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陈团起义

春天来到了涡河、北淝河两岸,树木绽开新叶,阳光欢快地在树叶上闪烁、浮动。一夜无声细雨,濡湿了大地,嫩草上凝聚着透明的水珠。在这迷人的春天里,彭雪枫、张震、肖望东率领新四军第四师部队,满含愤怒,与顽军连续血战。由于顽军集中优势兵力,以土匪做内应向四师进攻,迫使该师进驻北淝河以北的狭长地带。

一天中午,四师侦察兵押着一个30多岁的小学教员到司令部,向彭雪枫报告:“师长,这个'奸细'是从重庆来的,我们从他身上搜出了国民党谍报人员证件及李仙洲的九十二军一四二师侦察证……”

“奸细?”彭雪枫一愣。此人被五花大绑,满身泥巴,毫无惧色。

“奸细”见到彭雪枫大叫一声:“彭师长,我可找到您了!”

彭雪枫诧异地问道:“怎么,你认识我?”

“是的。”“奸细”点点头说,“我有要事向您报告。”

“你叫何名?”

“王兴纲。”

彭雪枫急忙上前解开他身上的绑绳,笑着说:“我已接到电报,正等你来哩!”

王兴纲递来一封密信,彭雪枫边看边关切地问:“你一路辛苦,饿坏了吧?”连忙叫炊事班给客人弄饭吃。

原来这个王兴纲是我党地下党员,长期在国民党商震将军所属三十二军工作,后来调任国民党九十二军驻重庆办事处主任。前不久,他接到我地下党员、现任国民党九十二军一四二师四二五团团长陈锐霆的密信,信中报告了该团挺进阜阳地区的近况,并隐晦地给王说:“弟不能带队攻打新四军。”王兴纲把陈锐霆的来信交给党中央驻重庆代表叶剑英同志,请示怎么处理。叶剑英考虑一四二师对面是新四军第四师,及时派王兴纲来皖北沟通彭雪枫与陈锐霆的联系。

王兴纲途经西安、洛阳等地,直奔四二五团与陈锐霆见面,互相谈了近况。接着,他到四二六团驻地河溜集看望学友,不巧被曾给商震当过马弁的该团团长赵云飞发现,电令担任涡河河防的三营营长庞馥廷将他抓获。庞是陈锐霆的学友,陈向赵云飞应付说未见此人,并让赵将此人放了。当夜,庞派人用小船把王兴纲送到涡河东岸。之后,王兴纲被我侦察员抓捕,误认为是“奸细”,押送到四师司令部。

吃过午饭,彭雪枫与王兴纲长谈起来。彭雪枫和悦地问:“你与陈锐霆商谈的情况如何?”

王兴纲有条不紊地介绍道:“一四二师原系商震旧部,后由李仙洲的九十二军指挥。陈锐霆原是商震部下的炮兵连长,后去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第二期学习,毕业后任四二五团团长。他在这个师颇有影响,营连干部不少是他的同学。师长傅立平初隶李仙洲部下,人地生疏,多次拉拢陈锐霆为他效劳,并送一本罗瑞卿著的《抗日军队的政治工作》,还嘱咐他与新四军打交道,读这本书‘,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么!陈锐霆率部在小王庄打败日寇一个小队时,傅立平给他送手表纪念,还透露要提升他当副师长。尽管好意居多,陈锐霆担心明升暗降,夺去他的兵权……”

彭师长凝神静听。停了一会儿,王兴纲继续说:“皖南事变后,一四二师奉命攻打你师,推进到涡河西岸,途中发现你师一部兵分两路向西运动,傅立平严令陈团侧击你部。陈锐霆接到命令,拖到天黑,未放一枪一炮,使你部安全通过。陈团抵达涡河西岸龙亢西南地区待命后,国民党重新调整部署,以何国柱的两个骑兵师为左翼,一四二师为右翼,企图打垮你师。顽军将四二五团、游击十四支队、骑八师一个骑兵连编为第六总队,由陈锐霆指挥,准备渡河向你师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陈锐霆得知战情,当即派团指导员屠风麟换上便衣,在驻地秘密联系我党交通员报告军情,让你们做好避战准备。但因他打扮得与众不同,无人敢接近,只好返回团部。正在他们焦急之时,我来到陈团,与陈锐霆接上联系……”

