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辰(1784~1860年),又名马光照。字云骥。安徽怀宁(今安徽省安庆市)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习武,青年时以武生投入浙江提标后营当差,拔补外委。道光十五年(1835年)三月任湖南抚标右营游击,十六年(1836年)七月兼署左营参将,十七年(1837年)六月卸任。马辰治军严明,虎门销烟前后,以干练精强受林则徐器重,多次与英人交锋,均获全胜,大长中国人志气,受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人的高度赞扬。
马辰出身于有名的安徽怀宁马氏家族,始祖马依泽,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来华,授钦天监监正,定居陕西泾阳县永乐镇;十一世祖马乾阶,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任河南南阳府知府时迁居河南新野县;十八世祖马哈直,明洪武年间任安庆卫指挥使,遂定居安庆;祖父马大用,雍正五年(1727年)钦点武探花,补二等侍卫,先后任山西火器营参将,宜昌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等职;父亲马家梁,乾隆丁卯科(1747年)举人,累官至会理知州;叔父马家植,乾隆庚寅科(1770年)武举,无嗣,遂过继马辰为嗣。马辰是马依泽三十一世孙。
马辰性情耿直,不喜欢阿谀奉承,任参将时因得罪权贵,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参劾,道光皇帝降旨让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彻查。经查实所有罪名都不成立,但马辰还是以“失察家人私受替班兵丁规钱”为由,被革职回籍。就是这次接触,善于带兵、精明强干的马辰给林则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时,立即起用马辰,派他先期抵达广东,查探情况。林则徐到达广东后,又多次派遣马辰往返于澳门、广州等地,“侦探夷情,查访汉奸”,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在后来的收缴鸦片和销烟过程中,马辰又积极收缴溶化烟土2万多箱,“昼夜稽查,不辞劳瘁”,深得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人的信任,他们曾联衔奏请道光帝任用马辰。
虎门销烟后,英人多方制造事端,进行武装挑衅。为了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林则徐一面加强海防,一面积极应对,以牙还牙。道光十九年十月四日(1839年11月8日),林则徐派马辰会同守备周国英、把总黄则华率兵200名支援官涌守军。初六、初八两日,英军兵船两次进犯官涌,马辰等放炮轰击,击毁、击伤敌探水划船、双桅舢板各1只,毙敌数人,其余敌船狼狈逃窜。据林则徐奏报,马辰等在官涌一带,10天之内接仗6次,获得全胜。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七日(1840年2月29日),马辰带水勇40名由东涌上下濠前进,在其他将士配合下,在长沙湾附近敌船抛锚处,出其不意,一起发火,“复将喷筒火罐乘风抛掷”,烧毁济夷之船33只,“又将夷船高头舢板前后延烧,该夷船驾驶逃开……又烧毁海中沙滩所搭篷寮六处”,生擒“接济匪犯陈水生……共十名”。此后,英国武装挑衅更加频繁。关天培令副将李贤和马辰分带兵勇400多名,埋伏在岛澳进行防堵。五月九日,李贤、马辰在磨刀洋外火攻敌船,获得大胜。
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从七月十八日至八月五日,马辰多次率兵与敌接仗,奋勇拼杀,均获全胜,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气焰,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为此,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曾三次向朝廷奏请起用和褒奖马辰,认为他收缴销毁鸦片得力;经历官涌、东涌之战,奋力剿防,屡屡获胜;多次亲赴外洋剿夷,均能奋勇向前;而且“于军务历练多年,其才识均属得用”。对马辰的才能与功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表彰。后来奉特旨马辰被补授都司,不久升任福建漳州游击。咸丰十年(1860年)逝于任上,赠“武翼都尉”。
沙春元(?~1858年),字梅芳。河南郑县(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武进士,以蓝翎侍卫任山西吉州营都司。咸丰二年(1852年)调驻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咸丰六年(1856年)调任天津镇标右营游击。咸丰八年(1858年)调防天津大沽炮台。在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大沽时,率部迎击,重创敌军。激战中身先士卒,亲燃巨炮予敌以痛击,不幸被敌弹击中,当场殉国。咸丰皇帝谕令入祀昭忠祠,赏云骑尉世职,以示优恤。
沙春元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回民家庭。幼年丧父,由其母抚养成人,所以他以孝顺闻名。他家境贫寒,读不起书,但总是喜欢与有学问的人交朋友,常常听他们讲解史书,对中国历史上的忠臣烈士,心神往之。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培养了沙春元的爱国思想;回回民族长期被压迫的历史,养成了沙春元慷慨、刚烈的性格。道光十一年(1831年),沙春元以武功超群、力大善射中武举,次年中武进士,以蓝翎侍卫任山西吉州营都司。1852年调光州(今河南潢川县),1856年调任天津镇标右营游击,1858年调驻天津大沽炮台。
大沽地处白河口,是天津的门户,又是军事重镇,清廷在此建炮台4座,安置大炮20门,驻军八九千人。当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兵舰闯入并炮轰两岸炮台时,驻守南北炮台的都司陈毅、游击沙春元奋起还击,打伤敌船六七只,击沉敌舢板4只,击毙、击伤侵略军百余人,使英法侵略军遭受沉重打击。但与其他大部分战场一样,由于清廷推行妥协投降政策,负责指挥的直隶总督谭廷襄以及布政使、提督、总兵等文武官员们一个个“一闻炮声,心胆先怯”,对守台官兵不仅坐视不救,而且临阵脱逃,致使大沽炮台陷入绝境。激战中,南炮台守将陈毅英勇牺牲。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沙春元临危不惧,率所部北炮台官兵向敌舰开火。他挺身炮台之上,神色自若,亲燃巨炮,予敌以迎头痛击。由于敌人炮火猛烈,北炮台顶盖被炸毁,形势万分危急。这时有部下劝他下台躲避,遭到他的严厉拒绝:失地丧师,唯有一死以报国;这里就是我的死地,还有什么可说的?说完后,仍坚守岗位,继续指挥战斗。忽然,一颗炮弹打来,沙春元被弹片击中,“洞腹肠出”,以身殉国。
