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岔沟毛泽东长征宿营地
小岔沟毛泽东长征宿营地位于六盘山东麓,为宁夏彭阳县古城镇小岔沟彭(阳)青(石嘴)公路北侧张有仁旧宅,西距县城34公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彭阳时毛泽东住过的第一处住宅。该住宅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院内原有窑洞8孔,现存5孔,中间一孔为毛泽东当年居住。2004年3月,该旧宅被中共彭阳县委、彭阳县人民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即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毛泽东在紧张的行军途中饱览了六盘山风光,以诗人的情怀构思了《清平乐·六盘山》的壮丽诗篇。当日,毛泽东亲自指挥红军一纵队突袭青石嘴,歼灭了东北军何柱国部骑兵门炳岳第七师胡竞先十九团向固原运送军用物资的两个骑兵连,缴获战马100多匹及10多辆马车的军用物资。红军以缴获的战马组建了骑兵侦察连,中国工农红军骑兵部队即从这里诞生。当晚,毛泽东住宿在小岔沟阳洼村张有仁家。张有仁前去为红军前锋做向导,其家人上山躲藏。警卫人员找不到粮食,便留下银元后宰杀了张家两只羊用作晚餐。张有仁之子张万发听说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才消除了恐惧心理,回家打点照料,并打发村人田有福上山找回妻子王彦花帮红军烧水做饭。翌日,为摆脱尾追之敌,毛泽东率红军于凌晨3时向白杨城(今彭阳县城)方向前进。长征途经彭阳,小岔沟宿营地是毛泽东第一次住窑洞,也是他长征途中在宁夏境内4处宿营地之一。
自1976年8月,毛泽东长征时的警卫员陈昌奉为撰写《跟随毛泽东长征》一书,沿原长征路到彭阳确定此处为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宿营地后,当地人民政府即对其采取了保护和修缮措施。1996年7月1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彭阳县固原市人民政府宣布此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彭阳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文物站设立了保护标志,划定了保护范围,建立了档案,并制作悬挂了“小岔沟毛泽东在这里住过的民宅”标志牌。2000年8月,为防止雨水冲刷毁坏遗址,县委宣传部在窑崖外围修建了引水渠道,加固了窑洞,窑洞至今保存完好。窑内现保存有毛泽东当年夜宿时用过的六条腿柜、带“福”字雕花木椅、案板、水缸等生活用具。2004年3月,该遗址更名为“毛泽东长征宿营地”,窑洞内悬挂了毛泽东大幅画像和有关简介等。
这里西南临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距银(川)平(凉)公路3公里,有彭青公路连通;东北临任山河烈士陵园,并与其贯通一线,交通便利,是六盘山红色旅游区景点之一。
(二)乔家渠毛泽东长征宿营地
乔家渠毛泽东长征宿营地位于宁夏彭阳县东部,距县城11公里,为城阳乡长城村乔家渠乔生魁旧宅。该宅坐南向北,院内有窑洞5孔,当年毛泽东曾夜宿中间窑洞里。
1935年10月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率领红军从小岔沟驻地出发,分左、右两路齐头向白杨城(今彭阳县城)并进。部队前进至古城川时,一举击溃了国民党宁夏马鸿宾三十五师两个营,俘敌80余人,缴获枪支80余支及其他物资。中午,红军到达白杨城后正准备休息吃饭,突遭敌机轰炸,又有追兵逼进。由于战事紧张,红军未吃午饭,遂起程向东北方向前进。毛泽东随右路军于傍晚到达长城塬赵家山畔、乔家渠一带村庄。因这里人家稀少,部队大部分露宿,毛泽东夜宿乔生魁家。乔生魁妻女见有部队进庄,躲藏到家中案板底下,警卫人员进窑后听到响声,叫出了她们,并说明红军是自己的队伍,使她们消除了恐惧心理。毛泽东让她们母女烧些开水饮用,乔生魁妻遂烧水为毛泽东等做饭,并吃了从娘家带回的羊腿。晚上,毛泽东就睡在窑洞中用案板支起的简易床铺上。次日,毛泽东率红军向陕北前进。乔生魁旧宅是红军长征途经彭阳时毛泽东的第二处宿营地。
20世纪50年代,乔妻经辨认家中所挂毛泽东长征时的画像后,确认当年住在家中的就是毛泽东。
1976年8月,陈昌奉重走长征路途经乔家渠证实了乔生魁旧宅就是当年毛泽东长征宿营地。毛泽东逝世后,当时的长城大队在此设立灵堂供放毛泽东当年用过的案板集会悼念。同年10月,毛泽东睡过的案板被逐级上调,现存于国家博物馆。乔生魁后代家中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毛泽东留宿时用过的缸、盆、门、桌凳等生活用具。
2000年5月,乔德祥等为缅怀伟人,昭示后代,自发筹集资金,历时半年,用红砂石雕刻“毛泽东长征宿营地纪念碑”一座,立于乔生魁旧宅崖背,以供人们瞻仰、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