彭雪枫听了王兴纲的介绍,说:“在敌伪顽把枪口对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的关键时刻,陈锐霆同志的革命行为令人敬佩!九十二军、骑二军调来不打日军,却集中兵力攻打我师。今年2月下旬,日军80多辆汽车满载官兵、枪弹攻打肖县、宿县、蒙城一带,追赶国民党五十七军两个团,士兵落水淹死不少。我调兵拔刀相助,打了一个胜仗,可惜主力部队被他们牵制,不能将敌全歼。近日来,敌人又在风台、田家巷一带把守渡口,不准我军过河,准备攻打淮河北岸,板桥的鬼子扬言扫荡涡河两岸,老百姓心神不定,传言四起,都说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啥不打鬼子,反而打自己人。俗语说:‘人言可畏’、‘失人则亡’,他们来打我军,放纵鬼子横行霸道,难道不怕千万老百姓咬牙切齿骂爹骂娘吗?难道能忍心看着千万的同胞生灵涂炭吗?……”彭雪枫越说越气愤,等冷静下来才说:“陈团那里头绪繁多,战况复杂,斗争异常尖锐,我要派一位得力干部前往,才能胜任。”

这时,师侦察科长罗会廉从战场回来了。他胆识过人,英勇超众,专精侦察业务。彭雪枫与罗会廉仔细地分析了陈团内部的情况,决定派他化装成一个做生意的人,与陈锐霆联络。过了两天,罗会廉来到四二五团,一见陈锐霆就当众说:“陈兄,我是你的晚几班同学,你还记得吗?”

陈锐霆笑脸相迎,说:“记得,记得。”

“现在国难当头,民不聊生,教书难以养家糊口,我只好弃文经商。前不久,我们经理让我在此地收购了一批土特产品,特请老同学帮助我们通过涡河关卡。”

“你一路辛苦,快到屋里用茶。”

两人进入房内,罗会廉告知陈锐霆:“王兴纲已安全到达新四军第四师,他把你的情报给彭师长讲了,我师已做好迎击顽军的准备,今日特派我与你联络。”

夜里,罗会廉向陈锐霆讲了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组建以及彭雪枫师长率领部队南征北战的情况。陈锐霆感到他沉着谦虚,朴实无华,深感相见恨晚。为此陈锐霆要求他转告彭师长,由他们两人经常联络为好。罗返回第四师将此间详情报告给彭师长,彭派他与陈锐霆联络。

4月中旬的一天,罗会廉来到陈团,陈锐霆焦急地说:“我天天盼你来!”

罗会廉发现陈锐霆神情异常严肃,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急忙问道:“近日发生何事?”

陈锐霆压低声音,将战况告诉了罗会廉。事情的经过原来是这样的:4月初,陈锐霆奉命率部渡过涡河,向褚集以东地区前进。前卫骑兵连打败了我军一个小分队,打死打伤我20多人,将俘获的我军14名伤员抬送到团部报捷。陈锐霆目睹这些革命同志负伤后的惨状,心如刀割。数日来,他彻夜难眠,心想:一个共产党人,指挥顽军攻打新四军,残杀革命同胞,无疑就是犯罪。

罗会廉听陈锐霆这么一讲,心里也很难受。他安慰道:“你别悲伤,现在要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报仇。”

陈锐霆说:“我已考虑再三,决心率部起义,回到革命队伍里来歼灭日伪。”

罗会廉听着,异常激动地说:“好啊!皖南事变国民党搞掉我新四军那么多人,现在来一个皖北反内战起义是正当的。目前,我师正处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你率部起义,重回抗日战场,增加抗日力量,这种英明果断光明正大的举动,实为抗日革命军人之楷模。我估计上级会同意的,你先做好准备工作。”

紧接着,两人分析了起义的全部条件后,互相告别分手。

罗会廉返回第四师师部,及时向彭雪枫汇报了陈锐霆提出率部起义的要求,彭师长大为高兴。他深思熟虑地问:“你们分析陈团起义的有利条件没有?”

罗会廉思索着说:“我和锐霆认为:一是陈团没有反共的历史,对打内战不很积极;二是全团有三四个团营干部、两个连长同情我党,对蒋介石反共内战不满,可作为骨干使用;三是我方掌握兵权,随时能够调动部队,机动范围很大;四是该团远离师部10余里,靠近我师,可以得到我军的策应和掩护。”

“那么,不利因素呢?”