沙春元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在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南阳李焕乙咏诗云,“男儿欲报君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对其报效祖国、马革裹尸的献身精神,给予了热情的颂扬。咸丰皇帝谕令在其原籍和阵亡之地入祭昭忠祠,并赐“云骑尉”世职,以示优恤。
左宝贵(1837~1894年),字冠廷。山东费县(今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人。清末著名爱国将领,行伍出身,历任游击、副将、总兵、记名提督,在抗日援朝的平壤之战中为国捐躯。
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至今仍是一个回族聚居村镇。约在清朝中后期,左宝贵的祖父从山东黄河以北的齐河县迁到地方镇谋生。左宝贵幼年家贫,父母早逝,孤无所依。咸丰六年(1856年),他带着两个弟弟左宝贤、左宝清应募从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战斗。据说,一次战斗中,旗兵中炮而死,他持其帜冲锋,大获全胜,从此知名。1865年,他从僧格林沁讨伐捻军,管带忠勇营。同治七年(1868年),补天津镇游击,留山东尽先补用。镇压捻军后,以功晋参将,并赏加副将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奉檄往热河朝阳剿办马贼,积功以副将尽先补用,并赏加总兵衔。光绪元年(1875年),率部从刑部尚书崇实赴奉天省查办案件,诏以总兵记名简放,赐“铿色巴图鲁”勇号。自是以客军驻防奉天。光绪六年(1880年),奉命统领奉军,并总理营务翼长。因治军严肃,先后经崇厚等以“营务严肃、谋勇兼全”,将军庆裕、大学士李鸿章以“勤明忠实、骁果耐劳、晓畅军事、谋勇兼优”入奏,晋为记名提督,1889年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仍留驻奉天。1891年秋,因参加镇压热河朝阳金丹道之乱有功,赏穿黄马褂并头品顶戴。1894年,因慈禧太后六十寿典,赏戴双眼花翎。 此时,左宝贵已经进入军政大员的行列,成为“关外一日不可少之大员”。
左宝贵“治军严肃,重文士,爱材勇,有奇技异能者,辄罗致麾下。功不吝赏,罚不私刑,士乐为用”(见《辽阳县志》)。他任职奉天(沈阳)之时,有效地平息了当地的多股匪患,保障了社会安定。他为官刚直不阿,曾处决了一名为非作歹的皇族成员,赢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敬重,也获得了朝廷的信任。此外,他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参与修筑了山海关到东北的关外铁路,开办过古山子、热水、金厂、沟梁、格力各等多处金矿,并利用机器开采矿石。他在所部长期驻扎的营口海神庙、沈阳练军公所、南北寺设立义学多处,亲自为学校物色教师,筹措经费,常轻裘缓带前至学校考其课程。又设置赈灾粥厂、同善堂、栖流所、育婴堂、牛痘局等慈善卫生机构。沈阳县治四周的津梁道路,宝贵亦多捐资葺修,并多次为故里捐资建桥、办学、整修清真寺,深受民众爱戴。
左宝贵的军队“贵字营”内,多数士兵和军官都是他故乡山东临沂地区的回族,如杨建春(费县西马庄人)、陈继宗(临沭县店头村人)、左大峰(平邑镇人)等。他的军队里带有随军阿訇,具有浓厚的回族气息。左宝贵为官不忘本,他和他的手下军官先后捐资重修了地方镇清真寺、梁邱镇清真寺、店头清真寺以及沈阳一带的多座清真寺,并为平邑镇清真寺、天津清真寺等题写了匾额。地方镇清真寺内保存的《左军门捐资重修清真寺碑记》详细记载了他多次捐资重修清真寺并置寺产的过程,至今仍存。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朝鲜事急。清廷令左宝贵率兵入朝,进驻平壤。7月20日,左宝贵率军由奉天出发,8月6日到平壤。与左宝贵同时奉檄到平壤的还有毅军马玉昆部、盛军卫汝贵部以及丰升阿所部奉天练军盛字营、吉林练军等四支部队,计29营13 000余人,史称“四大军”入朝。此时,先期进驻牙山的叶志超、聂士成部已战败,北退平壤。叶志超饰败为胜,虚报战功,被任命为驻平壤诸军总统。叶志超怯懦畏敌,对平壤战守漫无布置,诸将不服调遣,左宝贵成为实际上的平壤诸军总统。
9月12日~14日,进攻平壤的日军先后到达,包围了平壤。部分清军将领主张弃城逃走,左宝贵怒骂曰,“若辈惜死可自去,此城为吾冢也”,表示了与平壤共存亡的决心。当晚,叶志超召集诸将会议,主张“暂退瑷州,养精蓄锐,以图后举”,诸将依违参半,唯宝贵力言:“敌人悬军而来,正宜出奇痛击,令其只轮不返,不敢再正视中原。朝廷设机器,养军兵,岁靡金钱数百万,正为今日,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在此一举,至于成败利钝暂时不必计也。”他坚决反对弃城逃跑,并密令亲兵监视叶志超以防其逃遁。为表示死守平壤的决心,左宝贵“遵回礼,先期沐浴,誓临阵死节”。
9月15日凌晨,日军对平壤发起总攻,左宝贵率奉军防守平壤北面的牡丹台、玄武门一线。日军主攻城北的牡丹台、玄武门一线,其他方面仅是佯攻。进攻平壤北面一线的日军是第五师团的朔宁支队和第三师团的元山支队,兵力占进攻平壤日军的三分之一以上。左宝贵清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倭人死伤无数。牡丹台是平壤玄武门外的一个制高点,牡丹台失守全城将遭到威胁。日军用排炮集中向牡丹台守军轰发,守军在左宝贵指挥下,全力据守。日军步兵在清军强大炮火攻击下,伤亡惨重,无法前进。后来,日军集中全部炮火“专注我牡丹台”,堡垒胸墙被毁,速射炮也被击坏,牡丹台垒最终陷落。左宝贵见牡丹台失守,“知势已瓦解,志必死”,亲燃大炮向敌军轰击,先后“手发榴弹巨炮三十六颗”,部下感奋,拼死抗御,予敌军以重大杀伤。战斗中,左宝贵中弹扑地,“时犹能言,下城始陨”。左宝贵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的第一人。光绪皇帝甚为震动,赠“太子太保”,谥“忠壮”。
