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林
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年轻的共和国一面要在多年战争废墟上建设自己的家园,又要节衣缩食、紧缩物资,支援朝鲜。为此,毛泽东在1951年全国政协会上,提出要在全国开展”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运动。
增产节约运动在全国工衣业战线展开后,揭发出诸如刘青山、张子善之类干部存在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等问题,之后在其他地方又揭发出不法资产阶级拉拢腐蚀干部,向国家机构派遣代理人,大肆进行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和盗窃国家经济悄报的现象,因此,中共中央于1951年12月和1952年1月,相继发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并很快在全国各大城市展开,进入高潮。白水县的“三反”“五反”运动,在接到上级指示后,于1952年1月9日开始。运动首先在县级机关进行,刚开始的几天,县级各单位只是暴露了一些表面问题,没有涉及更深的层次。
2月初,县委将全县568名县、区、乡干部集中在县城,全面开展“三反”整风运动。经过学习文件,打通思想,个人交代、查账算账、调查谈话、突击队配合等办法,绝大多数干部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问题基本暴露。2月中旬,县级机关“三反”运动转入“打虎”阶段,经过第一阶段的工作,暴露出有大小贪污问题的干部380多人,侵吞国家财产两亿多元(旧币),占干部总数的66.9%。其中贪污千万元以上,被定为“老虎”予以逮捕的27人。在定案处理阶段,经过复查,大部分降为于万元以下,极个别的给予定案处理。这些干部根据情节轻重,有的受到了刑事处分、行政处分,有的受到警告、记过处分,有的被降职、撤职。
区乡两级于部的“三反”整风运动与县级“三反”同步进行,农村不脱产干部的“三反”运动也随之开展,主要分为以动员农村春耕生产为主,积极收集材料的准备阶段和进行“三反”“打虎”两个阶段。有80多名干部自觉暴露了自己的贪污受贿、铺张浪费、打骂群众的不良作风等问题。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也和县级“三反”同时进行,搞了不到一个月,因上级指示暂时停止。5月15日,全县“三反”“五反”工作基本结束。
白水的“三反”“五反”运动,主要解决了当时建国初期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我县干部的侵蚀,提高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觉悟,树立了廉洁朴素的社会风尚,对恢复白水经济建设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运动中也出现了刑讯逼供、擅自关押千部、迫使变产退赃等一些过火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当时的思想水平、工作方法不当造成的,也是在以后历次群众运动中应该引以为戒的。
(整理:梁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