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长有,柔远镇人,1928年就读于柔远堡小学堂,1931年转入应里高级小学,193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卫初级中学,1936年转入宁夏中学。在中学就读时,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擅长书法,爱唱歌、打篮球,并以品学兼优获得头等奖学金,缓解其家贫读书费用不足。
孟长有在中学阶段,除努力钻研各种科学知识外,喜欢攻读进步书刊。初中二年级后,地下共产党员、民主进步教师尚健庵、潘钟林、张方山等人先后在中卫中学和宁夏中学任教,均发现长有品学兼优,十分器重,常通过革命进步书刊中的新文化、新思想对其诱导、启发、教育和专心培养。孟长有进步很快,团结贫苦同学揭露学校克扣伙食补助,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在宁中时,得到地下党组织的指引,积极参加“读书会”、“西北少年抗战服务团”的活动,大力宣传抗日救国,遭到宁夏国民党特务盯梢。中共宁夏工委为保护、培养宁夏革命新生力量,于1938年7月将孟长有、姚怀廉等进步青年学生送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孟长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后被编入洛川大队三分队从事政治、军事训练学习。193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组织派其去中央组织部在瓦窑堡举办的政治、党务训练班接受培训。从此,成长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是年冬,随着形势的变化,革命工作的需要,党组织派孟长有回宁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初以中宁县地政局石空派出机构任职作掩护,但立足未稳就被卫宁同三县特派专员发现疑迹而遭解雇。后经亲友同事帮助到同心县喊叫水海如小学任教。他利用当教师的合法身份和讲堂,大力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和“读书救国”,培养革命进步事业人才的新思想。不长时间就争取、团结校长及教师建立新校规。带领学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大力宣传抗日救国,鼓励回汉青年参军参战,反对国民党不抵抗主义,在喊叫水点燃起抗日救国、革命新生的星火。
1940年4月13日,由于叛徒的出卖,中共宁夏工委遭到严重破坏。工委书记崔景岳以及抗大回宁学生孟长有等多人先后被宁夏当局逮捕入狱,被解押银川,多次受到宁夏省军警联合督察处的刑讯逼供。孟长有常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豪迈气概。在狱中他与崔景岳紧密配合,并与同室的共产党员相互鼓励、坚持斗争,先后开展了反饥饿、反自首坦白、反登报声明脱党以及联合难友打毛线、制毛衣抗寒抗饿求生存等狱中斗争。孟长有在狱中经受住了国民党当局所施的酷刑、劝降中卫市和许以高官厚禄等阴谋手段的诱惑。1941年4月日晚,孟长有被以“共产党死硬分子”的罪名活埋于银川城隍庙后。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孟长有为革命烈士。1953年,毛泽东主席为孟长有家属颁发了“丰功伟绩,永垂不朽”的光荣证书。1965年烈士遗骨被安葬在八里桥革命烈士公墓。1989年在烈士殉难地建立纪念碑。
1994年11月,为宣传家乡英雄人物,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共中卫县委决定,在孟长有烈士的母校———中卫中学校园内捐资铸造孟长有烈士铜像,以此作为全县青少年长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基地。全县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和青少年积极响应县委的号召,踊跃捐款。团县委牵头组织,会同县直有关部门承担了铜像铸造的各项工作。经反复论证,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在陕西省宝鸡市长缨工艺美术厂的协助下,很快完成了铜像的选址和设计铸造工作。
1995年4月5日,县委、县人民政府举行了孟长有烈士铜像奠基仪式。
孟长有烈士铜像为半身胸像,高0.88米,全铜铸造,重95公斤,表面为金黄色。碑身高1.37米,呈直角立方体。底座高0.55米。总高为2.80米。碑身及底座用黑色天然大理石装裱。铜像正面的“孟长有烈士”手书体,为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亲笔题写,铜像背面介绍了孟长有烈士生平。
年5月4日,孟长有烈士铜像落成揭幕。
孟长有烈士铜像碑文:
孟长有,1916年3月8日生于中卫县柔远村。
早年就读中卫中学、宁夏中学。1938年奔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10月奉命返宁宣传抗日。1941年4月日被宁夏军阀杀害于银川,时年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