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痛悼战友鲁雨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隆冬过去,迎来了战斗的春天。1940年2月1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期间,鲁雨亭率领的永城抗日游击队改编为六支队一总队;我党领导的西华部队第七路军胡晓初、侯香山部改编为六支队二总队;肖县、宿西地方武装整编为六支队三总队;另有张爱萍领导的四总队。这时六支队已有了3个主力团、6个简编团及地方武装1700余人。在兵强马壮、军民欢喜的日子里,新兴集李家湖堤岸上的杨柳飞絮漫天飘洒。傍晚时分,湖里一片蛙鸣。

这时,日伪军对豫皖苏边区发动了疯狂的“扫荡”。3月17日,驻徐州的日军二十一师团师团长桑木指挥300余敌,由肖县、砀山、黄口、临涣集等地出发,向我肖县、宿县、永城地区发动进攻。为了迎击来犯之敌,彭雪枫、张震指挥新四军第六支队四处出击,展开游击战,偷袭敌烈山煤矿,烧毁弹药库,夜袭张大屯,围攻王白楼,血战李石林,打得敌伪焦头烂额,损兵折将100余人。一天,日本“天皇御问团”在日军佐野联队长带队护卫下,对日军二十一师团、骑兵第十四团进行“御问”。彭雪枫得知这一情报,急令鲁雨亭一总队一部,埋伏在阎井附近,当“天皇御问团”和卫队乘汽车经过此地时,我军猛烈射击,四面围攻,打得敌死车翻,击毙“天皇御问团”全部及佐野联队长等人。此战获胜,日本天皇大怒,发电令日军驻华总司令冈村宁茨为“御问团”报仇。

4月2日傍晚,彭雪枫坐在新兴集东街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部里,正为《拂晓报》写社论。突然,一总队侦察参谋泪流满面地推门进屋来了。彭雪枫料定发生了什么意外,急切地问道:“出了什么事?”

“鲁总队长,他……他……”

“他怎么啦?”

“他壮烈牺牲了!”

噩耗传来,像一声炸雷响在彭雪枫的头上,他两腿发抖,问道:“谁派你来的?”

“孔石泉政委派我前来向你汇报。”

彭雪枫竭力克制住自己的感情,先让侦察参谋坐下,焦急地打听战况。

4月1日清晨,敌人纠集日伪军300余人,配合汽车30余辆,步炮联合,由砀山、永城、王白楼、黄口分四路向我新四军第六支队一总队、三总队驻地芒砀山下的山城集一线围攻。

鲁雨亭总队长、孔石泉政委、许遇之参谋长将部队化整为零,占领僖山、陶山等山头,与敌人展开激战。日军的钢炮发射了近百发炮弹,落在我军阵地上。战士们沉着地掩蔽在山上,严阵以待。当敌人冲锋时,战士们猛烈投弹、射击,多次将敌人打退。激战到下午,鲁雨亭率领一部从山上直冲而下,抢占了李黑楼,与敌血战。

李黑楼北靠山城集,南控交通要道,是夺取此战胜利的重要之地。各部与敌激战时,敌人集中兵力把矛头指向李黑楼。霎时,阵地上机枪“咕咕”直叫,步枪声阵阵,炮声隆隆,树草燃烧,硝烟弥漫。鲁雨亭跑到特务连的阵地上,看见一队队日军向我阵地上扑过来,他大吼一声:“准备——打!”随着话音,机枪、步枪吐出火舌,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敌人乱喊乱叫,倒下去几十名。这时,敌炮弹也落在我阵地上,炸死炸伤了一些战士,活着的战士挺身而出,立即占领有利地形。鲁雨亭看着这种场面,心里十分难过和敬佩。他怒目圆睁,直视着敌群,看见敌人距离我阵地不远了,挥手喊道:“快狠打!”机枪子弹和手榴弹又一起飞向敌群。鲁总队长发现身边一位机枪手壮烈牺牲,双手抱起机枪,“哒哒哒”向敌群一阵横扫,鬼子死伤一片。一个战士赶快爬到鲁雨亭身边,着急地说:“总队长,这儿危险,我来打!”鲁雨亭哪听战士的话,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此后,鲁雨亭来到李黑楼东南角,在继续指挥部队与敌作战时,一颗流弹打伤了他的鼻子,血流不止。他用手擦了擦,仍然指挥部队激战。后来,他多处负伤,仍然带伤指挥部队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冲锋。