左宝贵在平壤战死后,尸骨无存。1895年,清政府拨款在其故里地方镇建衣冠冢,埋葬了其生前穿过的靴子和帽子各一只。墓地围以砖墙,墓前神道立有石牌坊、石狮、墓表、御制碑等。石坊上题“气壮山河”,左右联为“诸军挞伐独君忠烈耀千秋,数载共勤佐我抚绥遍万姓”。现仅存封土、石狮、墓表、残碑基座。墓表南面刻有兵部左侍郎杨颐的挽联:“孤军支柱穷边,伤哉为国捐躯,万里未能收战骨;几辈逍遥海上,恨不藁街悬首,九原何以谢忠魂。”墓表北面为驻藏帮办大臣、内阁大学士、礼部左侍郎尚贤的挽联:“经百战勇冠诸军,常开平天下奇男子;守孤城心拼一死,张睢阳古之烈丈夫”,表达了人们对这位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的崇敬之情。
马维骐(1846~1910年),字介堂。云南大庄人。23岁继父职总办团练,同治十年(1871年)任参将。1883年中法战争中,援北宁,攻宣光,救黑旗,下临洮,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战功,论功升副将,赐号“博多欢巴图鲁”。战后以善于用兵,历任广东提督、四川提督。文武兼备,善诗,书法也很好。以文教造福桑梓,影响遍西南。
马维骐家学渊源,文武全才。先祖马诚元末从南京来云南,任建水州牧;父定邦,道光乙未(1835年)恩科武举第一名,还很有文才。维骐遵父训,自幼勤勉学习,文武兼修。13岁时听老师讲授马援事迹,就立志要效命疆场,保家卫国。23岁时父亲去世,接任父职总办团防,维护地方安定。同治十年(1871年)被任命为参将。1883年,中法战争在越南爆发,马维骐跟随岑毓英出师越南,独当一面。最初驻守在兴化,后奉命支援北宁,屡败法军。在进攻宣光前,维骐穿上越服,与几名越南人一起,深入敌占区侦察,绘制成地图,献给岑毓英。岑览图后高兴地说:“虏在吾目中矣!”于是据图部署,大破敌军。有一次,刘永福的黑旗军被法军包围,马维骐奉命救援,苦战几昼夜,将敌人击退。然后配合友军攻打临洮,获胜。法军被迫退回河内,越南战场局面因此改观。《清史稿·马维骐传》在记述法越之战经过时,推滇军维骐部居功第一。
中法战争结束后,马维骐回到边疆带兵,晋升为总兵。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广东潮州总兵。不久,任广东提督,授“建威将军”。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任四川提督,总督岑春煊知道维骐精通武略,所有军事事宜都依仗于他。赵尔巽督川时,改编巡防军,维骐为翼长,训练士卒,创设将弁学堂,军民关系融洽。马维骐善于用兵,“每战谋定而后动,所向克捷”;“推诚待下,得士卒心”;“大敌当前则声色不动,军行所至则市井无惊”。
马维骐能诗,书法也很好,成都武侯祠存有他的题词和石刻“隆中对”墨迹,昆明金牛街清真寺也有他题写的匾额。
马维骐热心教育,在家乡办了龙泉书院,从四川采购了数千卷书籍寄回,还由马联元推荐聘请名师任教。又购置织布机数百架,发展地方纺织工业。曾在家乡种植了万棵松树,绿化山川。在广东时首倡建起滇黔会馆,影响及于川滇黔粤。
马维骐于宣统二年(1910年)逝于任上,谥号“果肃”。三年后,四川士绅还念及他的爱民功德,请求建立专祠。皇帝下诏说:可以,命地方官春秋致祭。他的家乡也建有果肃公家祠,还有两块碑记载他的事迹。
马福禄(1854~1900年),字寿山。甘肃河州(今甘肃省临夏)人。光绪六年(1880年)武进士。抗击八国联军的著名爱国将领。其父马千龄以农商为业,生有四子,马福禄排行老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马福禄所率“简练军”与义和团并肩作战,取得了著名的“廊坊大捷”,后奉命据守正阳门,在与侵略军激战中英勇捐躯。
少年时代的马福禄,喜欢读书,爱好武功,怀报国之志,曾对人说:“国势凌夷,强敌环伺,非武无以挽救。”光绪六年(1880年),马福禄赴京会试,武进士及第,留京充当皇宫侍卫。几年后因父亲病重回归故里。1895年,马福禄和马福祥兄弟招募步骑,在家乡组建了一支被称为“安宁军”的团练武装,配合董福祥、马安良等部镇压发生在河湟地区的撒拉族回族起义斗争,后升为总兵,其“安宁军”也被正式编入董福祥的甘军之中。
1897年,清政府为加强北京防务,征调董福祥率甘军入京,马福禄所部亦随同前往。在入京途中,董福祥把回民军队马部七营编为简练军,由马福禄统领。到京后,马福禄率简练军驻防山海关、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县)及蓟州(今天津市蓟县)、正定(今河北省定兴县)等地。马福禄进京之时,正值各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华之际,京津地区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斗争从反洋教运动开始,最终汇聚而成近代史上著名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900年5月20日,帝国主义列强各驻华公使召开会议,策划共同调兵进京。紧接着,由俄、英、美、日、法、德、意、奥等八国组成的联军400余名,打着保护使馆的旗号,于5月31日晚和6月2日分先后入侵北京。6月9日,董福祥所部甘军奉命进驻北京城。6月10日,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士兵2 000余名,携带大炮数门,分两批从天津乘火车前往北京。当天,甘军统帅董福祥即上奏请求“亲自带领所属甘肃各兵往阻西兵进京”。同时命甘军迅速控制北京火车站,并杀死前往火车站迎接西摩尔的日本书记官杉山彬,准备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
马福禄所率领的简练军,是一支以其家乡河州的回族子弟及东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官兵为主组成的部队,其所属骑兵和步兵不仅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而且作战勇敢,临战经验十分丰富。在廊坊一战中,面对新式武器装备的八国联军,马福禄身先士卒,勇猛无比。简练军广大官兵和义和团战士齐心协力,并肩作战,迫使侵略军返回天津租界。马福禄部有百余名回族官兵英勇献身。俄国记者德米特里·杨维茨基的战地日记《八国联军目击记》中,详细描述了廊坊之战的激烈和残酷,同时也反映出马福禄所统领的这支回族军队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6月19日,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的消息传至北京,满朝震惊。6月21日,清政府同时发出三道宣战上谕。以载漪为首的主战派于6月20日下午组织清军和义和团攻打使馆区。这时,董福祥也受命率甘军攻打使馆区,并调马福禄据守正阳门。英法军队在城下设栅十道作为屏障,并据此栅栏向马福禄部进攻,目的在于得正阳门城楼以逼禁宫。马福禄命令其弟马福祥率兵同侵略军展开血战,敌人则加强火力,拼命抵抗,经过三天的苦战,夺取了两道栅栏。接着,马福禄奋勇当先,亲自督战,简练军回族官兵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又接连夺取了七栅,最后只剩一道栅栏。7月2日,敌人组成敢死队乘夜来偷袭简练军,马福禄立即组织其部下进行反击,击杀敌军数十人。就在敌军败退之时,马福禄大声呼叫着跃出栅栏,追杀敌人,突然一颗枪弹飞来,马福禄以身殉职,年仅46岁。
