名义在县城大街小巷和常宁、御驾宫等地召开抗敌宣传大会,进行讲演;教唱《枪口对外》、《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救亡三部曲》等救亡歌曲;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张家店》等话剧;张贴“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抗日高于一切!”、“抗战必胜!”、“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中华民族万岁!”等标语;散发宣传抗战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传单。抗敌后援会为了掌握兵员数目,指派共产党员李俊儒、王秀儒等分赴各乡、保调查县境内适龄青年的底子。借此合法身份,他们发动群众向抗日前线将士写慰问信,募捐衣物、粮钱。在此期间,严克伦领导的中共永寿特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积极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1938年春,全县党员发展到66人。4月,中共西路工委改为中共西路特委,中共永寿特别支部亦改为中共永寿县委。严克伦任中共西路特委组织部部长兼中共永寿县委书记。9月,县委组建了东乡、西乡、监军镇区委(下辖19个党支部),党员增至180人。
1938年冬,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策的重点由对外转向对内。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会后又颁布了《限制异常活动办法》等文件,不断在各地制造反共摩擦事件。使卢沟桥事变以来出现的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受到严重破坏。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为挽救逆转的时局,7月发表了《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在政治上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口号,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国民党的投降反共逆流进行不懈的斗争。9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撤销地委组织,改设特派员。此时,严克伦任省委副特派员兼中共永寿县委书记。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在组织上作出了《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强调“在目前的政治形势下,党的发展一般应当停止,而以整顿、紧缩、严密和巩固党的组织工作为今后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为贯彻中央这一重大决策,中共陕西省委及时作出了《关于开展党内教育的决定》,并于次年初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如何巩固党和审查党员成分等问题。以严克伦为书记的中共永寿县委采取一系列措施贯彻中共中央和省委的方针政策,在宣传党的三大政治口号、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反共活动的同时,举办党员训练班,对党员进行形势、任务、气节和党的秘密工作规定等教育,使永寿县党组织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得到巩固。
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后,反共活动日益猖獗。国民党顽固派采取法西斯独裁手段,强化特务统治,大肆囚禁、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这时,永寿籍共产党员长孙仁宣叛变,他串通国民党永寿县党部执行委员会指导员张恒忻、县长王孟周、特务王志英联名向国民党陕西省党部调查统计室密报,指控严克伦等人秘密聚会,进行共产活动。
1939年12月8日,严克伦被捕,永寿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共永寿县委暂时解体。在国民党陕西省党部,面对酷刑审讯,严克伦镇静自若、宁死不屈。1940年1月,严克伦被关押到咸阳青年劳动营。他冒着被活埋的危险,逃脱国民党当局的追捕,经中共陕西省委介绍奔赴延安学习。
参考资料:
①中共永寿县委组织部编:《中国共产党陕西省永寿县组织史资料》(1936.12~1987.10),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②1983年12月10日永寿县委党史研究室与严克伦的谈话记录。
③永寿籍地下党员的谈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