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人生感悟

卷二 人生感悟

辛亥革命

何谓辛亥革命?这次革命运动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这一年是干支纪年的“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1年清朝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了保路运动而引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

此次运动,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在于推翻清王朝的二百多年的统治,挽救了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毛主席指挥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

毛主席在位于冀西山区,距石家庄市90公里的西柏坡一个小山沟的农家小院的土坯房里,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为官清廉,对鸦片更是深恶痛绝。1838年12月,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他到后,立即封掉了所有烟馆。限令外国商人三天之内交出全部鸦片并保证以后不再向中国贩运。他还立下誓言:“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在他的禁烟强大攻势下,英美商人被迫交出了二百三十多万斤鸦片,林则徐决定将这些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1839年6月3日,士兵将鸦片扔进销烟池内,再把石灰倒进池子,片刻间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化为渣沫,这便是著名的“虎门销烟”。他的禁烟活动,有力打击了英、美等国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蒋家王朝的覆灭

1949年4月21日,第三、第四野战军根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的命令,百万雄师于次日(22日)凌晨,集结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500多公里战线上,两大野战军同时发起进攻,强渡长江。迅速突破了国民党的所谓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常州、无锡、镇江等城。4月23日晚,三野一部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红旗插在了国民党的总统府。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即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

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全面抗战的局面,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王朝创立的“奏折”

奏折,是向皇帝报告机要政务的一种机密文书。这一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最后的王朝——清朝创立的。

康熙初年,清政府鉴于明朝阁臣官宦弄权批红等教训,对中央文书处理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了奏折制度。后来经过各代的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独裁统治和宫廷的决策效率。

奏折分事折、遗折、贺折、安折、恩折等。

事折,包括民生、钱粮、军情、收成等奏事折;

遗折,朝廷重臣临终时的遗言、嘱咐的事是遗折;

贺折,逢节日、喜庆之日,向皇上、大臣们发的折子;

安折,地方官员向皇帝请安、问候的折子;

恩折,大臣向皇上感恩的折子。

愤怒声讨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75周年到来之际,我认真回顾了几年前到南京旅游时的情形。我当时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日军惨无人道,灭绝人性,连畜生都不如,那悲惨情景的一章章一幕幕,令人气愤至极。倒转时钟,追忆历史,寻找岁月的足迹,将这血泪一一记录。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在一月之内,杀害无辜市民、百姓、妇女儿童和已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多万人;强奸妇女达2万多人;毁坏抢掠各类财产不计其数。是可忍,孰不可忍!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寄托哀思!

历史小资料

卷一 散文之观

在一个近二百亩的淡水湖里,安居着颜色各异、大小不一、名目繁多、欢蹦乱跳的草鱼、鲤鱼、白鲢等。

鱼儿们吃的是湖中上好的营养佳品,喝的是甘甜如蜜的淡水,身体真可谓是强壮结实。再加上水上公园管理人员精心呵护,它们的日子过得可以说是红红火火、舒舒服服、快乐无比。

然而就在这自由自在的美好日子中,鱼儿们的敌人——叼鱼郎,经常以惊人的速度钻入水中,劫走它们的小伙伴,干扰破坏它们的大好时光。叼鱼郎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鱼儿们是它的美味佳肴,鲜嫩可口,是上等的营养品。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长此下去,众兄弟姐妹的日子如何过下去。

有一条体格健壮的大鲤鱼,对此情景看在眼里恨在心头。眼睁睁地看着叼鱼郎横行霸道,衔走它的小兄弟小姐妹。于是它每时每刻的在苦思冥想:我们的肉果真那么好吃吗?不行,不能就此下去,为什么我不能变成一只叼鱼郎,亲口尝一尝鱼儿的肉到底怎么样?

每天每天,别的鱼儿们都沉沉熟睡,唯独大鲤鱼深深地冥想。

想着想着,奇怪的事发生了,大鲤鱼长出了白翅膀,嘴巴也变得长而尖,还生出了两只爪子,和叼鱼郎一模一样。

新的叼鱼郎刚一诞生,就一飞冲天,从湖的这端飞到那端,上蹿下滑,飞翔自如,愉悦至极。

玩了一阵,大鲤鱼忽觉重任在身,绝不能耽搁,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猛子扎进了湖底,忍痛割爱衔住了一个小弟弟尝了起来:哎呀!我们的肉果然和叼鱼郎说的丝毫不差,味道美极了。

