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冬至的一天,天气呱晴呱晴的,无一丝风尘,太阳暖暖和和的,一切平和正常,就是人们常说的:“冬天无风,便是好天气。”和老伴打了声招呼,便独自上街散步去了。
到了市中心的街心广场,见到了一位久日没见的老熟人,互致了问候,便聊起了天。
旁边有几个中年人,从穿着打扮和其言谈内容判断,好像是做什么生意的人,也在东拉西扯的闲聊。忽然听到有个人说:“我想叫我的闺女到美国去念书。”另一个说:“我的儿子在英国剑桥大学就读已两年了。”又一个说:“唉,国外的教学质量就是好,我们中国的教学质量差,全世界的名牌大学排名,中国的清华、北大被排在了五十二、五十三名。”云云。还说:“美国的哈佛、波士顿,英国的剑桥,法国,德国的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大学。”
听着听着,不由得心里觉得不舒服不自然,如此的崇洋媚外,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真就像过去听说的:“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这是什么逻辑。
因为根本不苟同他们的观点,我便告别了老熟人,自个儿在广场四周转了几圈。边走边想,这几个人怎么能有这样的观点呢?看问题怎么这样的偏激和不实事求是呢?
清华、北大、复旦等大学不论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在世界上,都是著名的学府,培养出来的人才令世人刮目相看,是精英骨干,外国人重金聘用。特别是到了美国,扣押我们的人才不让回国,设置障碍,百般阻挠,还横加指责。怎么可能是我们的清华、北大教学质量差,没有国外的好呢?
事实胜于雄辩。几十年来,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各类卫星研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宇宙飞船上天,空间技术,尖端科学技术,现代化军事装备等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2020年前后,我国的空间站也将建立。有些科学技术、科研成果还走在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有的科研技术发达国家用十年完成,而我们只用三四年时间。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不都是科技强国的结果吗?
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不就是清华、北大和其他大学培育出来的人才创造的吗?是靠我们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创造出的人间奇迹。
这些说话的人怎么不睁眼看一看呢?怎么不用心想一想呢?怎么这样的瞧不起自己国家的学校呢?
有位大师说得好:“要想让别人看得起自己,首先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这句至理名言,劝君应牢牢记住。若不然,我们真的就完了。
这件事,我边走边想,边想边走,倏地想起了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因为清华、北大的确是我们国家的学子学习知识的最高学府。当听到有人如此的评说,确有痛心疾首之感,对它太不公正太不实在了。
清华大学自1911年建校以来,在百年历程中,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民族共奋进,与时代同步伐。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
办学方向:“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
办学理念:“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即,一个根本: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两个中心:努力使学校成为办教育的中心和办科研的中心;三项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
办学定位:“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即综合性是大学类型定位,研究型是学术水平定位,开放式是办学模式定位。
目前清华全校3万多学生中研究生占60%,全校设有16个学院56个系。覆盖理、工、文、史、哲、法、经、管、教、医、艺11个学科门类。
在庆祝大会上,胡总书记还向清华园的同学们和全国的广大青年学生们提出了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记得总书记在最后语重心长地说: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们寄予厚望。
所以说,奉劝朋友们看一看,我们党的总书记对清华大学从对国家的贡献、民族的担当、校训校风,到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以及殷切希望等多么语重心长的表述吧!进而更使我们深刻记住前人说过的话:“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反之,若不是金子,走到哪里,它都发不出光来。因为这句话里面包含着被实践检验过的哲理和辩证法。这就是:“温度能使鸡蛋孵出小鸡来,温度绝不能让石头孵出小鸡来。”按哲学观点的话来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能是变化的条件。就学生读书而言,学校和老师都是外因,只能是外部环境和条件,我们常说:“老师是引路人,修行在个人。”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本人。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而不是别的什么。
因此,我们在考虑问题办事情时,一定要量力而行,绝不盲目从事,更不能信口开河,子女上学求知,家长择校,世人应该理解,当属正常,但说话的分寸还是要有个度。不能小看自己国家的学校,更不能小瞧自己。一个人如果失去自信心,那你一切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