下午5时,部队伤亡较大,阵地上敌众我寡,无法突出重围。鲁雨亭对大家说:“同志们,此次战斗,我们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围攻和夹击,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我们一定要发扬不怕牺牲的精神,为烈士报仇,誓与阵地共存亡!”他的话筒短有力,声如炸雷,震撼山谷。

阵地上,战士们手握钢枪,齐声喊道:“誓与总队长在一起,与敌血战到底”!

这吼声,惊天地,泣鬼神,气贯长虹。随之,鲁雨亭指挥部队从四面八方朝敌群冲去,与敌展开一场惨烈的白刃战,直杀得鬼子尸横遍野,血肉横飞。敌人用汽车拉着300多具尸体,狼狈逃窜。突然一颗流弹从左翼飞来,击中鲁总队长头部,血从发际流出,染透衣衫,他喃喃地说:“……党……万岁!”

鲁雨亭壮烈牺牲了。战士们怀着复仇的怒火,奋不顾身,杀人敌群,血战至晚,荣获大胜。

彭雪枫听了鲁雨亭壮烈殉国的经过,泪流满面,悲愤得说不出话来。

侦察参谋说:“司令员,带我们去报仇吧!”

彭雪枫擦干眼泪,镇定地说:“鲁雨亭死得光荣,浩气长存,重如泰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坚决为死难的烈士报仇!”

彭雪枫送走侦察参谋,瞧着桌上放的一张《拂晓报》,报上刊登着鲁雨亭写的《“友爱”的简历》一文,文旁配有李克弱为他速写的演说肖像。触物生情,思绪万千,一件件往事浮现在他的眼前。

去年,游击支队在书案店驻防时,彭雪枫听说永城东北山城集有个鲁雨亭,原名鲁鸿达,从小聪明机智,爱读诗文,胸怀大志,好鸣不平。他7岁入学,12岁高小毕业,16岁考入河南法政学堂,19岁弃文学武,进入国民党开封军校,毕业后曾任掌旗官、军法官、军法处长等职。后转入政界,任建国豫军军法处主任兼总部秘书,后任军阀孙殿英四十一军驻京办事处主任。多年来,他广交社会名流,熟知国民党内部腐败无能,决心保国为民。抗战爆发后,鲁雨亭蒙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推荐,任永城县县长。他走村串乡,联络爱国志士,组成了一支17人的永城县抗日游击小组,公开活动,枪毙汉奸赵春元,轰动了永城县。接着又采用“鸿门宴”的策略捉住民愤极大的汉奸郭恒新,俘敌60余人。此仗获胜,使得土匪闻风丧胆,狼狈而逃。鲁雨亭率领的永城抗日游击队在斗争中发展到900余人。彭雪枫准备派人与鲁部联络时,鲁雨亭却先派陈健平来到游击支队队部,联系抗日作战问题。彭雪枫立即选派张先舟、杜豪杰等同志到鲁部开展工作,很快说服了鲁雨亭。这时,张震参谋长与鲁雨亭倾心交谈,研究鲁部加入新四军的具体方案。离别时,鲁雨亭递给张震一份《雨亭自述》,要求入党,诚恳地说:“我愿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生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请党接收我吧!”张震紧紧握着鲁雨亭一双有力的大手,语重心长地说:“好啊!你胸怀大志,爱国忧民,抗日心切,党是十分欢迎的!”去年8月下旬,彭雪枫主持召开了支队党委会,批准鲁雨亭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鲁雨亭率部加入我军。

一天,鲁雨亭牵着一匹青白马来到新兴集,一见彭雪枫就说:“这匹战马是我们袭击砀山一支土匪部队缴获的。它跑如脱兔,静如处子,因为它敢与火车赛跑,所以起名‘火车头’,今日送给彭司令,作为我们倾心交谈的礼物吧!”