马福禄牺牲之后,马福祥代替其兄继续指挥战斗,将偷袭之敌击退。在这场战斗中,与马福禄同时殉国的还有他的从兄马福恒、马福宣,从弟马福贵、马福全,侄子马呈图、马兆图、马耀图等戚族以及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各族战士百余人,诚可谓满门忠烈。其事迹可歌可泣,其精神气壮山河。马福禄牺牲后,葬于北京三里河回民公墓,清廷追封其为“振威将军”,谥“忠烈”。解放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马福禄之子——甘肃省政府副主席马鸿宾将其忠骨迁葬于故乡阳洼山。
马本斋(1901~1944年),字守清。河北献县人。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员,著名抗日英雄。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冀中回民支队与日伪军作战870多次,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马本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读过私塾,后为生活所迫投身奉军(东北军)当兵。1924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在讲武堂毕业后,从士兵先后升任排长、连长、营长,直至升任奉军独立二十一师第四团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还乡务农。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寇向中国内地大举进攻。8月间,日寇洗劫河北献县回民聚居村东辛庄(即马本斋的家乡),日军杀死了马本斋的大哥马守朋及本村阿訇,抢走了村里的鸡鸭牛羊。东辛庄回民群众怀着复仇的心情自动组织起来,推举马本斋在本村组成“回民义勇队”。在“回民义勇队”成立大会上,马本斋集合队伍齐声宣誓:“国难当头,日寇杀我父老,穆斯林大义大勇,为国为民,讨还血债,报仇雪恨,死而无怨!”“回民义勇队”这支回民抗日武装成立不久,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成功地伏击了日军从河间开往沧州的军用汽车,消灭了车上的全部日军,缴获了部分军械。回民义勇队首战告捷,鼓舞了士气,也使名声远扬。
1938年春,1万多名日伪军对冀中平原进行残酷的“扫荡”,清明节后的第二天,200多日伪军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向东辛庄冲来。马本斋率领回民义勇队战士奋勇抗击,但因人少力单,被围在芦苇塘里。危急时刻,八路军某团的郭陆顺同志带领部队击退了敌人,救了回民义勇队。马本斋十分感激这支八路军英雄部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救国的队伍。于是,立即派三弟马进波同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建国会”取得联系。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刘文正根据河北游击军司令员孟庆山的指示,来到东辛庄宣讲《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抗日统一战线政策。马本斋听后深受教育和感动,遂率领回民义勇队参加了八路军,并在刘文正的帮助下,在河间城进行了整训,扩编为有200多人的回民教导队。同年7月,吕正操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与马本斋的队伍合并,成立了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
马本斋在革命斗争中深深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出身于穷回回,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但我有一颗对党对人民赤诚的心,有一腔殷红的热血,有一个粗壮的七尺身躯。我心甘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7月,经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郭陆顺任政治委员。为了照顾回民支队风俗习惯的特殊性,部队请了阿訇,允许回民战士到清真寺做礼拜、过回民节日,这样,回民支队在回民村庄的影响极好。回民支队真正成了回民的子弟兵,取得了广大回族群众的大力支持。
在日寇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中,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转战河北河间、青县、深县等地,运用游击战术与日军巧妙周旋,抓住时机,消灭敌人,开辟了无极、藁城等抗日根据地,收复了白洋淀周围的大片土地,足迹遍及整个冀中平原,取得了辉煌的抗日战绩,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1941年夏,马本斋率回民支队奉命东进,再次回到子牙河畔。回民支队拔据点、炸桥梁、烧仓库、拦汽车,声东击西、神出鬼没,打得日军山本联队顾此失彼、无计可施。黔驴技穷的山本,不得不命令各据点“百人以下的队伍,不准走出据点大门”。
1941年秋,为了招降马本斋,消灭回民支队,日军包围了东辛庄,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敌人威逼马母,让她写信说服儿子放下武器,但是,深明大义的马母宁死不屈,她义正辞严地拒绝敌人:“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 ”马母绝食7天,以身殉国。听到母亲牺牲的消息,马本斋心如刀割,他向母亲宣誓:“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马母牺牲后,冀中党、政、军、群各界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延安各界也组织了悼念活动。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致电冀中军区,称赞:“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不会灭亡的具体例证。 ”
