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寿林义救红军旧址

洪寿林义救红军旧址

洪寿林义救红军战士旧址洪岗子,地处宁夏中宁南部山区喊叫水乡石泉村。红军与回族宗教上层人士洪寿林真诚合作,在回族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火种,并留下了“爱民如天”的佳话。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挥戈西征,攻克下马关,占领豫旺全境。在进入回民区同心城后,向回族群众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地接触宗教界人士,许多宗教界人士很快接受革命道理,同情和支持红军的革命行动。住在原同心县下流水乡洪岗子村的伊斯兰教虎夫耶门宦教主洪寿林,就是很快接受我党政治主张并与之真诚合作的宗教界上层人士。深明大义、洞悉时世的洪寿林,不但赞同我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而且以实际行动支持红军。当红军派代表第一次和他接头时,对红军已有耳闻的洪教主,即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他非常热情地款待了接头红军战士,并保证了他们的安全。随后又派人给同心城里的红军捐赠银元、羊只等款物,表示愿意与红军建立经常的联络关系,后来红军又跟他多次接触,他都一如既往。这位在西北回民中颇具威望的大教主,曾多次被马鸿逵、马鸿宾邀请到宁夏省作官,他总是以“办教门不宜掺和政治”为由推辞,而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却表现出热情的向往。马鸿逵怕红军“赤化”了这位大教主,派出大批特务对这一带进行严密的监视。一次红十五军团的两位干部前去和他接头,被民团头子发现,特务们立即将洪岗子包围并进入道堂搜查。危急中,洪教主把这两位红军干部藏在自己修行盘道、任何人都不得入内的“禁房”中。因特务连长也是个回族,对禁房的严肃性他是深知的,没有教主允许,绝不敢进入禁房一步。特务们空手而归,只好加紧对洪岗子的严密监控。7天时间里,洪教主亲自送茶、送饭,并与红军干部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见特务们仍无撤走之意,洪教主机智地举办了一期阿訇穿衣(毕业)典礼,各处前来祝贺的数千名教民把特务们盯得头昏目眩,混乱中,洪教主巧妙地把这两位干部打扮成阿訇模样,派人把他们安全地送回了同心城。

在红军驻扎同心的日子里,他与红军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洪教主经常给教民宣传红军是穷苦人的军队,是“仁义之师,顺民之师,必定胜利!”并动员回民群众参加红军,给红军送粮送草,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为红军发动回民群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红十五军团为了表彰和感谢洪寿林热爱人中卫市民、拥护红军的行为,以敌工部部长唐天际和程宗受、马青年为代表,一行数十人为洪寿林送来一幅丈余长的红绸大锦幛和100只羊(打土豪所获),锦幛上题款为“寿林大教主法正”,中间是“爱民如天”四个大字,落款是“汉族同胞程宗受、唐天际赠”(唐天际墨迹)。洪教主也回赠红军一面手书阿文“太阳之光”的绿缎锦幛,同时为感谢红军,洪寿林盛情欢迎红军代表,并以民族佳肴炒羊肉和蒸花卷款待了红军指战员,临行时还送给红军指战员两箱红蜡烛,200只羊,500块银元,并说“你们是顺乎民心的队伍,将来江山一定属于你们”。洪寿林临终前,再三叮嘱老伴和儿子洪清国:“家中匾幛很多,唯独红军送的缎幛是贵重之物,你们要妥为保存。”洪清国遵照父命,一直将缎幛细心包裹,隐藏在父亲“禁房”里,1949年将它献给了党组织(现收藏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1952年国庆3周年前夕,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在北京亲切接见了洪寿林之子洪清国,并赠送了礼品。1965年夏,洪寿林之孙洪维宗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参加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参观团,在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