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维[1]
新中国成立后,个别干部经不起考验,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有的不深入实际,不了解下情,官僚主义严重;有的强迫命令,甚至发生了贪污腐败行为。在城市工商界也出现了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甚至出现向赴朝志愿军慰问品中掺假以谋取暴利的行为。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中央决定开展“三反”“五反”运动。1951年底到1952年上半年为“三反”运动,1952年上半年到年底为城市“五反”运动。
1952年春季,我从陇县县委去宝鸡地委干校学习(当时我是陇县杜杨区区委书记)。这时宝鸡地区各机关单位的“三反”运动已经开始。地委在西关宝鸡中学操场召开了大约千人参加的干部职工大会。我们干校学员全部参加了。时任地委书记的鱼得江同志在会上作了在全区开展“三反”运动的动员讲话。他在讲话中讲了开展“三反”运动的重大意义和工作安排部署,还举例揭露了扶风某县长贪污腐败的情况,并当场宣布撤销其县长职务。这样全宝鸡地区的“三反”运动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我在宝鸡地委于校学习了不到一个月,就回县参加陇县县委机关的“三反”运动。当时县上正在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大约有300人参加。在县委直接领导下,在以地委宣传部长魏进德同志为组长的地委工作组具体帮助指导下,运动大张旗鼓进行。“三反”运动的进程大体是这样的:首先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认识,进行思想动员;其次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每个同志作自我检查,就是否有贪污、干部作风、官僚主义等问题开展自我批评,自我检查交代自己的问题;三是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重点批评帮助一些犯错误的干部;四是进行整改,建立健全各项反腐倡廉的制度,搞好机关单位工作。
运动的进展总的说是好的,但也存在着“逼、供、信”等过火行为,错整和冤枉了一些好干部、好同志。有的同志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个别人还被关进了监狱。那时把打击大的贪污犯叫做打“老虎”。自我检查交代贪污受贿1000元人民币,就算为“老虎”。据我所知宝鸡地区各县在“三反”运动中打的“老虎”一般县有六七十,有的县上百。当时陇县就打“老虎”90多个。这自然是扩大化了,过了一两年后,除少数查实确有问题的人以外,一般都是虚假的,按照当时中央有关政策文件精神,都一一平反纠正了。时任中共陇县县委秘书的王某是位老党员,“三反”运动中,对他搞“逼、供、信”硬说他有贪污行为,还进行车轮战术,强迫他坦白交代,逼他交代的是假情况,因为是假的,后来给平反纠正了。
“三反”运动后期,大约是1952年夏季,在县城工商界开展了大规模的坚决的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涌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以配合党政军民内部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为了搞好“五反”运动,县委把全县划分成四个组(住乡镇的集中到县上),由县委派员,具体帮助指导,全面开展“五反”运动,具体方法是在学习文件,提高认识,消除顾虑的基础上,检举揭发“五毒“行为。陇县是个小县城,工商业不发达,存在问题不多,只是进行了一次正面教育。当时全县经济结构中,国营经济是主要的,掌握着全县整个经济命脉,占领导和统治地位,私营经济商业户是少数,资金也不多,所以运动中也没揪出“五毒”分子。
实事求是地说,建国初期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成绩是主要的,对于巩固国家政权和发展经济建设都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这是不容置疑的。
注释
[1]张新维,时任陇县杜杨区区委书记,后任原宝鸡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