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北部,地处黄河上游,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是我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区。1929年建宁夏省,1949年解放,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全自治区现辖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5个地级市,下设灵武市、青铜峡市两个县级市和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同心县、盐池县、中宁县、海原县、西吉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11个县,市辖区设有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大武口区、惠农区、利通区、原州区和红寺堡开发区。
宁夏不仅山河壮观,人杰地灵,同时也是马列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
从1926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宁夏建立的第一个特别支部算起,党在宁夏的革命活动已有70多年的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的组织领导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在极其严酷、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同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军阀马鸿逵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付出了重大牺牲。1949年9月23日宁夏获得解放,灾难深重的回汉各族人民才从此翻身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年红军长征经过宁夏和1936年红军西征转战宁夏期间,党的许多著名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贺龙、任弼时、刘伯承、邓小平、左权、聂荣臻、叶剑英、杨尚昆等和著名的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马海德等,都曾在宁夏这块黄土地上留下过光辉的足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战役也曾发生在宁夏。数万红军将士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并认真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帮助当地回汉人民建党建政;在抗日战争时期,宁夏部分地区一直是中外闻名的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宁夏工委领导的宁夏人民革命武装———回汉支队,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解放了宁夏全境。
上述历史事实充分说明,宁夏是一个有着光荣斗争历史的地区,宁夏的民族统战史和军战史的内容很丰富。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无数革命前辈,尤其是前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开国元勋在宁夏这片热土战斗的光辉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遗址遗迹。据初步统计,我区目前共有50多处影响较大、比较知名的革命遗址遗迹。它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革命旧址,主要包括一些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革命战斗遗址或著名革命领袖旧居等;另一类是各种纪念设施,主要包括革命纪念馆、纪念地、纪念堂、纪念碑、纪念亭、烈士陵园、烈士殉难地、烈士墓等。
其中,已获国家或自治区、市、县(市、区)级承认的有处,被确定为各类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有23处。这些革命遗址遗迹蕴藏着博大深厚的“红色资源”,凝聚着后人永远敬仰的革命理想和道德风范,闪耀着无数英灵的精神光华,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历史光芒,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自治区成立以来,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宁夏的革命遗址遗迹从总体上看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年,兴建了六盘山“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亭”;1996年,经中央批准,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前言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等标志性建筑;2004年,自治区党委领导又作出改扩建六盘山纪念亭的决定,工程于2005年9月竣工。各地还陆续重建、维护、修缮了一批重要的革命遗址遗迹,成为各地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区内外的干部、群众、党团员、中小学生到这些革命遗址参观、学习,开展各种纪念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仅2004年清明节,吴忠市利通区就有3~4万人到涝河桥烈士陵园举行悼念活动。彭阳县任山河革命烈士陵园每年也有2~3万名学生、党团员来进行各种活动。这些情况都说明革命遗址遗迹在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特殊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前言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各级党、团组织需要在革命纪念地组织活动,机关、学校、企业也需要在革命纪念地开展爱国主义活动,还有广大群众和游客想参观浏览这些革命纪念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当永远珍视。大量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因此,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这种迫切需求,同时也为了深入挖掘蕴藏在革命遗址遗迹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进一步搞好我区的红色旅游,作为研究中共党史及革命纪念地的重要职能部门,中共宁夏区委党史研究室在对全区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全面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这本书。
本书对全区50余处革命遗址遗迹,按宁夏现有前言的行政区划顺序编排而成。这些革命遗址遗迹绝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留下的,也收录了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在宁夏进行革命活动时留下来的革命旧址,还有一部分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为缅怀革命先烈而建立的纪念设施。这些革命纪念地大多数是县(市、区)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个别虽然没有冠以名称,但在宁夏或者本地区也有重要的影响。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排,除对每个革命遗址遗迹进行简要文字概述外,还配有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划图、宁夏革命遗址地域分布图在内的100余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另外,为了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每个革命遗址遗迹的历史背景及相关信息,还在每个市、县(市、区)的革命遗址遗迹前,编有该遗址遗迹所属地级市的革命史简介,力图用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曾在该地区发生的重要革命活动概况,包括在该地区历史上有重要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党组织及重要党史人物的主要活动等。由于历史沿革的变化,五个地级市的革命史简介按现在宁夏的行政区划范围编写。遗址遗迹介绍顺序也按现在各市县行政区划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