“我们认为:一,没有党的基础,战斗环境中交通联络不便;二,连以上干部约近半数家属在湖南大后方,他们有后顾之忧;三,国共两军交战以来,伪顽处在胜利地位,有的官兵认为我新四军不堪一击;四,陈锐霆虽然在部队影响甚大,但在重大利害关头难以控制全团。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考虑只有用军队命令形式,把全团带到我军能够控制的地区,在我党我军掩护下,立即宣布反内战起义,及时进行整编,派进我军人员,控制全团。对于马彪骑八师的20多名骑兵,随队带走。游击十四支队牛肃久部70余人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不易带走,如果该队向我腹地大举进犯,立即全歼。”

彭雪枫听毕,高兴地说:“好,你们分析得好!陈团起义影响甚大,首先给当前正在进行剿共内战的亲日派以最严重的打击,告诉他们的阴谋不能得逞;鼓舞全国军民,安慰苦难中的豫皖苏边广大同胞,使大家看到反共内战的祸害是能够制止的;为国民党的官兵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只有枪口一致对外,联合抗日才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这件大事,必须慎重对待,及时上报党中央批准。”

16日深夜,彭雪枫接到三十二团电报:陈锐霆派团指导员屠风麟、副团长孙兴魁送来密信一封,内写罗会廉走后不久,九十二军军长李仙洲得到蚌埠敌人增兵,可能出动向西扫荡。电令一四二师派陈锐霆率部撤到河溜、龙亢间陈溜子附近。发现敌人出动立即撤到涡河西岸。目前陈团大部分中级干部对国民党反共内战不满,强烈要求立即起义,开往安全地区。如果错过时机,以后不易动作。同时提出,请求彭雪枫帮助,派人领导。陈团决定19日黄昏后发动起义,以上的准备工作最迟在18日20时以前告知。

彭雪枫马上发电将陈锐霆率部起义一事报告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王稼祥、叶剑英当即回电表示同意。中央军委首长说:“为了政治上打击蒋介石反共,军事上迟阻李仙洲援韩德勤,同意陈团在坚持团结,坚持抗战,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下光荣起义。”要求彭雪枫做到四点:“掩护陈团到安全地带,照外围军的待遇,使其军心巩固,抗战情绪提高;用陈团反内战事实,实行广泛宣传;付托雪枫代表党中央及军委慰问陈锐霆同志及全团将士。”彭雪枫读完电报,立即派罗会廉赴四二五团,向陈锐霆传达中央军委首长的指示,嘱咐陈团从各方面做好起义准备。并要求陈锐霆4月19日夜率部到达小营集以西谭大庄,靠近我三十二团驻地,20日早晨罗会廉与陈锐霆在陈巷子会面,共同研究起义行动事宜。

19日下午,罗会廉找到陈锐霆,及时传达了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和彭师长的部署。当时,陈锐霆与屠风麟、孙兴魁商量,立即召集三个营的营长开会,说明了要把部队带到敌后抗日的地方,与新四军一起打日本鬼子。一营营长王玉泉、二营营长王国纯、三营营长董维斌先后发言表态,决心带队随团一起行动,与新四军共同攻打日军,救国救民。会后,陈锐霆将这一情况急告罗会廉转达给彭师长。

晚饭后,部队集合完毕,二营、直属队和骑兵连按时到达,一、三营营长动摇,率队向后开去。由于时间紧急,陈锐霆带领1000余人连夜行军,到达谭大庄。

清晨,罗会廉带着陈锐霆与彭雪枫会面。陈锐霆心情难以平静,望着面前这位威武的将军,不知说啥好。

彭雪枫走上前来,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锐霆同志,你辛苦了。”

陈锐霆汇报了两个营长动摇的经过,沉痛地说:“师长,这次起义我缺乏经验,工作没有做好,只带来100余人。”

彭雪枫安慰道:“会廉同志报告了你团的近况,如此庞大部队,成份又十分复杂,毫无党的基础,你能够带出1000余人,实属难能可贵。你率部反内战起义是正义的行动,这对国民党亲日反共派是一次沉重打击,也是对我军反顽斗争最有力的支持,我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

“彭师长过奖了。”陈锐霆说,“在亲日派剿共之时,我们共产党人理应为国解难,为民分忧。”

彭雪枫仔细地望着陈锐霆,顺手掏出一份电报递给他,说:“毛主席、朱总司令、王稼祥、叶剑英同志来电委托我代表中央和军委慰问你和全体将士,我特意带来电报给你看看。”

