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游击队的一点情况[1]

王保民

1932年秋,我们武字后区组建了游击队,由邓子敬领导,昼伏夜出,活动在马额一带。

是年冬,黄子文(黄成章)通知我们游击队集合北撤。我们在成线坡集中,共47人,三十几支枪,由黄子文、金天华率领向高山槐一带出发。和我同去的有张福海、王金胜、于德祥、黄永浩。当时,渭北游击队的支队负责人有康尚武、沈世俊、王金胜等人。

1933年部队途经高山槐到杨家店子与红二十六军会合,在那里开了三天会,黄子文、金天华、康尚武等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内容我不清楚。会后,黄子文带领我们21个战斗员护送两个人,一个是阎红彦,一个是谢浩儒(谢子长),一直送到马额梁上,阎、谢二人流着眼泪和黄子文握手告别。黄子文回到武字区。

杨家店子会议后,我们随红二十六军一起行动,行至衣食村,康尚武因违犯军纪被士兵委员会枪毙。上级派黄子文、金天华等人上来整顿游击队,将游击队分为两个中队,第一中队负责人记不清了,第二中队队长王玉才[2],指导员王瑞琪,我被编在第二中队。

改编后,部队行至香山附近,省委来了位穿长袍的人,指示部队火烧香山,我们随红二十六军一起参加了这次行动。

火烧香山后,我们与红二十六军分开活动,红二十六军向西游击,我们渭北游击队仍留高山槐、让牛村、华里坊一带活动。直到春节过后行军到了屯里,黄子文来召集我们开会,宣布游击队压枪解散。


[1] 根据王保民1984年8月23日谈话记录整理,标题是本书编者加的。

[2] 据1933年2月7日《天华给中共三原中心县委的报告》称,队长为赵玉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