不久,大鲤鱼又回到了众兄弟姐妹的身旁,它从内心深处理解了叼鱼郎,因为叼鱼郎也是万物中的一员。

鱼儿们为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叼鱼郎的生存,做出它们应有的贡献。

大鲤鱼和叼鱼郎

麻喳喳与野水鸭都是当地老百姓对它们的美好称谓,学名笔者没去考究,但它们都属于鸟类,这一点毫无异议。

它们同住在S市区内一个地形不很规则的淡水水域内。麻喳喳居住在水域周边和点缀在湖中间的芦苇丛中。野水鸭多在水面,时不时的也到芦苇丛中探视转望。

麻喳喳靠吸吮芦苇叶面的晨露、秆中的汁液,以及吃飞舞在空中的小昆虫诸如苍蝇、蚊子等维生。野水鸭靠吃食水中的小鱼小虾和吸吮很有营养的淡水维生。

二者的绝技才干不尽相同。麻喳喳高歌猛唱,有时达到歇斯底里的程度。特别是从每天的凌晨四五点钟开始,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那些辛苦劳累需要休息的人们,认为这实在是烦恼至极。当然对一些要早起办事的人确能起公鸡报晓的作用。野水鸭在宽阔的水面表演,在水中频频钻进蹿出,犹如海豚一般,游人无不驻足欣赏。总之,它们的技艺才能竞相展示,深得游人的赞赏。

麻喳喳和野水鸭尽享大自然恩赐各自的生活情趣的同时,在漫长的岁月中也产生了些许矛盾和不快。哪有牙齿和嘴唇不打架的事呢?麻喳喳高声喧哗,影响野水鸭的休息;野水鸭钻入芦苇丛中的摆动,干扰了麻喳喳在芦苇尖上的立足;等等。

虽然有矛盾和不快,但麻喳喳和野水鸭还能和睦相处,不斤斤计较,和谐团结,谦恭抱歉的姿态常有显露。说什么:我们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纷完全大可不必,也可忘却。理解、谅解、包含、宽容是可取的态度。它们称得上好邻居、好伙伴。

水域一年一度的结冰时节来临,麻喳喳和野水鸭难舍难分要搬到暖和的地方去越冬。看得出,它们相互在说些祝福的话语,企盼来年三月早相会,再为人类增添美景,尽各自的微薄之力。

麻喳喳与野水鸭

蚊子国每年特别是夏末至秋季,都要和人类举行大的战役,进行较量。

实际上,从春末夏初开始,蚊子国就借助靠近人类居住的沟渠、湖泊、花草、树木等绿色“航母”立足,隐藏其中。根本不顾劳累一天的人们需要休息的实际,肆无忌惮地派出它们所谓的精锐部队向人类不宣而战,猖狂进攻。

它们进攻的方式多以偷袭为主,趁人类进出门、打开门窗调节空气或找空隙,窜入人类安居的客厅、卧室、卫生间等处所,在黑暗中,人类不太注意的犄角旮旯躲藏,特别是在夜间,与人类展开殊死搏斗。

先是播放“嗡嗡的嘶叫”音乐,以混淆视听,扰乱阵线,出其不意,先下手为强,然后稳扎稳打,直接介入人体裸露的部位猛叮狠咬,吸血饱肚。它那毒疾袭身,传染疾病,真是可恶之极。

然而,聪慧的人类以守为攻,关起门来打狗,亮灯持拍全副武装,把它们个个歼灭,谁也逃不脱“必自毙”的下场。

令人气愤的是蚊子国的女王吃了败仗不认输,派出的部队连续不断,战略战术和以往类同,只是伎俩高了一招。战斗打响,不播放音乐,直接介入人体,直到把进入梦乡的人类咬醒,烦恼无奈的人类只好起床应战,再用同样的方法将其全部歼灭。

为了鼓励官兵的士气,一天,蚊子国女王下令:召开为国捐躯的官兵吊丧大会。

女王亲自致悼词,大言不惭地说:“我们的官兵在与人类的大战中,表现得英勇顽强,战死疆场,为国捐躯,为我们活着的每个官兵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踏着死难烈士的足迹奋勇前进!死难烈士安息吧!”真是可悲之极。

蚊子国的吊丧

早春二月已近,气温渐渐升高,女主人家的老母鸡成天呱呱叫个不停。女主人十分高兴,嚷嚷着,今年要孵一窝小鸡,兴许还能增加点家庭收入。

于是女主人给大柱的爹说:“明天的集市上你去买上几只鸭蛋(个儿稍小点的)和鸡蛋放在一起。正好咱家门口有条大水沟,鸭子孵出来了,可以在水沟里生活,同时也给老母鸡一个养儿育女的机会。”

二柱的爹在集市上买了三只鸭蛋。女主人把鸡蛋和鸭蛋放进了早已编好的孵小鸡的窝里。

因老母鸡养儿育女心切,不用透气的窝罩,就乖乖地蹲在窝里,天天尽职尽责,从不打盹。

在老母鸡的精心务劳和女主人的细心配合照料下,小鸡按时孵了出来,遗憾的是小鸭只孵出了一只。

从此,小鸭就在鸡群中开始生活。由于生长在鸡群中,小鸭不仅走路像鸡,连叫声也像鸡。但众小鸡还是嘲笑它:“你看你长得多难看,脖子、腿和我们长的都不一样。”小鸭自己也觉得很自卑,只梦想着有朝一日离开鸡群,到别处游玩。

一天它独自出走,走着走着迷了路,忽见从水沟边走上来一只老鸭,小鸭惶恐地问:“你是谁?”