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对冀中地区进行疯狂的大扫荡,马本斋率回民支队深入子牙河以东的青(县)、沧(州)、交(河)一带,采取“围点打援”的方式,一举歼灭交河城的日本侵略军600余人。为保存革命力量,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奉命转移到鲁西北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1943年秋天,马本斋率部到鲁西南,粉碎了日军一个骑兵旅团的秋季“扫荡”。同年11月16日,马本斋率回民支队参加了著名的八公桥战斗,以“牛刀子钻心”的战术,一举将伪孙良诚部全歼,取得了反蚕食斗争的巨大胜利。冀鲁豫区党委书记黄敬盛赞马本斋是“后起的天才军事家”。
1944年春,毛泽东同志从延安总部来电,调马本斋的回民支队赶赴延安执行新任务。此时,由于多年的战争生活,马本斋积劳成疾,不能随部队一块前往。此期间,毛泽东非常关心马本斋的病情,曾从延安发电慰问。1944年2月7日,马本斋与世长辞,安葬在山东莘县张鲁集,终年43岁。
1944年3月17日,党中央在延安为马本斋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总参谋长叶剑英高度赞扬了他光辉的斗争经历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分别为他题挽词:“马本斋同志不死”“民族英雄,吾党战士”“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郭志雄(1906~1941年),别号积健。福建惠安人。回族著名抗日军官。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先后在国民革命军炮兵独立旅和航空特务旅担任排长、连长、营长。1940年任国民革命军装备团中校副团长。抗日战争期间(1941年)在福州大湖战役中壮烈牺牲,后追赠为“陆军上校”。国共双方先后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
清光绪丙午年(1906年),郭志雄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百崎乡里春村一个回族农民家庭。幼时曾因家贫,辍学随父去上海谋生。1919年,郭志雄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泉漳中学。“五卅惨案”发生后,他目睹国家衰败、人民横遭蹂躏,决心从事社会活动,四处鼓动工人进行爱国罢工。1927年,他考入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第六期炮科学习。1929年,他毕业后先后在国民革命军独立炮兵旅和航空特务旅担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务。
1939年夏,郭志雄从航空特务旅调到设在福建南平的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直辖的第十三补充兵训练处本部,负责训练工作。为组织更多兵员参加抗日,郭志雄步行数百里返回家乡惠安,通过同学、朋友关系,深入宣传抗日爱国,征集抗日兵员数百人。当年秋末,郭志雄被任为该处学兵大队第二中队中校队长。就任不久,他就请假前往香港结婚。然而,蜜月未尽,他就赶回福建抓紧抗日兵员的训练。为了保家卫国,学兵大队改为第十三补训处第一装备团,郭志雄任中校副团长。该团官兵以惠安籍爱国青年居多,其中有部分回族青年,因此被誉为“惠安子弟兵团”。在对战士的教育中,郭志雄表示:“ 爱国,就要勇于为国献身。 ”
1941年4月18日,日本侵略军从福建连江登陆,向福州进犯。第一装备团全体官兵毅然向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请缨,于南平举行誓师大会,发出壮烈的誓言:“ 闽山苍苍,江水泱泱,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全体指战员率先开赴闽海前线,待命作战。5月25日,日本侵略军“晋町部队”4 000余人,兵分两路,形成钳形攻势,旨在歼灭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主力,直捣南平,北上与沪杭铁道连通,从而席卷我东南半壁江山,以配合其东南亚方面的军事行动。国民革命军估计日本侵略军将在该晚集结于大湖地区,决心集中兵力聚而歼之。当即派遣郭志雄率领便衣敢死队20余人先行侦察大湖附近的地形、通路和敌情,以便作出围歼的决策。
郭志雄根据战地老百姓提供的情况,获悉通往大湖的大道必须经过设在险要山腰上的一座隘门“寨上关”,务必先行抢占该关,才有利于进攻大湖。他当机立断,以20余人的兵力迅速占领隘门,为装备团主力顺利通过险隘完成第一任务。随之,他又发现在大湖与寨上之间的道旁有座高山叫“双髻山”,山下有敌人活动,即率领这支20多人的搜索队,向双髻山搜索挺进,以期查明敌情,提供决策参考。当郭志雄接近双髻山脚时,却被埋伏在该地的日寇重机关枪手发现,向他猛烈扫射,致身中数弹,血洒沙场,为国捐躯。20多名敢死队士兵目睹自己敬爱的首长壮烈牺牲,群情激昂,大喊:“为副团长报仇! ”勇猛地冲向日军阵地,全歼日军,占领了制高点,为夺取大湖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根据郭志雄侦察到的敌情,国民革命军取得大湖战役的重大胜利。在这场战役中,共击毙日军700多人,俘虏20多人,宣告驻闽日军与浙、赣日军的联络企图破产。此后,日军被迫退守福清、长乐、连江、福州等处,再也未能深入福建内地。
为纪念装备团的不朽功绩、表彰郭志雄牺牲报国的功勋,国民革命军在大湖山巅建造“大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安葬阵亡官兵。郭志雄被上级追授为“陆军上校”。大湖战地“寨上关”改称为“志雄关”,并刻石作永久纪念。
张鸿仪(1912~1945年),又名张洪仪。山东郯城人。抗日战争时期,张鸿仪任鲁南铁道游击队政委,领导铁道游击队破坏日军交通线,夺日军用物资,除奸反特,瓦解伪军,为山东鲁南地区的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1912年,张鸿仪出生于山东临沂市郯城县码头镇的一个贫穷回族家庭。父亲张守仁在镇邮寄代办所当邮工,借工作之便,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常把一些反帝反军阀的道理讲给张鸿仪听,使孩童时代的他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张鸿仪7岁时进入该镇皇甫小学读书。张鸿仪8岁那年,父亲失业了,全家人衣食无着,遂投奔枣庄的一位亲戚家。在枣庄,张鸿仪的父亲找不到工作,异常愁苦,不久即病故,一家人更加困苦。张鸿仪也被迫辍学,最后在别人和哥哥的帮助下,完成了小学学业。