彭雪枫一看,这匹战马体高6尺,尖尖的耳朵,大大的鼻子,宽阔的胸脯,青白缎子一样闪光的皮毛,四蹄如钢铁铸成,确实是一匹难得的好战马。他一面道谢,一面把准备好的几本书送给鲁雨亭,说:“鲁兄慷慨赠马,本人深表谢意。我送给你几本革命理论书籍,算作永久的纪念吧!”

鲁雨亭打开一看,见是精装的联共党史和列宁写的《国家与革命》等书,乐呵呵地说:“彭司令勿谢,一匹区区战马算什么,你赠给我革命的理论,指路的明灯,我该谢您呀”!说完再三邀请彭雪枫上马一试。

彭雪枫利索地跳上马背。“火车头”奔驰起来如同疾风闪电,须臾,人马淹没在一片秋野之中,不知去向。正当人们寻觅之时,“火车头”又重现在眼前。彭雪枫简直陶醉了,赞不绝口:“好马!好马!”

从此,这匹驯良、勇猛的“火车头”成了彭雪枫的朋友。

转眼到了游击支队出征一周年。那天,纪念会场设在一个小村子的东头,是一片割过豆子的田地。战士们的武器上都插着红色的小旗,有人还抬着板报、出征画。下午两点钟,彭雪枫和鲁雨亭并肩走上主席台,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鲁雨亭用清朗的声音,亲切的口吻,开始了动人的演说:“亲爱的同志们……在我没有开始报告‘友爱’(即新四军第六支队一总队的代号)斗争史的时候,我先提一个要求,就是我代表'友爱'的全体同志向大家挑战,开展一个打胜仗的革命竞赛!我问一问'友爱'的同志们有没有这种勇气?”

“有!”一阵巨大的声浪滚过田野“。

那么,我们参加纪念大会的全体同志,是不是愿意接受这个挑战?”鲁雨亭又问。

“愿意!”大家齐声回答。

“好,明年的今天,我们大家比一比,看谁捉的鬼子多,看谁缴的枪多,看谁当英雄,看谁当好汉!”鲁雨亭讲完,会场上掌声如雷,经久不息。接着,人们纷纷应战,决心多打胜仗,多歼灭敌人。

一天夜里,彭雪枫、鲁雨亭两个知心战友彻夜长谈。谈到永城失陷后,鲁雨亭说他回到家中,告诉父亲城里抗敌不力是警兵所致。鲁紫铭老先生见儿子身上血渍斑斑,说话声音发哑,当即劝儿子携家属外出,自己留在乡间。鲁雨亭对父亲说“:您已年迈体衰,留下会添麻烦,儿心不安,我现任县长职务,不能离开永境,还望父亲先行。”鲁老先生不愿走。鲁雨亭“即哭告曰‘:父不用牵挂,儿虽心粗,但为抗敌救国,必期计出万全,请勿虑。’说完叫洋车,送父出永城县境。临别时,父问道‘:儿之志,父已知之,将来进行计划若何?’他泣不成声,简言告诉父亲‘:组织武装,坚决抗敌,加入共党,救国救民…’…”(鲁紫铭《雨亭儿生前的志趋及其政见》)。

叙谈到这里,鲁雨亭对彭雪枫说:“自从我部加入新四军后,上下同心,精神甚为愉快!我以身许国20年,今又以身许党,入党抱定牺牲决心与敌周旋,恨不能率数千名健儿杀尽日寇,飞渡东京,怒斩日皇头也。”

谈到抗战胜利之时,稳健、老练、惯于控制感情的鲁雨亭这时打开了感情的闸门,没有一点睡意。他们谈到未成仁当先成功,不成功必要成仁,如能做到成功成仁,才能为国家民族尽忠,为父母老人尽孝。他俩谈呀谈呀,天快亮了,鲁雨亭才关切地说:“司令员,你快睡吧,我告辞了。”

彭雪枫轻轻地说:“老鲁,我睡不着呀,今晚一定奉陪到底。”

在灯光下,鲁雨亭脸上露出笑容,笑得是那样的舒心。笑过之后,又继续说:“消灭日寇,建设国家,实现主义。将来革命成功,不知何样?”

彭雪枫笑着说:“那时国富民强,要比苏联十月革命之后好得多。”

“对!国家富强,列强不敢欺;人民有吃穿,心里喜洋洋!”