“我是老鸭。”老鸭问,“你是谁?”

小鸭回答:“我是鸡。”

老鸭说:“不,你不是鸡,你是一只鸭。”

小鸭说:“我真的是一只鸡,我是在鸡群里长大的。”

老鸭说:“你看你长的和我多像,我俩有一样的腿和脖子,你是一只鸭,你应该像我一样的游泳。”

从此,小鸭开始向老鸭学习游泳。终于有一天,小鸭走到了主人家门口的水沟里。

鸭子与小鸡

卷一 散文之观

在火车上偶遇两位老人带着孙子晶晶赴外地旅游。顽皮淘气又可爱的小孙子坐立不定,一会儿爬下,一会儿立起,向爷爷奶奶问这问那,问得爷爷奶奶有时无言以对,冷气上去,热气下来。周围的人也捧腹大笑。

爷孙三人坐在火车上,都看着窗外,突然晶晶大叫起来,着着急急地问爷爷:“爷爷你快看!”爷爷奶奶忙问:“怎么了?怎么了?”晶晶说:“你快看,那房子快倒了,你还坐着?”于是火车上的人一阵大笑。

房子快倒了

此书,是笔者退休后的第三本拙集,和前两集相比,从内容、格式、类型、写作方法等方面大同小异。

在行将付梓之际,再说两句重复之语,请予谅解。

自己因文学功底贫乏,知识积淀苍白,写出的文章质量欠佳,品位不高。

这本集子收集的有:散文、杂文、人生感悟、往事追忆、诗歌、寓言、快板、儿童稚语、小知识丛集等。

在写上述文章时,着重体现文章内容的真实可靠,尽力使文章“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避免故弄玄虚和有意做作。其目的和前两集类同。

本书付印前,经过宁夏人民出版社编辑的精心加工、修改和润色,不少篇什比原来的模样俊俏多了。自己深感有些文章的结构和语句、文字过于粗糙和稚嫩,有负编辑的良苦用心,顺致歉意。

借此机会,谨向关心、支持和修改拙作的同行、同事、亲友及有关单位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承印前,原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殊荣的查舜同志,不顾年事已高和工作繁忙,欣然为拙集出序;中共灵武市宣传部和市文联的同志给予了精心指导;宁夏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把关尽责;印刷厂的领导和有关员工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才使这本书得以出版。这里我以诚挚之心一并谨致谢忱。

后记

岁月

岁月

卷一 散文之观

卷一 散文之观

卷一 散文之观

卷一 散文之观

卷一 散文之观

卷一 散文之观

卷一 散文之观

卷一 散文之观

卷一 散文之观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一 散文之观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九

卷三 碎石积累

寓言四则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三 碎石积累

卷四 往事追忆

卷四 往事追忆

卷四 往事追忆

卷四 往事追忆

卷四 往事追忆

卷四 往事追忆

卷四 往事追忆

卷四 往事追忆

卷四 往事追忆

卷四 往事追忆

卷四 往事追忆

卷四 往事追忆

卷五 延安精神

卷五 延安精神

卷五 延安精神

卷五 延安精神

卷五 延安精神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卷六 激情燃烧

后 记

卷六 激情燃烧

卷七 快板

卷七 快板

卷七 快板

卷八 小知识丛集

卷八 小知识丛集

卷八 小知识丛集

卷八 小知识丛集

卷八 小知识丛集

卷八 小知识丛集

卷九 寓言四则

卷九 寓言四则

卷九 寓言四则

卷九 寓言四则

卷十 儿童稚语三则

卷十 儿童稚语三则

卷一

人生感悟

卷三

碎石积累

卷四

往事追忆

卷五

延安精神

卷六

激情燃烧

卷七

快板

来自农民的心声

小知识丛集

卷十

儿童稚语三则

晶晶一会儿躺在奶奶的怀里,一阵儿趴在爷爷的肩上,车上的人也觉得晶晶十分可爱,不时地逗他玩,不知不觉中,晶晶又坐在了奶奶的腿上,摸着奶奶的乳房说:“奶奶,我要喝牛奶。”奶奶莫名其妙,停了一阵,恍然大悟:“什么?你要喝牛奶!我是人,不是牛!”周围的人又是哄堂大笑。

我要喝牛奶

一点点

火车行驶到一个大一点的站,停车5分钟时间,爷爷想下车溜达溜达,晶晶也随爷爷下了车。过了一会儿,晶晶先上了车,边跑边叫奶奶,见了奶奶就说:“奶奶,刚才我差一点点就见着我爸爸了。”奶奶说:“见着就见着了,怎么是差一点点呢?”晶晶说:“我爸爸的车牌号是13666,而我见着的那个是1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