1931年,张鸿仪考入枣庄中兴公司创办的职业中学工科班。1935年12月,北京爆发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张鸿仪怀着一腔热血,和一些同学投入枣庄的学生爱国运动中,宣传抗日,反对投降卖国,很快成为青年学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36年8月,张鸿仪经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枣庄职业中学第一个党员。张鸿仪在党内负责宣传工作。他深入枣庄煤矿工人中,了解工人们的疾苦,向他们讲述革命的道理,以唤起他们的阶级觉悟;为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他在校内组织了一个兴中读书会,组织进步学生阅读进步书刊,研究社会问题;“七七事变”后,他又和几位同学一起创办了《抗敌报》,组织募捐,支援前线的抗日斗争。张鸿仪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大量的社会调查,更加认识到革命的伟大意义,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他在日记中写道:“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才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从入党的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甘愿牺牲个人的一切。 ”
1938年5月,张鸿仪响应党的号召,组织90多名进步学生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并担任第一大队中队指导员。10月,抗日义勇总队第一大队被正式改编为苏鲁支队,他担任第三营政治教导员。在工作中,张鸿仪狠抓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使三营的战斗力不断提高,很快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较强的部队。
1942年3月,张鸿仪被任命为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当时在敌占区,敌伪据点星罗棋布,封锁工事纵横交错,我游击部队活动极为不便。在这种形势下,张鸿仪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瓦解敌伪军,他亲自带领“反战同盟”人员,晚上背着电话单机,接到日军电话线上,点名找日伪军官通话,进行反战宣传,搞得日伪军惶惶不安。他还说服教育许多伪军政人员,为我所用,使游击队能够在敌占区往来自如,从而打开了抗日游击队战争的新局面。
1943年底,上级任命张鸿仪为铁道游击队第三任政委。铁道游击队的前身是枣庄一带铁路两侧的贫民、工人结伙在铁道线上谋生的一个群众组织。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并被正式命名为“铁道游击队”。在长期的对敌作战中,他们飞车夺机枪,两次夜袭洋行,撞火车,锄奸反特,搞得敌人心惊胆战。广大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飞虎队”。根据斗争需要,铁道游击队大部武装升级为主力,仅剩下20余人,部队困难重重。张鸿仪担任铁道游击队政委后,积极带领铁道游击队在敌占区活动,提出“走一个村,带一个兵”的口号。在他的具体领导下,不到半年,铁道游击队便扩大到近300人。部队的力量壮大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新战士性格豪爽耿直,作战勇敢不怕牺牲,但纪律松弛,表现散漫。针对这些情况,张鸿仪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我军的革命传统教育铁道游击队的干部、战士。为了提高干部、战士的素质,张鸿仪还组织大家学习文化。没有课本,他亲自动手编;缺少纸笔,他就让大家在地上、墙上、门板上写。同时还结合文化课,讲解一些深入的革命道理,引导战士们把朴素的阶级感情变成高度的革命觉悟。张鸿仪能写会画,会演奏几种乐器,会表演节目。利用这些特长,他带领战士们自编自演了很多短小精悍的节目,向群众宣传抗日;在部队内部召开文艺演出,教唱革命歌曲,振奋了士气,活跃了部队生活。通过学政治、学文化等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铁道游击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大大提高,出色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如打汉奸冯子固,战斗勇猛,声威大震;打沛县城文庙,干净利索,取得大捷;另外,茶棚战斗、塘湖战斗、岱王庙战斗都取得了较大胜利。
铁道游击队在津浦干线和临城(今薛城)—枣庄支线上神出鬼没,把敌人闹得惶惶不安。日军为确保交通运输,对铁路加强了控制,并不断地外出“清剿扫荡”。为避敌锋芒保存实力,铁道游击队奉上级指示转入微山湖一带活动,在那里开辟根据地,并不时到铁路沿线骚扰敌人。在辗转微山湖一带的游击斗争中,张鸿仪学习南泥湾精神,带领战士们在微山湖畔开荒种地,开展生产运动,不仅解决了游击队的口粮和日常费用,而且还救济了当地的贫苦农民。
1945年夏初,张鸿仪政委、刘金山大队长奉命率领部队进山学习,学习结束后,在滕县(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的羊庄、大官庄一带宿营。第二天拂晓,忽然传来枪声,敌人包围了根据地政府,张鸿仪和大队长便组织部队突围,他俩指挥战士们顶住了数倍于我的敌人的疯狂进攻,掩护区政府冲出尚未合拢的包围圈。当铁道游击队撤到青山头时,又遭到企图围歼根据地政府和抗日武装的数千日伪军的围击。张鸿仪和大队长根据当时形势分析,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带领部队向东北羊庄一带有敌人的据点突围。经过一番猛烈的战斗,他们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后在接应同志的战斗中,张鸿仪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壮烈牺牲。