陈锐霆接过电报细看一遍,激动地说:“我衷心感谢中央首长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说完递给彭师长一封书信,上面写道:

立平师座钧鉴:

年来职等追随左右,转战南北,出生入死,朝夕未尝稍离,得承钧座教诲提携,见逾骨肉,于公于私,每感激零涕,此身固早许国,抑亦早许公耳。不幸抗战中途,顿生挫折,团结大局突被破坏,剿共内战竟不可免。我师遂亦横被驱迫,轻离抗日阵地,卷入内战旋涡,遂使昔日之友军觌面成敌,尸横战场,伤亡无非自家骨肉,每谒我公,辄慨然太息,固知剿共內战,殊非钧座之本意。职等自是以我公之意为己意,三月以来,尤触目惊心,悲痛无拟!至若因內战而引起友邦之责难,海外侨胞之愤恶,从而厌战思家,逃亡减员,一发而不可收拾。长此以往,我光荣灿烂抗日主力之一四二师,即不消失于內战,亦必自行瓦解。职等中夜彷徨,焦思无策,既惧无以对国家之殷望,尤惧无以对钧座之倚畀。事处两难,苟安无足济事,更不忍因执行反共命令致陷身国家民族于不堪设想之境。受从职部全体官兵之公意,自动停止毫无意义之內战,开赴指定地区抗日,并与皖北新四军及其他一切抗日部队,切取联络,集中力量,比肩抗日。窃思倘因此而制止內战,挽回垂危之时局,虽粉身碎骨在所不辞。迫切陈词,至祈鉴察。

敬颁

钧棋!

职陈锐霆率全体官兵佐谨呈

4月19日

彭雪枫读完此信,赞不绝口,后给《拂晓报》社记者,让报纸在4月26日发表。他从一个文件包里取出一张军事地图,展在大家的面前,对陈锐霆说:“今晚你率部出发,从西寺坡附近越过铁道,经过花庄等地,第三天就能到达天井湖以东我皖东北根据地了。我已派人提前出发,做好沿途伪据点的工作,安排你们通过津浦铁路。”

大家蹲下来,仔细地看着军用地图。

彭雪枫又说:“你要求我派人帮助,现已调配好了,准备尾随你们一起过路东,在适当时机就派下部队。负责人方中铎同志上过民国大学,曾与旧军队打过交道,又有我部团领导工作的经验。王兴纲同志也一起前往,遇到困难共同商量克服。到达路东根据地后,那里有九旅旅长张爱萍同志做接应与掩护,可以使你们安全到达休整地点。同时,我让《拂晓报》社的记者写出文章,宣扬你们的抗日之壮举。”随后,他又详细地交代了注意事项。

陈锐霆站起来认真地记着,显得异常激动地说:“彭师长把什么问题都给我们想到了。愿我们为实现党所领导的这次起义而冲锋陷阵,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彭雪枫也霍地一下站起,抓住陈锐霆那火一般炽热的大手,语意深切地说:“锐霆同志,你们对这次起义,既要从最好的方面努力,又要从最坏的方面准备,精神上不能麻痹,意志上不能松懈,随时都要防止突发事变。只要我们不怕流血与牺牲,就能克敌制胜。”

陈团官兵长途跋涉三日,安全到达郑集。此地距离我第三师九旅二十七团较近,该旅旅长张爱萍、政治部副主任张震寰等人前来慰问。张爱萍跟陈锐霆、屠风麟、孙兴魁等同志一一握手,又互相作了介绍,显得十分亲近。

张爱萍望着起义队伍,惊喜万分。他兴奋地紧握住陈锐霆的手,异常激动地说:“三个晚上我都没有睡好觉,生怕你们在途中发生意外。现在,你们拉出来100余人,真了不起。”

陈锐霆、屠风麟、孙兴魁听着这话,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25日,九旅召开了欢迎陈团起义大会,张爱萍、陈锐霆都讲了话。会后,方中铎等同志作为共产党和新四军的代表,公开在陈团露面了。

这时,陈团不少官兵议论纷纷。有的说:“唉,我们打胜仗的部队为啥要投降装备差的新四军?”有的说:“这里条件差,家属在大后方无衣无食,将来要饿死的!”