说到这里他俩相视而笑。他们一直谈到第二天清晨,红光满天,曙色照在窗纸上……

彭雪枫想着这些往事,不由得鼻子发酸,心里悲切,泪水滚滚而下。第二天,他从床上爬起来,取纸挥笔写道:

孔政委转刘子仁同志:

雨亭同志壮烈殉国,在公则损一良将,在私则失一良友。噩耗惊伥,悲痛欲绝。复念及雨亭尊翁紫铭先生,苍苍白发,远处异地,倘闻此信,将何以堪!盼即修书,安为劝慰。雨亭精忠报国,老先生生平之志因而得酬,尚望其勉抑哀思,为国珍重!

彭雪枫上江

4月3日,彭雪枫主持召开了党政军委员会,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追悼与纪念鲁雨亭同志,特决定七条办法:

一、军中以营或团为单位,地方上以区或联保为单位,普遍召开鲁雨亭同志殉国追悼大会。

二、函请政府下令将雨亭同志生长地山城集改名为“雨亭集”。

三、抗大第四分校图书馆命名为“雨亭图书馆”。

四、第一总队出版之报纸命名为《雨亭报》。

五、在永城择地树立“雨亭纪念碑”。

六、拂晓、永光、夏声各报均出纪念雨亭同志特刊。

七、搜集雨亭同志遗著,刊印纪念册①江。

会后,新四军第六支队将鲁雨亭牺牲经过和追悼活动详情上报新四军军部。同时,彭雪枫含泪挥笔给鲁雨亭烈士的父亲——鲁紫铭先生写信一封:

紫铭老伯:

雨亭兄于本月一日,指挥部队在山城集与敌血战,正在解决战斗之际,不幸弹中头部,壮烈殉国。雨亭兄自去秋参加敝军,即率部作战敌后,屡袭陇海沿线之敌,曾前后毙敌横山少佐、佐野联队长及北山大尉,功勋独建,捷报频传,敝党期望正深,国家倚界方殷。将星突陨,百战身死,噩耗惊传,全军将士悲痛欲绝,豫皖民众锥心泣血,誓拼全军之力,与敌搏战,再接再厉,继承死者遗志,完成抗战建国伟业,以慰先烈英灵于万一!

顷者雨亭兄遗体已经成殓,身后大事亦均略理就绪,除在各地表扬功绩,激励忠勇,通令全军举行壮烈追悼外,复建筑雨亭图书馆,树雨亭纪念碑,以期垂之永久。尚希高年珍摄,勉抑哀思。雨亭精忠报国,马革还葬,为民族争光,亦足为家范矜式。谨函驰陈,藉申慰问。

彭雪枫谨上

1940年4月3日

这封信刚寄出,彭雪枫接到一总队送来鲁紫铭先生远从四川万县写给儿子鲁雨亭的信,拆开一看,字里行间,以国事为重。首先肯定我方必胜,日方必败,并且嘱咐:“所望者,我方团结,愈加巩固,胜利愈要接近耳!”不久,鲁老先生接到彭雪枫的信,得知雨亭壮烈殉国,内心极为悲痛,挥泪写道:

雪枫将军:

读手示不尽恸哭,不能不恸哭,父子之间,天性使然,情难自己也!悲恸之余,又多方引以自慰者尚有数点:儿为抗日死,死得其时,此其一;疆场战死,死得其地,此其二;今日入党抗日救国,为争取国家民族之自由与解放而不惜以身殉主义,此其三;我之所以教子不过如是,儿志既遂,我愿亦偿,此其四;先生办理善后,纪念种种,虽以励生,实亦慰死,此其五;人生皆有死,只要死得其值,夫复何憾!所惜者,儿死太早,未能将倭寇驱逐国外,亲见其心悦诚服之三民主义彻底成功,九泉下不无遗憾耳。我一生教子不外宽之一字,凡儿有志,绝对放任。当永城失陷之二日,即教吾儿携眷外出,抗日之责,我一身任之,儿之县长任务我代行之。我儿坚决不从,总说父老不堪过劳。迄今思之,究不如留我抗日,我战死,我儿尚可继之。今吾老矣,不能报复国仇,以慰吾儿,此所以日夜锥心,几致眠食俱废也。现在血气两衰,不克逮回,拟以静养培植,俟精神恢复,定当携眷回籍,招集健儿,藉以臂助也。我儿事略,容当另详。至此心摇手颤,眼花头昏,不能再写。