刘震寰(1912~1971年),河北孟村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津南支队大队长,冀鲁边军区、渤海军区回民支队支队长兼青城县(后改黄骅县)县长,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二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又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建设新中国贡献了力量。
刘震寰自幼生活困苦,种过地,当过学徒,20岁以后在家乡走村串户卖牛肉,结识了到津南发动群众的共产党员刘格平,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35年8月,经邸玉栋、李安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8月,根据党的指示,刘震寰在家乡建起了一支有30多人参加的红军武装。1937年9月,成立沧县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38年8月,总队在沧盐公路伏击日军骑兵队,旗开得胜,歼灭日军大佐1人、骑兵10余人,轰动津南。1938年10月,总队正式编入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刘震寰任政治指导员。1940年8月,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及回民大队受命成立,刘震寰任回民大队大队长兼总会武装部长、组织部长,王连芳任回民大队政委兼总会主任,张文林任指导员。在成立后的一年时间里,回民大队就从成立时的几十人发展到400多人,扩编为冀鲁边区回民支队(1944年改为渤海军区回民支队),支队长刘震寰,政委王连芳,副政委刘济民,参谋长何仕兴。刘震寰领导这支革命武装,拔据点、锄伪顽、歼日寇、固边区,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壮大了革命势力。到1945年抗战胜利,回民支队发展为1 800多人,进行大小战斗100多次,攻克据点40多个,歼灭日伪军2 000多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1945年抗战胜利后,刘震寰率领渤海回民支队挺进东北,参加了解放东北的战斗。1946年,根据中央指示,抽调回民支队回族指战员,组建为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刘震寰为支队长兼党委书记,主要承担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一带回族地区的土改、反霸、支前工作,到1947年,发展成一支由回、汉、朝鲜、满等民族参加的1万多人的部队,为巩固和发展东北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48年秋,部队改编为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二师,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及解放大西南的战役,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丰功伟绩。为此,二师多次受到嘉奖,师长刘震寰被荣记一等功。1950年8月,应越南胡志明主席的请求,二师还作为主力参加了修建来宾—镇南关铁路的任务,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铁轨胜利铺到南宁,二师再次受到上级嘉奖。
1951年,刘震寰率领部队入朝参战,与兄弟部队一起,建起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朝鲜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1954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刘震寰又带领铁道兵回族干部支援西北社会主义建设。他先后任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党委书记。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他先后任工委秘书长、民政厅厅长,1959年起任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任自治区第一届、第二届政协副主席等职。1968年4月根据中央指示,作为老干部代表被“结合”为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分管农业生产。1970年率宁夏代表团参加中央“北方农业会议”时,周恩来总理握住他的手说:“大革命时期广西也有个刘震寰,可他是反动大军阀,而你却是一位回族革命者。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呀! ”
张秋明(1913~1993年),江苏南京人。上海“八一三”抗战八百壮士之一。淞沪抗战中,张秋明等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孤军阻击数万日寇,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我抗战史上写下了震惊中外、可歌可泣的一页。
1928年,张秋明从南京来到上海,后进入上海九大营造厂当小工学电气。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犯上海,张秋明响应抗日救国号召,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国民革命军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1937年10月26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人称“四行孤军”“八百壮士”)在团副谢晋元等人的指挥下,坚持孤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即大陆、中南、金钱、盐业四银行所有的四行储蓄会与大陆银行仓库),掩护国民革命军主力部队撤退。27日中午,日军动用飞机、坦克、大炮、汽艇等对四行仓库发起猛攻。五二四团孤军奋战4昼夜,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四行仓库保卫战中,英勇无畏的铁血战士们以寡敌众的英雄壮举深深地感染、鼓舞了上海和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国际上也赞为奇迹。人们把他们的事迹编成歌曲传唱:“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
