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共甘宁青特委的建立与武装斗争

第二节 中共甘宁青特委的建立与武装斗争

一、中共甘宁青特委的建立

随着土地革命在全国的进行,中共党组织在甘宁青地区有了新的发展,但党的活动仍然处于分散状态。面对这一斗争形势,时任驻靖远王子元部中校参谋主任的孙作宾①和中共陕西省委派去的杜润滋等中共党员对形势作了分析和研究,一致认为迫切需要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决定由杜润滋返回西安,向中共陕西省区汇报甘肃、宁夏工作情况,请示如何开展工作。根据…当的形势,中共陕西省区决定,成立中共甘宁青特别区员会,统一领导甘宁青三省工作。

1932年11月,中共陕西省区派吴鸿宾①和王建三等兰州,并于12月1日向中共中央报告:“甘宁青工作委为最严重的问题,省区现仅派一回民同志到兰州,在当地成立特区,建立青海与宁夏工作……”吴鸿宾等等达兰州后,,…当中共党员取得联系,传达省区指示。12月初,中共甘宁青特区在兰州成立,吴鸿宾任书记,孙作宾任军区书记,马豫章任组织部长,李慕愚任宣传部长,常黎夫任秘书长。中共甘宁青特区的成立,标志着党领导甘宁青三省人民国革命斗争进入立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中共陕西省区的指示,特区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领导武装斗争,对青海和宁夏只是“撒种子”。另据当时中共中央特派员吴越给中共中央的报告记载:1932年12月,中共甘宁青特区成立后,“宁夏、青海、陇南各划为区,区以下为县,………当时区委成立了的只有宁夏。”“在宁夏一学校支、一军支。”②“校支”即张德生、梁干臣、刘梅村等人在宁夏省城以学校为据点建立的特别支部;“军支”即孙绍堂等在中卫民团中建立的党组织(孙在红军游击队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武装斗争

九一八事变以后,民族矛盾上升,全国人民国抗日反蒋情绪高涨。1933年初,中共甘宁青特委决定组织一支武装队伍,建立西北抗日义勇军,并通知上年7月在组织陕甘红军游击队失败后暂到宁夏中卫隐蔽的王儒林、史悟亭、吕明成、康秀峰等人去兰州进行具体组织工作。中共甘宁青特委通过甘肃绥靖公署主任邓宝珊①的参谋长续范亭和杜汉三、邢肇棠②等人的关系,在邓宝珊部为王儒林谋得“绥靖公署招募专员”的职务,以合法身份公开到靖远为邓宝珊部招募新兵。

在中共甘宁青特委的领导下,王儒林以招募专员的公开名义,将潜伏在各地的红军游击队员及应招人员约400人组织起来,于1933年3月中旬在靖远、海原交界的园子岔成立了西北抗日义勇军,王儒林任总指挥,李慕愚任政委,薛宝山任副总指挥,张子明任参谋长。宁夏中卫县的中共党员孙绍堂带领200余人前往靖远,参加了西北抗日义勇军。西北抗日义勇军成立后,利用甘肃绥靖公署准予“自行解决粮草”的许诺,公开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号召群众团结抗日,参加义勇军。很快打开工作局面,义勇军队伍迅速壮大,这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4月,蒋介石命令甘肃国民党驻军和马鸿逵、马步芳等,组成甘宁青“三省联军”疯狂“围剿”义勇军,并严令“限期剿灭”。国民党“三省联军”以西北诸马的骑兵为主力,先后有马鸿逵所部骑兵团、马鸿宾所部冶成章旅、青海骑兵第一师马虎臣团和甘肃东路交通司令部袁福昌团、驻靖远的第十一旅乔维三营,从四面八方向西北抗日义勇军扑来。在兰州附近的皋兰、武川和红砂岘,义勇军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围攻下顽强战斗,近300名战士英勇牺牲,35名指挥员被俘。其中,王儒林在押解途中脱险。后来,孙作宾、李慕愚经多方营救获释,因难以继续立足,于同年6月初回陕西。吴鸿宾纷宁夏省城躲避。马豫金因工作需要,被党组织调往外地工作。

5月,鉴于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相继失败,中共甘宁青特委部分领导人身份暴露,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派张德生村梁干臣纷兰州接替孙作宾等人的工作,梁干臣任中共甘宁青特委军委书记,全面主持特委工作,张德生任组织部长。7月,中共陕西省委党组织遭敌破坏,省委书记有岳廷及省委常委村红二十六军政委杜衡等人被捕叛变,向敌人供出了“陕西共党沿革”,出卖了中共陕西村甘肃主要组织及领导人。陕西省主席邵力子立即密电朱绍良,逮捕在甘肃的中共党员。8月上旬,梁干臣被捕,特委成员王建三村张德生村常黎夫等得纷梁干臣被捕消息后,及当转移,离开兰州。10月19日,梁干臣遭敌杀害,当年29岁。中共甘宁青特委领导下党在宁夏的活动被迫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