弟鲁紫铭谨复

彭雪枫收悉这封感人的书信不久,鲁紫铭先生又寄来亲笔写的《雨亭儿生前的志趋及其政见》一文。文章言直意挚,内容生动,可看出鲁先生教子有方,一门忠烈,为国争光。

4月14日下午4时许,支队机关和直属队在精忠堂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会场庄严肃穆,四周墙壁上挂满挽联、挽帐和挽辞,灵堂内摆满了花圈,灵堂正中挂着鲁雨亭烈士的遗像。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委员会的挽联是:

芒砀山前征云暗,
毁家纾难,
振臂一呼,
豫皖苏边成劲旅;
李黑楼头血花飞,
英勇杀敌,
以身殉国,
党政军民吊忠魂。

哀乐声起,全体指战员含泪唱着《鲁雨亭同志挽歌》:

在反扫荡的斗争里,
在胜利的春天,
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
在斗争的最前线,

你毁家纾难,
循着那布尔什维克光荣的大旗!
战斗在豫皖苏边,
如今你的血,
已流尽了最后一滴!
向你,我们致最崇高的同志的敬礼!
你已活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要用敌人的血,
来作我们的祭礼!
我们要用战斗的胜利,
愿你的灵魂,安息!

在悲壮的歌声中,彭雪枫、吴芝圃、张震、肖望东带领大家向鲁雨亭烈士遗像行礼致哀,然后敬献花圈。

彭雪枫在会上讲了话,他说:“汉高祖斩蛇的芒砀是自古以来风云际会的地区,然而今天也产生了慷慨殉国的民族英雄鲁雨亭。他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崇高的理想牺牲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全体指战员的心里!他未竟的事业,我们来继承,他的美好理想,我们去实现!”

彭雪枫说到这里,声音哽噎,泪珠落在粗布军衣上。他接着说:“鲁雨亭同志为了发展抗日武装,卖掉全部家产,忍受饥寒,不怕困难,一心革命。以自己的鲜血和对党的忠诚,谱写出壮丽的篇章!他壮志未酬身先死,叫我们怎不难过!”

全场肃穆,许多人低声哭泣。彭雪枫语调高昂地说:“无数烈士的鲜血,洒满了中华大地。全军将士的责任不是悲伤流泪,而是继承死者的遗志,向敌人发起猛烈的进击!”

追悼会结束后,全体指战员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鲁雨亭同志殉国前,彭雪枫曾派人到四川万县去接他的爱人陈仲琴和孩子。返回途中,陈仲琴听到鲁雨亭在前线阵亡的噩耗,心情万分悲痛,泣不成声,难以自制。彭雪枫、张震、孔石泉当即派人把陈仲琴接到部队,邀请她一起吃饭。

彭雪枫沉痛地安慰道:“仲琴同志,雨亭作战之勇,殉国之壮烈,不但使敌寇胆寒,而且受到民众的崇敬!从今后,雨亭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雨亭的儿女就是我的儿女……”

陈仲琴听完这情真意切的话,失声痛哭起来……

片刻之后,彭雪枫又关切地问道:“雨亭兄身后的大事均已办理。仲琴,你还有何打算呀?”

陈仲琴擦了一把泪说:“我要求参加新四军,接过雨亭手中的枪,消灭日本鬼子,为雨亭报仇雪恨!”

彭雪枫沉思一会儿,严肃而又动情地说:“雨亭兄上有高堂父母,下有孤儿幼女,你现在应该全力赡老抚幼,这本身就是支持我军抗日。这个任务是党交给你的,望你能完成好!”

陈仲琴哭着点了点头。

接着,彭雪枫给了陈仲琴40元钱抚恤金,又派人护送她看了雨亭的坟墓。从此以后,陈仲琴按照彭雪枫的安排,抚养7个孩子,照顾年迈的父母,度过了30多个春秋。1981年,陈仲琴在永城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常委会委员。

-----------

①江,即三日。

①采访张震上将谈话记录,1984年4月27日至1999年12月30日

①《拂晓报》,1940年4月6日。

①《新华日报》,1940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