陈锐霆、方中铎、屠风麟、孙兴魁、王国纯等同志在做好骑兵连长金子才等工作的同时,主动向部队作解释说服工作。

陈团架设的电台重新开放后,传来党中央的电文,对起义部队的政策作了重要的指示:陈团起义,是九十二军自己内部的事,以后仍打第三十一集团军九十二军旗帜,改称独立旅。我对陈团官兵以友军相待,“坚决执行一个路线的转变,使全团掌握在党的领导下,主要军职以党员与可靠分子充之,但须团结一切不反共的中间分子。对动摇分子取感化说服政策,须坚决清除反共特务分子,礼送出境(不加杀伤),对他们的容忍是危险的。在陈团内部须发动一个对蒋介石对汤(汤恩伯)李(李品仙)对封建制度的仇恨心理,方能使军队彻底转变。”中央军委的电报是打给彭雪枫同志的。他速将4月20日电文转告陈锐霆、方中锋等人,并要求他们坚决清除反共特务分子。

起义部队一时难以分清谁好谁坏,未能早日执行彭雪枫“对不稳分子断然处”理的指示,结果发生了二营副营长边长发勾结几个暴徒煽动部队哗变的事情。

4月30日,陈团奉命向半城进军,当天夜宿泗南县崔村周围。深夜12时许,二营副营长边长发带领暴徒,暗杀了二营营长王国纯,由团部王副官带路,骗过门哨,开枪打死警卫战士葛波玉、刘书贵、朱云祥,然后端着刺刀向陈锐霆的住房冲来。刚刚入睡的陈锐霆听到枪声,穿衣冲出门外。边长发他们挥动刺刀向他刺来,他用双手拨开刺刀,手被刺破流血。紧接着,三把刺刀向他刺过来,陈锐霆用手拨开两把,另外一把刺进他的胃部。当他转身回房时,不幸肺部被边长发刺中,倒在地上,血流不止。他忍痛用受伤的血手在脸上涂抹一下,躺在地上佯死。四五个暴徒冲进屋内,用手电一照,发现他已经“死去”,又向他打了一枪,子弹擦衣而过,暴徒慌忙逃走。

边长发他们冲进屠风麟、孙兴魁住房,双方对打一阵子,不分胜负。这时,一个执枪的暴徒开枪射击,屠、孙二人身中数弹,含恨倒在血泊之中。与此同时,十多个暴徒分别冲人我第四师派往陈团工作的干部刘镇瑜、刘福庆、李天民、朱宜君、刘志隆等同志房中,将他们暗杀。暴徒误杀了两个房东,才使方中铎、王兴纲得以幸免。

在暴徒们的煽动下,陈团起义官兵大部分叛逃。途中,边长发下令派一个叛军排长带着10多个叛兵返回崔庄,要砍下陈锐霆的头回去找师长傅立平领赏。这一伙暴徒刚进崔村,就被我九旅一部全部歼灭,为牺牲的战友报了仇。

陈锐霆全身负伤多处,流血过多,昏迷不醒。警卫连排长张化南、警卫员刘宝珍以及起义部队留下的同志,把他抬到我军卫生队抢救过来。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专程赶来,代表华中局、刘少奇、陈毅、张云逸向他慰问并让新四军第二师医院为他治伤。不久,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叶剑英向他发电慰问,文中说:

正当反共军不顾大敌当前,大举进攻我党我军的时候,你在我党的同意下,毅然起义,捷报传来,全军庆幸。不幸反共分子递逞毒谋,致许多同志殉难,你身负重伤,这是我党我军的损失,特电向殉国同志深致哀悼,并致深切的慰问。愿你善自珍摄,早复健康,为党的事业继续奋斗!

陈锐霆手捧电文,认真读过,内疚与感奋之情交织在一起,不禁热泪盈眶。他想起彭师长为四二五团起义花费了不少的心血,这位领导人在路西战斗中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一定心里很难过。他想起死去的烈士,面前浮现出他们的身影,不由得伤感之情倍增。他想起党和人民的热情关怀,对自己的失误不加责怪,心里更加难受。陈锐霆伤愈后,跟随陈毅军长前往苏北,进入华中局党校学习。

-----------

①采访陈锐霆少将谈话记录,1984年5月7日。

①采访陈锐霆少将谈话记录.1984年5月7日。

①《拂晓报》,1941年4月26日

①采访陈锐霆少将谈话记录,1984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