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笔者觉得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读书极大地体现出了人类生存的价值;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和繁荣昌盛的丰硕成果,更是为世界科技发达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现在应该是广泛宣传,大力提倡,在全世界的民众中掀起读书高潮,形成一个读书的良好风气,把这项对人类有益的活动推向前进。因为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说是瞬间即逝。然而他生命的宽度是无限的。要想增加生命的宽度,有很多途径,但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多读书。
那么,读书的作用到底有哪些呢?
读书可以开启心智,增长知识,增强能力。
读书可以明理得道,修身养性,提升思想境界。
读书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得万物之灵。
读书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窥天地之妙。
读书可以造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和创新之源。
读书是在时代的波涛中开足马力航行的思想之船。
读书是人生能超越的前提,建树自己思想的产床。
读书是对精神食粮的加工、消化,融会贯通。
读书是人的存在和精神生态的绿色。
读书和吃饭一样,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读一些经典著作还要“进得去,出得来”。进去了方可寻觅家园,出来了要开拓进取。
我们的前人说得好:“知识改变世界,读书改变人生。”
那么,怎么去读书为好呢?
鄙人觉得:
一、读书绝不能为读书而读书,不能以个人好恶读书,甚至是读死书。更不能单纯的用读书打发时光,用读书寻取乐趣或是寻找刺激。否则,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
二、读书要不局限于书,大脑和神经系统要灵活,努力地借助于书,使之成为清理自己不正确的思想,进而确立自己新的思想的助推器。
三、读书要特别注意读与思的密切结合,在读与思中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思绪或是我们所说的机遇,自觉领悟“人生有涯,而知无涯”的意味,将积累的知识和人生感悟以及大脑的思绪,相辅相成的有个比较系统的衔接,这样就可有个知、行的连续性。
四、读书应是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特别是中年以上的人更是这样,这是因为时间有限,有重任和责任在身,有家庭、子女、家务的缠绕。可用少一点的时间和剩余的精力,迅速将许多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了然于胸。若此,就可以积极有效地改善你所要达到的目的。
五、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读书环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搭建一个读书“平台”。比如,有读书计划、时间安排、齐全的内容资料等,并要雷打不动的坚持下来,还决不半途而废,伴有“四关”齐下的方法,这就是手、眼、脑、笔都动起来。手要勤、笔要动、脑要思考。重点地方打圈画点,甚至要记录下来,便于记忆学习,也为了今后的巩固、消化、运用。再就是学以致用,达到投入和效益的统一完美。
综上所述,让书与我们一生相伴吧!在人生的征途上,为自己构筑一处飘满书香的精神家园吧!正如有的伟人讲的:“读书学习要从摇篮直到坟墓。”穆罕默德也倡导:学问虽远在中国,也当求之。
朋友,让我们从读书学习中获得累累硕果吧!
通过读书,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美丽!也能使你成为一个安安静静的人。