当时,张秋明任轻机枪手。他藏在仓库的麻袋包中,用机枪、手榴弹伏击进犯的日军,打死许多敌兵。坚守到第三天夜晚,日军炮火使四行仓库成为一片火海,此时张秋明左臂已被炸断,但他仍坚持战斗,直到面部炸伤,昏死过去后才被抬下火线,被救护队送到国际红十字医院抢救、治疗。当时在医院里的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被他的英勇事迹感动,与之结为至交。张秋明受到谢晋元的亲自表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他颁发了“抗日负伤荣誉证”,并被当时的报纸誉为“独臂勇士”。
日军占领上海后,张秋明去香港避难。经路易·艾黎介绍,在宋庆龄任会长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当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技术助理。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曾办过四行伤员合作社。1958年,在虹口机修厂工作。1976年在北京遇路易·艾黎,为他写了经历证明材料,1978年民政部门确认其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1993年,淞沪抗日英雄张秋明病逝,享年81岁。
金方昌(1921~1940年),山东聊城人。抗日民族英雄。1937年投身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党组织派往山西代县工作,先后任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县抗日游击大队队长等职。1940年,因叛徒告密,金方昌被捕就义,时年19岁。金方昌牺牲后,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授予他“民族英雄”称号。
金方昌幼年时家境贫寒,祖父、父亲以卖油条和熟食品为生。1935年他考入山东聊城省立第三中学。1937年10月初转入济南一中学习,在其胞兄金默生的引导下,阅读大量革命书籍,参加送信、放哨、散发传单、深入城郊农村宣传等抗日救国活动。不久,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1月,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党组织派金方昌赴山西运城的抗日民族革命大学边学习边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1938年2月,金方昌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党组织派遣金方昌等人赴山西代县开展抗日工作。金方昌起初任代县“牺盟会(即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秘书,不久任代县城南赵家湾区区委书记。这个区临近日军据点,环境险恶。为了动员群众抗日,金方昌根据县委指示,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成立农救、青救、妇救等抗日团体,建立“武装模范队”,并兼任政委,提出“吃小米,不挣钱,团结起来上前线”的口号,开展割电线、埋地雷、破路、炸桥、伏击敌军等活动。敌人万分惊恐,四处张贴布告悬赏捉拿金方昌。
1939年冬,金方昌调任地处日伪统治中心地带、抗日工作基础薄弱的代县城关区委书记。他不顾环境险恶,经常奔走于日伪据点之间,在敌人眼皮底下发动、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0年初,他继任中共代县县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县抗日游击大队队长等职。
1940年11月下旬,金方昌接到上级指示,让他在敌人进行扫荡封山之前,将公粮送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1月23日,金方昌在城东北赤土沟一带顺利完成督送公粮任务后,夜宿大白庄西山洞,被敌探告密,遭敌200多名步骑兵包围,突围时子弹用尽,与敌徒手搏斗,因寡不敌众被捕,关押在代县城日军特务机关“红部”。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金方昌坚强不屈,被敌挖掉一只眼球,砍掉一条胳膊,仍坚持斗争。他蘸着自己的鲜血,用手指在墙上写下14个大字:“ 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鼓励战友迎接最后的斗争。12月3日,金方昌押赴刑场途中不断高喊“日本强盗、狗汉奸,抗日人民是杀不完的”,“父老乡亲们,日伪的日子不会长了!共产党、八路军领导我们抗日救国一定会胜利! ”昂然挺立,从容就义。时年19岁。金方昌英勇就义当晚,赵家湾区抗日政府的联络员张德成冒着危险,将金方昌遗体偷运出来并埋葬在山清水秀的雁门关山麓。不久,在烈士的墓前竖起了一块镌刻着“回族抗日小英雄金方昌之墓”的石碑。
金方昌牺牲后,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授予金方昌烈士“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边区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向他学习。同时,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授予他“民族英雄”称号。为永久纪念烈士,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命令,将金方昌烈士生前战斗过的大西庄村改名为“方昌村”。中共代县县委在方昌村召开追悼烈士大会,沉痛追悼为国为民壮烈牺牲的金方昌烈士。代县回民在敬献给金方昌烈士的挽联上写着“今朝折箭哭烈士,明朝祭君献敌头”,表达了代县各族人民继承烈士遗志,将抗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晋察冀边区的《晋察冀日报》《战线》《新长城》等刊物上也发表了多篇记述金方昌烈士的文章。
新中国成立后,金方昌烈士的遗骨被移葬于河北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在烈士纪念堂,陈列着金方昌烈士的遗像和战斗中用过的一副绑腿,还陈列着烈士在监狱里写的绝命诗以及遗书的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